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浮沉  第三百七十一章 楚宋商戰(下)

類別: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列國浮沉 | 虞安逸   作者:虞安逸  書名:列國浮沉  更新時間:2021-02-06
 
凌飛詫異,低聲問道:“殿下以為,這個心思叵測之人會是誰?”

此時小二端上冷菜冷酒,門外北風仍舊呼嘯不止。

劉璟并不在意那小二還在一旁站著,答道:“這個人,十有八九是楚王林瓔。”

凌飛瞥了一眼略顯好奇的小二,對劉璟道:“那楚王年齡還沒有我大,怎么會有如此心計?咱們與他相識的時候,他不過是個毫無禮數、胡作非為的小無賴罷了。”

劉璟搖頭嘆道:“我也不愿相信林瓔會有這般智計,更不愿相信我竟做了他手中的棋子,心甘情愿地由他擺布。可是放眼九州,還有誰會來算計我、利用我?

回想當年的局面,且不說齊衛陳蜀四國結盟,就說陳國一直被戎族人牽制,蜀王又壓根不是玩弄計謀的性情,陳蜀不可能借咱們宋國的手,鏟除齊衛兩國。而趙國中立,趙王就算想要鏟除齊衛,也沒必要費盡心機地找個人來給我獻策,然后又暗中殺害了那個獻策之人。

想來,唯獨一直沒有明確加入齊衛陳蜀四國盟軍的楚國,既可以有滅了齊衛的野心,也可以有利用我宋國的計謀。

至于林瓔……他本就聰慧過人,他回到楚國之后,又經歷了許多變故,千難萬險地登上了楚王之位,更千難萬險地坐擁楚王之位四年之久。雖說傳言里,他似楚幽王一般奢靡好色,不思朝政,但仔細想想,這難道不是他的障眼之法嗎?楚國那灘泥沼,豈是尋常人能在其中獨善其身的?”

凌飛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原來那林瓔竟然如此深不可測……”

劉璟黯然:“而我竟然時隔多年才猜到是他。難怪恕兒能心甘情愿地留在楚國,留在他的身邊。他若沒有過人之處,恕兒又豈會委身于楚宮那小小一隅之地?”

凌飛吃了一口冷酒,忽然皺眉:“殿下既然已經知道了楚王的野心和詭計,難道要任由楚國在咱們眼皮底下繼續壯大?楚王能不費吹灰之力就滅了齊衛兩國,難道咱們宋國要坐以待斃嗎?”

劉璟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長嘆一聲,道:“如今九州太平,楚宋更是通商頻繁,是難得的一片欣欣向榮之景,縱使我想出兵伐楚,討回被利用的那口惡氣,卻又拿什么理由去伐楚呢?

更何況,如今趙、宋、楚雖然并立于世,但宋國并不是最得民心的一國。

趙王曾經拼死守住了蕪城,各方百姓皆贊其功德仁義,就連后來納入趙國的陳蜀二境,這些年來也沒有絲毫反趙之談。趙王無為而治,趙國官場清廉,百姓樂得悠然自在。趙國得民心,無需多言。

至于楚國,當年隨蜀王烏邪西出晉陽關的四國盟軍,回來之后便去楚國投奔了安邑王。這些人進入了楚國,楚國便也漸漸如趙國一樣,從各國招攬人才,不拘泥其祖籍國別,任人唯賢。

而咱們宋國,完全沒有趙國和楚國那樣熱情好客。更可惜的是,就算宋國想要熱情好客,也沒有人來投奔咱們。就憑這樣一個孤立于世的宋國,又有什么理由去討伐并沒有招惹咱們的楚國?”

凌飛提議道:“或許殿下可以寫信給趙王,問問他對伐楚有何建議呢?”

