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林杰已經這么和他說了這些事情,說明這些事情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公開的事情。
或者說在某個圈子內不算是秘密。
只是普通人還不知道這件事情。
而且林杰的意思很篤定,自己當時喝的酒絕對有問題,這個問題必然和張靜脫不開關系。
只要找到張靜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看來回國后必須弄清楚這些事情。
當然,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先處理好電影節的事情。
第二天就是《調音師》在戛納電影節的首映式,也不知道成績怎么樣。
盡管這部片子已經用票房證明了它的實力,可畢竟海外的票房很妖,跟國內完全沒有可比性。
尤其是懸疑片,蘇野一直覺得海外的懸疑和國內的懸疑相比有很大差別。
《調音師》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暴力血腥橋段,甚至懸疑元素都藏在細密的情感和交談中。
比起國外觀眾喜好的暴力懸疑來說,實在是有些太輕柔了。
也不知道成績怎么樣?
蘇野沉思著,沒小心睡了過去。
再睜眼的時候距離首映還有不到一個小時,電話上一堆未接來電,全是鄧鈺和陶稚星的電話。
匆忙洗漱下樓,終于趕在最后一班車發車前登上酒店組織的車次趕到電影宮。
有首映式時間和顏值加持,蘇野在入場時還是得到特殊對待。
幾個檢票的工作人員大膽的拋著媚眼,卻只收獲了三張首映式的門票。
“一定要來看電影!”
“一定!”
蘇野已經忘記自己應該說must還是什么,大喊幾聲趕到紅毯前。
鄧鈺和陶稚星已經在這里等待,看到蘇野的樣子調笑幾句迅速進入狀態。
首映式紅毯沒有比開幕式紅毯規格高,到的媒體卻不少。
畢竟開幕式只是官方報道,只要套模板就好,現在首映式還要寫電影評價和主創團隊采訪。
這才是重頭戲。
不然萬一里面出一個拿到影帝或者最佳影片獎的電影沒有人看,或者評價很低,那負責的媒體就會成為整個行業的笑柄。
因此各大媒體在首映式上的人比開幕式還要多。
蘇野三人已經走完紅毯,此刻站在大海報前看著這么多的媒體也有些愣。
盡管蘇野和《調音師》不算是本次電影節的熱門影片,依舊有無數媒體在臺下守著。
“蘇導,我們是不是要火了?”
陶稚星一臉懵圈。
她怎么也沒想過自己主演的電影居然能受到這么多關注。
還好蘇野已經提前了解過情況,解釋了一遍,這才讓她沒有在采訪時候亂說什么。
“蘇導你好,請問你對《調音師》的觀眾有什么話要說嗎?”
“希望大家能夠享受電影,享受這種不一般的懸疑影片,謝謝!”
“那你對影片的期望是?”
“當然是越受歡迎越好,相信這是每一個導演的想法!同時也希望大家可以通過這部電影思考真相。”
簡單幾句話,電影開場。
蘇野三人坐在大屏幕前開始和觀眾一樣看起自己的電影。
電影開始,這些他們已經看過無數次的畫面再次出現,只是這一次有一些不一樣的情愫。
以前是影院、是剪輯室、是點映和宣傳會。
而這一次,是戛納!
場景的變換讓幾人心生不一樣的悸動。
畫面開場,流暢的鋼琴聲在影廳內響起,緊接著畫面如流水一樣徐徐展現。
“畫面很溫馨,開場不錯!”負責場刊的記者眼神毒辣,旁邊是她的助理,聽到評價有些遲疑,她才入職兩個多月,還不太能夠理解這部電影的優點。
“嗯?”
觀影廳內其他人也有竊竊私語交流劇情的。
這是電影節的特例了。
這里的電影不單單是給觀眾看的,更多的是電影發行公司、專業影評家還有媒體記者。
這些人有個共同特點,話多!
場刊記者在給助理解釋電影的優點,邊上人的議論也輕輕響起。
“畫面不陰冷,這是一個賣點,音樂的感覺不錯,是真的會彈琴,對么?”
