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鄧芝和董允二人拜道。
“德艷,你于后日出使魏國,我聽說曹操這黑臉去打司馬炎了,現在魏國監國的是曹丕和荀彧,你現在去正好。”劉備很清楚,曹丕沒實權,雖說是監國,但其實領導權和指揮權還有決定權都在荀彧手中抓著,只要有什么大事,曹丕點頭不點頭沒啥區別。
“臣遵旨!”宗預上前拜道。
現在蜀國方面已經完成了針對強國改革計劃的部署,如今天下打得不可開交,誰也顧不上誰,西北方向的王莽偏安一隅,但人家積極改革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吳國和隋最近也有了一些動靜,司馬炎因為抓了魏國的人也惹得曹操大發雷霆發兵晉國,如今除了劉備和王莽還有李世民,基本上都在打。
劉備翻開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后,在這本書里劉備、關羽、張飛的關系是結義兄弟的關系,但他們并不是結義兄弟的關系,雖然不是,但他們勝似兄弟,同甘共苦,早些年關羽和張飛隨劉備南征北戰不離不棄,劉備都看在眼里。
“喂,云長啊。”劉備不知道動了什么感情,突然想到當年他和關羽、張飛同甘共苦的那些日子,也應該跟他好好聊聊了。
“陛下,末將聽著呢。”關羽拿著電話貼在耳旁,左手拿著一本春秋細加研讀。
“云長啊,這段日子辛苦你了,過段日子讓士元替你一下,你回來過個年,大家聚聚。”劉備的口氣突然變得十分溫和,讓關羽瞬間就感受到了當年他們在困難之際同甘共苦的那一刻。
“哈哈哈,好!陛下既然有旨,那末將也把防務交接一下。”關羽很爽快的答應了劉備,回去過個年。
而鄧芝即將出使大唐的消息也已經傳到了李世民的耳中,李世民瞇著眼睛點了點頭,鄧芝此人口舌伶俐,深諳邦交之道,和鄧芝交談一定要降低身段,因為這是可以和國士媲美的外交官,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退敵軍。這是大唐每個外交官必備的要求,諸如王玄策這樣的人,何況鄧芝是蜀國重將,掌握相當一部分兵權,說話具有一定力量。
“諸位以為如何?”李世民坐在皇座上詢問殿下眾臣關于鄧芝即將出使大唐的事情。
“臣以為,劉備派鄧芝為使,誠意足夠,何況鄧芝是蜀國少有的外交官,又掌握軍權,和他交往,我們或許可以清楚蜀國的實力。”宰相魏征上前拜道。
“你們也這么想嗎?”李世民又問了問群臣,也對魏征的話表示知曉。
“臣以為,蜀國如今偏安一隅,但其皇帝劉備也求上進,針對國家富國強兵制定了相當完備的策略,所以應當接受蜀國使者來訪。”緊接著,是中書令房玄齡上前拜道。
“嗯……你們也這么認為嗎?李績,杜如晦,長孫無忌?”李世民又問了問這些武將們,相當于文官來說,政治文化方面已經足夠了,但對于軍事方面,需要這些武將對于蜀國軍事做一個綜合分析,看看能不能交往。
“回陛下,臣以為蜀國如今尋求富國強兵之路已成定數,但結果如何尚未可知,但如果陛下指引蜀國成為天下強國,那劉備必定會感謝陛下,到那時陛下可以借這個機會向蜀國討要任何東西,我們幫了他們實現強國之路,我們不要是情分,要也沒有什么任何可以被聲討可言,畢竟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劉備不表示表示,會對他在天下的地位造成些影響。”然后,兵部尚書杜如晦也跟著房玄齡后面上前說道。
“臣等附議。”尉遲恭和李績等人一同拜道。
既然群臣都認為和蜀國交往是一件好事,李世民也下定決心,和蜀國正式開通邦交通道,并且主動伸出橄欖枝,向蜀國表達大唐的意思。
諸葛亮收到來自大唐宰相魏征的消息后,馬上把這一消息告訴給了劉備,劉備看了看這條消息,魏征說李世民誠意和蜀國交流達成邦交共識,不知道蜀國什么時候派使臣來訪。
看完后,劉備跟諸葛亮說,蜀國使臣鄧芝于次日清晨出發,不日便抵達大唐國都,望大唐皇帝陛下知悉。
“孔明,李世民竟然主動和我們交流?”劉備也意想不到地向諸葛亮問道。
“呵呵,回陛下,李世民也清楚我們蜀國的情境,急需外援求助,說白了,雙方邦交無異于就是個利益之間的關系。”諸葛亮微微一笑,他看破了李世民所有的想法,兩國邦交,不過利益關系,但一旦觸及到雙方底線,戰端不可避免。
“也就是說,我們拒絕,李世民很有可能趁著魏國和晉血戰之時向我蜀國發動進攻?”劉備很疑惑地問道。
“亮查了相關文獻,李世民之麾下部將,以及文臣,隨便挑出來一個都是個軍事奇才。”諸葛亮很無奈間接的回答了劉備這個問題。
這下劉備傻眼了,隨便挑出來一個就是個軍事奇才,諸葛亮接下來說的話更讓劉備傻眼。
“其麾下部將,諸如蘇烈、李靖等人,均以主將統帥身份指揮滅國戰爭。”諸葛亮很平淡地說道。
“……………”劉備呆呆地看著眼前的諸葛亮,這唐勢力是個什么妖孽國家?這么變態嗎?!隨便挑出來一個人就能滅個國?
“陛下,李世民主動向我們伸出橄欖枝也是誠意滿滿,既然這樣,我們就更不能拒絕他們了。”諸葛亮很嚴肅地說道。
緊接著,劉備猛地一起身,在周圍來回踱步微微點頭,看來他們這一步是友對了,只要抱好李世民這條大腿,蜀國的發展應該能得到很大的進步。
次日,陽光明媚,鄧芝在京城北門外接受了劉備的送別儀式,并且告訴鄧芝,無論發生了什么,都要以邦交為重,唐這個國家太可怕了,絕對不能成為蜀國敵人,一定要讓他們成為朋友,最起碼,現在的朋友關系一定要保持好。
鄧芝重重地點了點頭,離開了蜀國都城,率領使團北上大唐京都,開啟了唐與蜀國的邦交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