劉璟無奈地搖了搖頭:“趙王老矣。他若想伐楚,又為何每年都派人給遠在楚國的小恩送生辰賀禮,卻連只字片語都不捎給我?他這樣做,是擺明了讓我不要輕舉妄動。”

凌飛道:“其實殿下若是真想攻打楚國,又何愁找不到理由呢?請殿下恕臣直言,臣以為,殿下此時并沒有堅定的伐楚之志,只是與楚王有私怨罷了。”

劉璟又將一杯冷酒一飲而盡:“當年我有滅齊衛之志,可是滅了齊衛又如何呢?恕兒恨我,趙王恨我,除了宋國人,天下人都罵透了我。如今的楚國,兵強馬壯,或許比當年的四國盟軍還要厲害,而林瓔的智計又深不可測,我若冒然舉兵,免不了一場又一場的血戰,我為何要做一個荼毒蒼生的罪人呢?”

凌飛道:“可是殿下,一統九州的霸業,豈能半途而廢?等到九州一統,天下才可迎來真正的太平盛世。到那時,殿下絕不是罪人,而是天下萬民之主,功德百世,名垂青史!”

劉璟托腮不語——

究竟什么才是功德?人活一世,究竟是應該名垂青史,還是應該隨心而為?

一統天下,到底是我劉璟的職責,還是宋國國君的職責?

為何當初令我堅定不移的事,如今卻令我有所遲疑?

說什么不愿荼毒蒼生,不過都是借口而已。父王在趙國,恕兒在楚國,你們二人都按兵不動、安于現狀,我又如何能夠大動干戈呢?

我既不想半途而廢,也不想眾叛親離。

凌飛見劉璟良久不語,便轉頭去尋適才狗眼看人低的店小二,只見他哆哆嗦嗦地跪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二人坐在玉都的小酒館中飲了一夜冷酒,天色漸暖,風雪初停時,才信步走回白玉宮親臨朝會。

一夜沉思過后,劉璟心中仍然進退難斷,朝會之上,亦頻頻出神。

楚國冬日雖寒,楚水卻未結冰。

臨江楊柳岸邊的一葉烏篷之上,楚王林瓔正密會安邑侯東方愆。兩人飲溫酒、食烤肉,如同愜意會友。

東方愆問道:“殿下秘密召臣前來,有何吩咐?”

林瓔眼珠一轉,舉起酒盞,敬了東方愆一杯,笑說:“若要九州重歸一統,楚宋終有一戰。楚宋一旦開戰,便是你公子愆展露頭角之時。我召你來,就是要告訴你,最遲不過入春,宋國一定會興兵伐楚。你該摩拳擦掌,迎此大戰。”

東方愆干下杯中酒,大笑三聲:“讓劉璟放馬過來!只要他敢出兵,我必讓他輸得一無所有!”

林瓔道:“這幾年來,宋王按兵不動,是因為他一直都找不到一個興兵伐楚的理由。這個理由,當然是握在我們手中。我們讓他找到時,他才能找得到。”

溫酒入喉,東方愆欣然道:“幸好當初是殿下登基為楚王,只有殿下才能耐得住性子,等待殲滅宋國的最佳時機。”

林瓔嘴角一彎:“這個時機可不是等出來的,而是算出來的。”

“臣愿聞其詳。”

“楚宋百年交好,若有一戰,先興兵者,必定理虧。我就是要讓劉璟先興兵,讓他一出手就落了下風。

可是如何才能激將,令其怒而伐楚呢?

其一,要暗中掏空他的腰包,讓宋國的國庫在不知不覺間灰飛煙滅。等他反應過來時,必定雷霆大怒。這是對宋國的重創,宋王不可不為宋國討回公道。誰知劉璟愚笨,竟然還未有所察覺,不過,就算他不察覺,宋國也應該有人察覺到了。宋國越遲察覺到,我們便越有準備迎戰的時間。

其二,要對劉璟那廝本人有所重創,挑起他與我的私怨。這件事,我已經做成了。

所以,無論他是宋王本尊還是劉璟本人,吃下我喂給他的兩劑啞巴虧,他必然安耐不住,怒而伐楚。

最可笑的是,你且等著瞧,他即將昭告天下的舉兵伐楚的理由,卻不會是這兩個之中的任何一個,因為他會恥于言表,恥于掉入我林瓔給他設下的圈套。”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