說話的是一個劇組的副導演兼音樂總監,看著鄧鈺的手勢沒有問題點點頭:“演員是真的會彈,這曲子是原創的。”
兩人對視一眼,看出彼此眼中的震驚。
找一個真會彈鋼琴的人來演戲?或者是讓一個演員去學習了鋼琴?
不管是哪一種,都足夠讓人驚訝。
“這么用心打磨作品的導演不多了!”
只是他們不知道鄧鈺在影片開始前還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音樂老師,否則這聲驚嘆估計還會更長一些。
慢慢的,劇情進一步展開。
臺下的觀眾們不管是抱著什么目的全都留在場內。
蘇野回頭看一眼,長舒一口氣。
開場前他真的擔心這些觀眾會離場。
畢竟中外的文化差異有些大,加上這部劇情被他改后更貼近國內情況,海外這邊的效果也不好預測。
現在看到大家這么給面子也有些驚訝。
很快,影片放映結束,蘇野三人起身鞠躬謝幕。
從觀眾反饋來看,《調音師》在海外的成績預計不會很差。
開場說了一句,后面一直沒開口的場刊記者第一時間舉手示意采訪。
“蘇導你好,請問下這部電影最后的兇手究竟有沒有被逮捕?”
這個問題讓其他人眼前一亮。
電影做了英文字幕,加上演員表現到位,他們也看得出來其中的反轉和劇情的懸念。
這也造成他們對影片最好奇的地方。
這么一部硬核懸疑,明明走兇殺和暴力更有看點,為什么會包裝成這么一種溫馨的畫面感。
現在聽到場刊記者提問,也全部跟著傾聽起來。
少數幾個純觀眾想要離開,見到這個場面也不急著走了,坐在邊上等待蘇野解釋。
這個問題蘇野倒是能夠聽明白。
緩了緩組織了下語言。
“其實懸疑本身就是一個載體,而冷暖是一種風格,這些并不影響電影本身的構造。事實上,用反差大的畫面來塑造一些情緒更加讓人驚訝。”
“至于兇手?我想這個問題不該由我來說,大家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不是么?”
蘇野才不會傻到自己曝光對陶稚星這個角色的看法。
要知道懸疑片最大的謎底就是兇手,自己作為導演對劇中角色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是會影響其他人的認知的。
與其說不好,不如不說。
留白也是一種藝術感。
其他媒體的采訪大同小異,總之都沒有超出劇情,提及蘇野本身。
這也是初次來戛納的小導演的常態。
如果不是刻意做功課,大多數媒體都不會知道這么一個人物,自然不會對導演本身有什么看法。
倒是不知道哪里來了一個野雞媒體在最后突然詢問蘇野。
“請問蘇導對于華國電影刷票房一事怎么看?以及您的作品在國內的票房是否有刷票?”
聽到這個問題,敏銳的媒體記者全部停下腳步觀望起來。
這個問題有些尖銳,他們之前也想問,可是礙于影片質量還是沒有問出口。
得罪一個可能拿到金棕櫚獎的導演不是很明智,可現在既然有人沖上前當炮灰,他們也不介意觀戰一下。
如果問題回答得當,可能就是一個頭條新聞了。
聽到這個問題,蘇野也是有些詫異。
沒有想到遠在異國他鄉還有人關注這種事情,不過轉念一想也不是什么好事。
華國電影刷票房的事情居然鬧到全球,這怎么看都不是一個正確的事情。
鄧鈺和陶稚星一臉尷尬也反應過來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上前低問一句:“蘇導,要回絕么?”
蘇野想了想,淡淡搖頭:“不用,我來回答就好。”
媒體看出蘇野的想法紛紛回座。
蘇野接過話筒。
“不可否認,國內確實刷票房的事情。”
蘇野開口就先承認了這件事,反正大家心知肚明,自己否認也沒有什么必要,不如大方承認下來。
“他承認了!”
“大新聞!”
座位上的記者們臉色潮紅。
這個問題其實是各大媒體記者最關心的,畢竟各國電影都有一些不成文的潛規則。
此前他們談這些話題都很謹慎,偶爾問到,采訪對象也是顧左右而言他。
他們也不會深挖下去,生怕一個不小心觸怒了整個電影圈子。
這次倒好,一個愣頭青媒體加一個萌新導演,把這個秘密直接爆了出來,下次再采訪可就好很多了。
蘇野看他們一眼,知道他們已經上鉤,繼續開口。
“但是各國都有如此亂象,并不奇怪。”
“比如諾爾獎的評獎就會側重星國,還有一些電影節對特殊的片子就更有喜好,是么?”
