(稍后修改重復)
說道:“我并非是李和,也不是歷史研究社的人,所以無法去論證這些,只能根據我過往在佛學上的造詣,說出一些在這套體系下的新理解和感悟。”
“博士姑且一聽就好。”
回應了一句后,玄苦便開始解釋博士提出的問題,當今世界的一切問題,是人口多了嗎?
“陰陽流轉,乃天地至理。”
“先天元炁自我分解,是由陽之至陽轉為陽之至陰,接下來肯定是有分化轉為統一的,但單純的融合為先天之靈,又沒有意義。”
“最好的便是細小的碎片融合為高品質的碎片。”
“人類數量的增長,是符合這個規律的。”
“在未來。”
“更是要大量推動這一進程才好,至于人多了,草木禽獸就變少了?這無需擔心,因為是水火土金更多,還是生靈更多?”
“水火有氣,何為氣?”
“先天之靈分解之時,不成形的,便是氣。”
“一切有形之物,都有氣,氣能聚成型,便可成為新的碎片,但這時的碎片過于微小,只能成為草木和細微生物的靈。”
“我們人類要做的,就是去保持天地的動態平衡,在動態平衡中謀求發展。”
“便是以人來梳理天地。”
“梳理宇宙,讓宇宙更加生機勃勃,多姿多彩,正是人需要做的。”
“所以。”
“問題不在于人口過多,而在于我們沒有能夠消化人口過多而帶來的缺‘義’,從而對人道產生了巨大影響,導致文明面臨著毀滅的危機。”
“這些,便是我這些天的所悟的成果。”
苦玄的話只說到了這里,似乎只是從另一個角度補充了世界觀,沒有任何作用,但實際上并非是如此的。
首先。
元炁回到先天靈海,經過清洗,讓業果成為種子后,才能夠轉世,那么,這個清洗的時間跨度是多久?
是不是業果也重,或者說個人印記越強大的人,清洗的時間越舊?
例如老子。
是不是永遠也不可能清洗掉他的業果,他其實……還活著,不過只是在先天靈海當中,以另一種形式還活著?
從古至今,歷史長河當中的那些杰出人物,是不是都還……活著?
其次。
每一個人阿賴耶識里所藏納的種子,作為前人所留下的業果的見證,其蘊含的不正是最純粹的人道之力?
于個人而言,可能不會有什么效果。
于整個人類呢?
認清楚這些,才能夠認清人類的底蘊,才知曉這一戰的勝負,還沒有那么簡單,神王的局勢也遠沒有那么好!
這是幻想與人類的戰爭,不僅僅是當下的戰爭!
而且。
最重要的是……
“李新德當年拿走的雖然只是李和的一縷靈光,但李和的元炁并不會被洗凈,所以李和當初覺醒的那一刻,是前世主動將業果化為了種子,是元炁補完了!”
“和諧城里面的那具尸體,根本就只是遺蛻。”
“種子還在,李和根本未死!”
“普通人當然無法跨越那道轉世的鴻溝,但是李和可以,別忘了李和在連載《大明2077》的時候用過攖寧和光明的境界。”
“別忘了,在那套修仙體系當中,純陽境之前的最后一個境界正是……神游!”
“何為神游?”
“神入泥丸,見性識光,追尋先天元炁,是名神游!”
“找到先天元炁,并與之融合,便是純陽!”
“這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更是解開一切藏,取出種子之時!”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李和的力量從他覺醒的那一刻開始,根本就不在那具尸體中,而在他自己的身上!”
任俠無比肯定的說道,他的眼里,光芒無比璀璨。
是的,沒有人皇位格。
但那又如何?李和前世的強大是因為他有人皇位格嗎?不,而是因為他強大,才成為人皇,這才是真正的因果。
補上了這一塊拼圖。
任俠已經完全沒有后顧之憂了,來吧,神王,看你能不能走到李和面前,看你能不能面對這份人類的最終力量!
任俠找到了李和前世的力量,雖然還在等待時機,但是已經沒有后顧之憂的開始籌備了,而神王這邊同樣也沒有閑著。
神王有著對時空的最高造詣,但卻依舊有他到不了的地方。
例如先天靈海,例如阿賴耶識。
只有成為了人,實實在在的當人,才能夠明白什么叫“最為天下貴”,明白人類的底蘊有多深,明白人類文明一步步走到今天,到底積累了什么。
合上一本《金剛經》,神王有些走神。
任俠在讀佛,他也在讀,任俠從玄苦那里聽到了輪回而受到啟發,神王則是從不同的角度,悟到了一些新的東西。
先前他一直在苦惱如何吸收無量量劫。
因為哪怕他最初是無量量劫的意識,但現在已經不單純是無量量劫了,他是神王,現在是一個人,所以他現在能做的只有引發無量量劫,而吸收。
他先前所謀劃的路線,是拿到人皇位格,再吸收無量量劫,從而一步跨越到超脫境界。
真的只有這么一條路嗎?理論是李和他們提出來的,他沒道理直接就采信,哪怕他知曉這條路是對的,但如果只會按照對方的路走,那就離失敗不遠了。
內宇宙這條路,是斷頭路。
是無法通往超脫的,但實際上,大道至簡,殊途同歸,哪里有真正的斷頭路?不過是南轅北轍,需要走更多的路,更加艱辛險苦罷了。
反正。
其他人能不能走通這條路,神王不清楚,但他自己卻看到了可能。
神王一直在思索內有宇宙是什么。
在幻想時代,人們認為這個境界最關鍵的是“內有”而非“宇宙”,其他到了這個境界的人也基本都如此認為。
可神王不這么覺得,他越是對力量理解得越深,就越是覺得這個境界的真正重點在于——宇宙。
宇宙兩個字,本應該是最大的時空概念,但涉及平行、涉及多元、涉及復數多元后,似乎可以一直套娃下去。
反而是天地的概念,在究其本質后,發現要更加寬廣一些。
以至于他們這些走內宇宙道路的,別說內有單宇宙,就算是內有多元,都會受到天地的治轄,一旦天地不接受他們的存在,經由無量量劫的洗禮,也會就此隕落。
