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豪賈  第四百七十三章:內亂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大明豪賈 | 風鵿   作者:風鵿  書名:大明豪賈  更新時間:2021-06-26
 
()雖然各種戰艦已經開始開工建造。

但是畢竟如今劉建還只有三大造船廠,還必須優先滿足民船的打造和維護。

自然各種新式戰船,如今也就是各自先打造一艏出來測試一番而已。

而且全部打造完畢,下水,舾裝,海試,列裝。

按目前的進度,怎么也得一兩年的時間吧。

雖然劉建如今已經培養了近百萬新式船工。

未來十多年的時間劉建還計劃培養新式船工,船匠,工程師等等上千萬,甚至數千萬人。

但那是未來之事,如今就算是滿負荷打造。

四型新船,特別是那鎮遠級戰列艦,能在一兩年內列裝部隊,也已經是相當快的進度了。

當然未來隨著船工,船匠越來越熟練,技術越來越高,造船速度自然越來越快。

反正如今劉建各地鋼產量已經超過六千萬噸。

各地光去年新建煉鋼廠就有三千多個,煉鋼爐數以十萬計。

這是什么概念。

二戰之前米國最鼎盛之時的鋼鐵產量也不過三千多萬噸,哪怕是二戰之中,米國最高也不過八千多萬噸。

劉建如今鋼鐵產量已經達到了二戰前后米國的水準。

這自然讓劉建欣喜若狂,自然也讓華漢國各地開足馬力,心血澎湃的大干特干一場。

當然如今的鋼鐵產量雖然巨大,但是按照后世的標準,很多都是那些低級鋼種,質量雖然遠遠超過大明和同時代,但比后世那是差遠了。

不過就目前來說,建房,修路,架橋等等也已經完全足夠用了,至于質量問題,以后慢慢提高也不算太難。

當然鋼鐵產量劉建可不會局限于此,繼續新增鋼鐵廠,鋼鐵爐,提高鋼鐵產量。

自然再好不過。

要是哪天,一年鋼產量達到萬萬噸,甚至數萬萬噸。

那劉建做夢都會笑醒。

材料不缺,人力不缺,技術不缺,新技術也在發展當中。

自然各地建設,發展,也進入了全新的快車道。

一些十樓,十多樓的高層建筑拔地而起,全鋼結構的新式樓房也已破土而出。

甚至利用電機驅動的電梯,也被劉建和華漢國技術工人們打造出來,用于樓房之中。

摩天大樓的時代,也悄然而至。

更別說各地的橋梁,鐵路建設已經被華漢國列入最優先級。

如今華漢國上下,幾乎一半以上的人力,物力都投入了鐵路,公路的建設當中。

而隨著鐵路,公路通車。

加上如今各地新式碼頭也紛紛投用。

原先需要十多天才到達之地,如今一兩日,甚至半日不到便可到達。

而且火車的運力之大,就如如今最新一種蒸汽機車,動力已達八千六百匹,可拉動二十節滿載車廂以六十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快速疾馳。

如今華漢國一節貨車車廂自重就有二十多噸,載重六十噸。

二十節,一千二百噸的載重,加上本身的自重。

由此可見火車運力之大,已遠超四輪馬車和三輪車了。

當然如今的蒸汽機車所拉動的車廂不僅僅只有二十節。

劉建曾經命人做過極限測試,就以六十的時速來算。

貨運車廂最大可以達到六十節以上。

而以目前二十節的貨運車廂算,實際上火車已經相當輕松了,甚至可以跑出更高的速度。

不過蒸汽機車的極限時速也不過八九十而已。

再考慮安全性和如今的實際需求,實際情況。

劉建覺得二十節車廂,最多三十節車廂已經足夠滿足需求了。

以后再慢慢增加不遲。

至于客運車廂,自然可以拉得更多,但鐵路商行通過測試和研究,覺得將客運車廂定在十到十五節最為合理。

十五節車廂,有豪華車廂,有標準車廂,甚至臥鋪車廂,也可滿足不同人群需求。

畢竟如今真正四處奔波的人實際上并不多,大部分人還是安土安家,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活,穩定那種。

故而真正有客運需求的,實際上并沒有太多。

何況一開始很多人也只是追捧熱度,坐一坐火車,過過癮而已。

反正車費極為便宜。

如今熱度褪去,除去真正有需求的人,大部分人并沒有做火車的動力。

不過隨著未來發展。

商貿發達,各地百姓前往各地發展,闖蕩的熱情也會被調動起來。

自然方便,快捷的火車,也就成為百姓出行,最佳選擇了。

只可惜中間攔了一個大明,不然劉建現在就想計劃,規劃將東北和南洲的鐵路徹底連接起來。

七月十二日。

劉建在滄海城坐上最新的兩萬噸級大華號輪船。

向南又前往亶州各地視察,并最終向南返回淡水城,永興城。

而這時,在大明內部,一場重大內亂也在醞釀當中。

原本大明計劃北上大漠,但是不想被劉建橫插一杠。

還被劉建如此短時間便讓大漠蒙古屈服,投降,西域,河中的亦力把里也倒向了劉建,簽訂了和議和商約。

甚至大明還聽說,亦力把里還打算讓華漢國修建道路連通其王城。

想想那日行數千里的火車。

要是火車能夠通達亦力把里,那未來華漢國在大明北方,西部豈不是都會如猛虎盤臥一般嗎。

雖然至今大部分大明人并不相信有火車的存在。

但是華漢國拿下大漠,那傳說之中的新式火器,包括火車和其他從華漢國道聽途說的言論,傳言。

持續發酵下,讓大明各地皆處于奔潰的邊緣。

更別說華漢國持續商品流入大明,百姓原有的生活,生產方式被徹底打破,先有失去土地,如今又失去了生活來源。

一眾百姓再也過不下去了。

先是幾百人,再是幾千人,幾萬人,最后波及幾十萬,上百萬,數百萬人。

范圍也從沿海,深入內陸地區。

更嚴重的是,原先各地還可以通過賑災,賑濟百姓,加上軍隊鎮壓叛逆來維持地方統治。

但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豪強,地主,豪族對大明失去信心,以及越來越多的百姓因活不下去而鋌而走險。

加上軍中也出現了諸多不利消息。

因為大量銀錢,糧餉用于賑濟百姓,同時大明還必須維持自己的統治基礎和供養那幾十萬如家豬一般的朱姓皇族。

原本用于治軍的軍餉開始出現短缺。

再加上各地百姓活不下去的不僅僅是民戶,還有原來的軍戶和各地依附于軍隊過活之人。

軍隊欠餉,外逃之人越來越多。

而軍中的軍官們不僅不思解決之道,反而開始克扣軍餉,吃空餉現象也與日俱增。

軍隊特別是各地衛所開始潰爛。

而大明各地官府之中,雖然大部分官員還是盡職盡責,但少部分人也更加肆無忌憚的貪污腐化,為禍一方。

如今整個大明雖然表面無事。

然而包括朱祁鎮在內,都已認識到,大明這艏大船,似乎已經山窮水盡,無藥可救了。

而朱祁鎮也沒有其他善法,只是增加東廠和錦衣衛的人數,人手。

以加強對各地的監管。

這反而加速了各地對大明離心離德。

內亂已不可避免。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