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針鋒相對到破口大罵再到脫離軌道,事情的發展軌跡已經完全失控——也許,從來就沒有能夠控制住局面。
然后,沖突終究還是演變成為了鬧劇。
一段小視頻出現在推特的時間線上,視頻之中出現三名Wannable,他們在一個地鐵站通道的海報上進行涂鴉,分別是李容夏和金薩繆爾的回歸預告海報,并且還在完事之后,在旁邊WannaOne的海報前完成合影。
顯然,事情不止如此,否則也稱不上是“鬧劇”了。
涂鴉之后,他們直接用小刀破壞海報,在金薩繆爾的嘴巴上畫了一個叉叉,挖掉了李容夏的一雙眼睛,在結束破壞活動之后,將濃濃的泡菜汁潑了上去——鮮紅鮮紅的汁液看起來就如同鮮血一般。
如此方式,已經超出了人身攻擊的范圍,甚至上升到了人身威脅的高度。
但是,這三位Wannable似乎全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多么惡劣,視頻之中還嘻嘻哈哈地大笑不已。
宛若派對。
視頻上傳之后,迅速就在Wannable之間傳播開來,然后浩浩蕩蕩地在推特傳播,轉眼轉發數量就突破了三千。
等待繁星們得知消息的時候,事態已經不可挽回。
怒不可遏的繁星們陷入癲狂,“簡直殺人的心都有了”,金薩繆爾的粉絲更是喪失理智地直接在網絡之上開撕,局面一度慘烈;但最后時刻,更加年長更加成熟的繁星還是及時踩住剎車,避免事情陷入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惡性循環——誰都不知道最后是否會發生真正的人身攻擊。
但這并不意味著繁星們忍氣吞聲、坐以待斃。
繁星們快速展開了反擊,以更加高明也更加理智的方式,不再是小學生式的打鬧,而是成年人的方式。
他們通過視頻、社交網絡賬號等等收集證據,并且親自找到了那個地鐵站,拍攝了一系列照片證據,然后在地鐵站所在的區域,直接報名,狀告那三位“路人”以及一位視頻拍攝者污染以及破壞公共財產。
很快,警方順藤摸瓜找到了四位當事人——
四個,全部都是中學生,不過初一,他們在學校被老師呼喚到辦公室,最終由警方帶走。盡管警方沒有實施強制手段,但四名中學生依舊成為了校園的“風云人物”,不光彩的方式。
經過盤問,四名中學生都全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違法了治安條例法,他們還以為只是“玩笑”。
警方最終沒有進行嚴懲——畢竟是未成年人,而且事情也沒有進一步惡化,只是要求家長到場訓誡,以警告加上罰款的方式宣布結案。
繁星們用雷霆之勢給予了重拳一擊。
卻沒有想到,Wannable再次倒打一耙,徹底暴怒地強調——
“他們只是一群孩子!”
在這些粉絲的眼中,三個孩子只是惡作劇而已,又沒有真正造成傷害,但繁星們的反擊卻讓三個孩子在學校的生活面臨災難;而且,粉絲之間的事情就應該以粉絲的方式來結局,繁星們通過警方控制局面的手段是丑陋且骯臟的,破壞了粉絲群體內部的“君子協議”,這也就相當于戰書。
Wannable的怒火徹底被點燃。
但是,在繁星們看來,所謂的惡作劇已經越過底線,有些事情可以通過對話解決,但有些事情則不行,率先發出戰書的是Wannable,率先脫離軌道的也是Wannable,事情早就已經覆水難收。
于是,雙方都徹底撕破了臉皮——當然,此前就已經沒有保留,只是現在進一步脫軌,就連那些努力保持理智的粉絲們也紛紛被卷入其中,事情徹底不可收拾。
其實,相較于Wannable來說,繁星們始終保持著一絲理智。
他們都知道,粉絲往往代表藝人的第二形象,對于路人來說,他們不會在乎事情到底是誰率先挑釁的,只在乎自己看到了一片混亂局面,然后將Wannable和繁星都當作一丘之貉打死,對誰都沒有好處。
更何況,WannaOne是國民選擇出來的組合,群眾基礎扎實;而李容夏好不容易才得到了重新起步的機會,現在專輯都還沒有發行,繁星們自然不希望破壞李容夏的路人緣。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面對Wannable的咄咄逼人,他們也不得不展開反擊,否則事情也不會變好。
不過,繁星們的反擊計劃稍稍有些不同,在一片混亂之中還是堅定不移地守住了最后底線——
一切都是關于音樂的,也只是關于音樂。
繁星們徹底放棄了各大社交網絡平臺的罵戰,只是放任Wannable的咒罵和侮辱越演越烈,卻只是獨角戲,沒有了對手之后,演變成為一面倒的壓制,反而是讓Wannable變得寂寞起來,罵戰也就沒有了火花。
取而代之地,繁星們開始腳踏實地地宣傳音樂,從“1.0”到“3.0”,用音樂說話,真正地專注李容夏的作品;而且,如同D社所說的,開始研究李容夏以往的音樂錄影帶以及專輯的所有線索,甚至撰寫專業文字——
比如說,“古老歌曲”所帶來的感動,喚醒自己的初戀記憶。
比如說,李容夏此前三張專輯的世界觀,到底隱藏著什么。
比如說,李容夏的音樂錄影帶為什么值得一幀一幀地研究。
事實證明,李容夏就是一個寶藏,繁星們的考古工作也就成為了挖掘寶藏,持續挖掘也持續能夠尋找到驚喜。
非常非常令人意外的是,李容夏的音樂錄影帶居然是“蝴蝶效應”式的科幻電影風格,沒有冷金屬或者高科技,卻通過時空穿梭、平行宇宙的方式探索不同的人生可能;而且,每張專輯都泄漏一些信息,一點一點地將故事主線以及框架透露出來,然后通過音樂錄影帶展現,如同鴻篇巨作一般。
顯然,李容夏的專輯絕對沒有那么簡單。
繁星們一個個全部化身為“福爾摩斯”,以撰寫論文的態度投入挖掘研究工作,并且產出了多篇長文評論。
如此專業的姿態,本質依舊是彩虹屁,花式稱贊李容夏,但傳遞出來的龐大信息卻讓路人也為之驚嘆。
對于吃瓜群眾來說,也許在意也許不在意,真正重要的是,繁星們通過實際舉動傳遞出一個觀念:
他們不在乎罵戰,也不在乎競爭,他們在乎的只有音樂,需要關注的也只有音樂。
這樣的姿態,與得寸進尺、無止無休的Wannable形成鮮明對比,然后,情況也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