天地人,這三個字就死死的卡住了道路,甚至規范出了唯一解……覺悟。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對于這個問題神王思考了很久,以前他的認知并不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所以也找不到答案,可在李和與歷史研究將圣王宇宙理論和覺悟三部曲提出來后。
神王就逐漸找到苗頭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圣王宇宙理論最初提出來,是為了說明文明無法解決內生矛盾便只會毀滅無法真正的展望星辰大海,而后李和對其進行了世界觀的補充,才有了天地人的說法,才有了先天之靈為陽之至陽,混沌為陰之至陰,先天之靈道解后,遁一而活四九,宇宙開始演化的說法。
也就是說。
從那以后,一切東西都可以認為是后天,在那之前的,才是真正的先天,也就是說,他所不能抵達的先天靈海與阿賴耶識,正是因為他是后天之物,無法前往先天之地。
而我們常說的先天圣人,這里的先天,看似擁有了本源,并與本源融合了,所以稱為先天,實際上,只是后天的先天。
而非真正的先天……
那么,既然不曾到達先天,那自然無法企及陰陽本源,那從先天圣人進階到的內有宇宙,也就是一個沙漠上的城堡,是一個……笑話。
這,并非是真正的內有宇宙。
真正的內有宇宙不會受到天地的壓制,因為他自己就含有天地!而且,不光是天地!
道家有先天五太之說!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
此乃先天五太,太易之時,天地誕生,宇宙只有無垠的虛無;太初之時,無形無質;太始之時,有形無質;太素之時,有形有質而未成體;太極之時,陰陽并存而未分。
李和的宇宙之說,只講到了太極!
只講了“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過程,“二生三”并非是天地生人,人只是“三”的一種,元炁與有形之體融合誕生的一切生靈,這個誕生的想法和過程,才是“三”,現在的宇宙一切,便是萬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順”。
而平常我們所說的修仙當中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這便是“逆”,順則凡,逆則仙,這個逆,是三歸二,二歸一,一歸道的過程。
修仙,可不是為了長生,長生是修仙的成果,而非修仙的目的。
修仙,是為了天人合一,是為了探尋宇宙根源。
因為其底層邏輯的強大,所以哪怕在幻想時代人們不知道修仙體系的真正含義,可依舊是這套體系最是大放光芒,原因就是如此。
真正看懂修仙,看懂宇宙。
便也要明白,內宇宙境界,其實也是一種修仙,真正的內宇宙,不該分為內有單宇宙和內有多元,而該分為“先天五太”!
神王如今的內有單宇宙境界,不過是虛假的內有宇宙,是后天的內有宇宙。
與偽圣和圣人的差距是一樣的!
所以。
神王如今追求的是真正的內有宇宙,當他能夠進入“太極”境的時候,自己就具備先天之靈和混沌的時候,無量量劫便可以隨意吸收。
而無量量劫的本質又是什么呢?
是幻想?
沒有那么簡單,合上手中的《金剛經》,研究了佛家的學說之后,神王也看到了輪回的本質,不過,他在意的重點與玄苦不同。
輪回的本質只是附帶的成果,他所尋找的,一直是無量量劫的本質。
在輪回之說當中。
元炁所代表的碎片返回先天靈海,在業果洗凈聚合為種子被藏納之后,就可以轉世了,那么,業果上的緣被洗凈了,又去了哪里呢?
這些緣可不會平白消失……
如果是科學思維,當世界上本沒有緣的時候,數值為0,那么世界在存在,在運行,那么就有龐大的緣,數值為n,這個時候,世界就欠下了數值為n的緣。
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下。
假如世界上的一切緣都是陽,那么就一定有一個陰的緣來對應……
沒錯,那就是無量量劫。
陰陽對沖,才是終極消弭之法!才是過去那些內有多元的強者,甚至半步超脫的強者,都逃離不了隕落的根本!
至此。
神王終于搞懂了“我是誰”這個人生三問最關鍵的一題。
也終于知曉該怎么擊殺這個世界了。
當他進入“太極”境的時候,吸收掉無量量劫,拿走這個世界的一切陰之緣,再吞噬整個世界,拿走一切陽之緣,這個世界的緣,從太易創世之初開始誕生的第一因所演化的所有緣,都將被他拿到,失去了緣,宇宙就失去了動力,已經道解的先天之靈無法阻攔,已經化為有形宇宙的混沌也只能任由吞噬……
這個時候,他將成為真正的太極。
“內有”這個詞并不準確,實際上,應該是“我有”,以內外之別分高下,本就是下乘,真正之高,在于“有”,更在于“內”的主體,“我”。
我即宇宙。
從太極到太素,到太始,到太初,到太易。
最后。
我即是道。
所謂“合道”,才是真正的超脫,是大超脫,而李和認為的人皇拿文明之證,定天地之法,便是超脫,那只是在宇宙內的小超脫。
李和之路,是成宇宙之主,而我神王之路,是成一切之主!
道生一,當這一步不再發生的時候,一切也將消弭,神王認為,當他成為超脫之后,屆時連宇宙生滅都在他一念之間,還有什么比這更美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