“還有流水化電影工業和丑聞,對吧!”
臺下瞬間默然了。
蘇野說的話是真的,可他們不敢隨便出聲應答。
鄧鈺腦筋一轉明白過來蘇野的意思,默默在心里點贊。
蘇野這一招看似自爆,實際是把一群人全部算進來,如果這些媒體要曝光,就要承擔惹怒所有組織的風險。
而且觀眾只覺得是蘇野曝光,并不認同他們的努力付出。
到時候功勞和名聲全是蘇野的,背鍋都是他們的。
這種事情他們才沒有什么想法去做。
至于蘇野敢這么說,肯定是會保留原始證據的,斷章取義肯定不行。
眾人的興趣瞬間少了不少,無懈可擊的話,等于沒說。
蘇野將反應盡收眼底。
沉吟著看過去:“當然,刷票這個情況有正反兩面性,這個我覺得要請教一下發行的公司們,恰好,現在這里就有不少。”
座位上,諸多發行公司的負責人背后一涼,不知道蘇野打算說什么事情。
敏銳的媒體記者意識到什么,立刻轉過鏡頭抓拍了一張發行負責人們慌張的表情。
蘇野站在幕布前,謝場的畫面停留在他臉上,留下一道黑白分明的光斑痕跡。
“電影這門藝術,終究是影片制作人員給觀眾講述一個故事。”
“可決定觀眾能不能看到故事的,并不是制作人員,而是發行人員。”
“所以,與其問電影制作方為什么開始刷票房,不如問問發行公司喜歡看什么?”
幾個發行公司的負責人一陣心顫,他們怎么也沒想到蘇野會說這種話。
這件事歸根到底還真是發行公司的問題。
要不是他們根據利益來進行拍片,忽略了許多文藝片和不太成熟的商業片,也不至于加速刷票房業務的發展。
在這一點上,全世界的發行方都是一樣的。
媒體們看著他們,突然意識到什么,遞過話筒詢問他們的看法。
“這……我……嗯……”
一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擦著頭頂的汗水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心里將蘇野罵了無數遍。
不就是自己被問了一個問題么,這把所有人拉下水的節奏是什么情況。
“嗯?是有什么不方便說的話嗎?”
記者可不會放過這種好機會。
“華國導演談電影圈亂象,發行公司閉口不言”這種絕好的新聞標題一定能在眾多新聞中脫穎而出。
當下更關注幾個發行公司負責人的動態。
好半天,終于有一個人站出來沉聲開口。
“其實,我們和電影制作團隊的想法是一樣的,都希望將故事展示給更多的觀眾。”
“只是這一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
“蘇導說的事情,我們也很痛恨,我們更希望所有的票房都很干凈,觀眾們可以通過任何渠道觀看自己喜歡的電影,而不是發行公司或者制作公司操作出來的電影。”
“比如我們公司向來都是以品質決定發行電影的播放和排片量,成立至今……”
說話人不動聲色地將蘇野的話題解釋過去,又給自己公司打了一波廣告。
現場媒體記者狂翻白眼,卻無可奈何,只能將這一段如數記錄上去。
折騰一番,觀影結束,影評工作者回去準備評論,場刊和各大媒體都開始集中報道各個影片的情況。
“不得不說,《調音師》是近年來比較出彩的華國懸疑和犯罪類型的電影,盡管其中還標注著愛情的元素,可是這也讓愛情變得不再那么浪漫。再不劇透的情況下,我甚至無法評價這篇影片,只能說反轉很足,一部不到兩小時的影片中充滿反轉,大約40多處,足夠讓人感到驚喜。”
“在影片之后,我深入和導演及演員團隊進行溝通,很難相信這兩個演員在此之前從未有過拍攝經歷,女主角只是在表演類院校學習,這還是他們的處女作!而整部電影都是在蘇導演的控場下完成的,據說該影片的素材冗余量只有20,其中還有10是導演心血來潮拍攝的一些額外的改動!”
“我無法反駁這部影片是一部懸疑影片,甚至覺得它是一部完全不同的懸疑影片,對于影片內容,我沒有任何可以透露的地方。《調音師》從另類的角度切入電影,帶來了不同于一般懸疑電影的細膩和生活感,這可能會成為一種新的藝術風格。”
看著場刊評價,當然是經過鄧鈺翻譯的,蘇野還是一陣開心。
場刊評分2.9分!
這可是這次戛納電影節為數不多的高分。
畢竟戛納電影節4分滿分,能過3分的電影少之又少,2.9分已經很有把握獲得獎項。
也有不少媒體將評價放在蘇野本人。
“這個華國的導演有著無與倫比的才華和嫉妒坎坷的命運,他在三年前就成名,卻因為爛片風波沉寂三年,如今終于攜帶一部巔峰之作回歸,用華國的成語來說,屬于大器晚成的天才。對導演來說,拍攝一部電影最大的難度在于找到契合的劇本和構建出內心的畫面。恰好蘇野本人就是這部電影的導演,編劇,制作人。”
“通常情況下,我們很難看到這三種身份合在一起,而蘇野給我們展示了這種可行性。從理性角度來看,這樣的安排更有利于導演發揮自己的能力,當然缺點也很明顯,太依賴于導演的個人能力。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蘇野給這個模式開了一個好頭。”
“我只能說這是難得一見的將懸疑、愛情、生活融合的這么好的影片,關鍵是影片中充滿令人思考的地方。不管其他人怎么看,我們一致認為這是一部無與倫比的電影!”
鄧鈺翻譯這些話自己都覺得有些牙酸。
難怪所有的電影人都喜歡戛納,這種眾星捧月似的夸獎和贊許誰不喜歡呢?
而且戛納人特有的氣質讓新聞都帶著幾分浪漫。
鄧鈺念出來后簡直跟十四行詩一樣優美。
一連十幾篇新聞報道后,鄧鈺的聲音突然中斷。
“嗯?”
蘇野疑惑著看過去。
“沒了。”
“不是還有么?”蘇野示意后面還有好幾份沒念的。
“這個是你的顏粉,夸得沒下限了,我有骨氣。”
念一下對自己的贊美還牽扯到骨氣了,夸張了。
不過蘇野也不強迫鄧鈺。
一大早讓人給自己念場刊已經很過分了,強迫他吹彩虹屁就算了。
讓鄧鈺和陶稚星去逛街。
蘇野自己打開新聞開始查看國內的評價。
場刊畢竟是國外媒體,加上蘇野在國外的名氣并不顯著,大多數評論還是基于影片本身。
國內的媒體就不一樣了。
短短兩天時間,新聞已經鋪天蓋地。
“《調音師》斬獲電影宮場刊2.9分高分,得獎有望”這是比較克制的一波,知道話說的太滿容易打臉,而且國內電影年年提名,有所收獲的少的可憐,話說太滿容易打臉。
也有很有信心的媒體力挺蘇野:“《調音師》斬獲戛納次高風,劍指金棕櫚”。
這種標題,蘇野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一不是戛納評委,二不是自己,在那說什么自己劍指金棕櫚。
憑什么啊?
就憑這標題么?
而且看看內容夸張程度,蘇野都懷疑這是有人給自己買的黑稿。
恰好圍脖有專門的媒體在這邊,蘇野正好澄清。
“希望有收獲,一切隨緣。”
佛系的態度又收獲國內一陣好評。
奈何網友已經被媒體刺激到,在評論區鬧得離譜。
“《調音師》這么好的電影都不給金棕櫚獎,戛納絕對有內幕!”
“你舅是校長,也沒見你上清華啊!好不好是說的么?得評委說了才算!”
“一部電影入圍就像要金棕櫚,這是飄了吧?別人十幾年陪跑憑什么輸給他一個新導演?”
“喲,這是十幾年沒成績,還擺資歷看不起新人了?”
評論區一陣熱鬧,蘇野頂著大馬甲不好說什么,換了小號給說自己能得影帝的評論全部點了贊。
絲毫沒有羞恥感。
自己捧自己的事情,天經地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