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歲公主殿下  第0章 清明祭拜

類別: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九千歲公主殿下 | 西藏雪蓮   作者:西藏雪蓮  書名:九千歲公主殿下  更新時間:2021-03-29
 
崇文十年時,秋明山下的小鎮茶館里,說書先生一拍驚堂木栩栩如生的說起十年前的那場皇宮中的政變。

本該明令禁止不許外傳的皇家秘辛,在這里卻不過是看客的笑語。

而那位被腰斬的公主,連同當時被冤殺的一千三百九十六親衛,在半月后的改朝換代的清算后,正了名,風光葬在此處。各個都做英魂,封蔭親族。

堂上的老頭子說了半輩子的戲文,一聲重喝:“方才說道這常山公主乃外姓之身,皇后族妹,為何說她功在社稷名傳千秋?我朝雖有女官之職,卻難有重用之材,常山公主原是富家小姐,卻天生才華橫溢,廣結天下良才。三次南下賑濟洪澇災民,兩次奔襲千里援助西進大軍。修得律法三十三條,廢除青苗律,斬殺貪腐高官一十二人。不過三十又四年歲,生的丈二模樣,力拔千斤,上通天意下懂得獸語,劍眉英目,手長過膝。拉弓三百斤,月食糧食三百石,酒水三斤下肚,提劍上陣殺敵。”

眾人皆喝彩,歡呼一聲:“好。”

那說書的又道:“話說本朝崇武六年,常山公主不顧個人家族安危,以外姓冊封之身入宮行刺。意以天子之亡,結束我朝連連征戰之狀,賦稅添加八倍之苦。奈何受小人所害,當即被晉王所捕,不下三日便以叛國之刑腰斬于刑部大堂。又約半月,當今陛下查清原這常山公主并非行刺,乃是晉王所為意在禍水東引謀反叛亂。可惜常山公主忠心一片,功勞極大,卻落得個死無全尸之下場。”

臺下一方桌子上坐著的一位青蔥少女,莫約十六七歲,唇紅齒白,面如鵝蛋。聽到此處,儼然是第三次驚訝的打翻茶碗。

杜津邊替她擦去桌子上的水,又倒了一碗茶道:“說書先生說的,自然是夸張了些。這世上,哪里來的丈二的身量的女子。”

女子笑了笑道:“那常山公主當年雖不是頂級的美人,卻也是少有的英姿颯爽,面容清麗。絕不是這里所說的,虎背熊腰的糙漢子模樣。”

“十年前寒酥不過六歲,從未出過村子。如何知道常山公主的樣貌?”他玩味似的說到。

聶寒酥微微笑道:“我常在夢里見得,難道不行么?何況這位常山公主,哪里真的有這么大功勞呢?大抵是后人過度的杜撰。”

杜津亦是附和道:“你說在理,一個女子而已。萬不能厲害到這種程度,也是不可能的。若沒有那些個將軍,將士,王爺,哪里有這些故事,不過是踏在男人肩上的功勞,沒甚了不得。”

她心有不悅,卻不做辯駁,只悄然反問道:“那皇后娘娘的功德呢?可又是你這般說的。”

杜津想到家鄉縣中廣傳的,嚴肅道:“娘娘乃大明王菩薩轉世,母儀天下福澤四海。庇佑我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問題便不該問,罷了,這書也不聽了,我們且回客棧去吧。”他環顧四周,深怕旁人聽到她那大逆不道的話語,連累了自己。

她冷笑了一陣,道:“你先去吧,我自逛一會子再去。”

外頭忽有春雨,空氣彌漫著濕潤。杜津竟然果真留下她,回去了。

她撐著一把油紙傘踱步到了當鋪門口,將三年前在江邊偶然采到的蚌中金色珍珠遞給掌柜,那珍珠荔枝般大小,圓潤光亮。

那掌柜的做生意還算誠信,并不打算欺負她小小女子,便將價值五百銀子的珍珠以三百給她。又置換成了可隨身攜帶的金子與銀兩,才又撐著傘去了。

雇了一輛青油馬車,買了些香燭煙火便去了城外山下的常山公主陵墓。半數金子打發出去,才得了半個時辰的祭拜時間。連守衛都以一種異樣的眼神看著她,清明時節,誰家會應允一個小女子來祭拜。

守衛憊懶,看守松懈。她也好在碑前多休息一會,一注香點起,竟然在濕潤的空氣里燃燒起來。

她捧著一壺酒,倒在地上后仰頭喝了半壺,面色通紅。

嘲諷的想著常山公主蕭秋水,自小狂妄自大,自作聰明。以為憑一己之力就能改變這世人的看法。至交兄弟被奸人陷害命喪邊關無全尸,而無能為力。數萬將士幾乎全軍覆沒,也無能為力,至于最后竟然天真的想要另立新皇,累及親衛。也不知是無能呢?還是愚蠢?

待香散盡才道:“清明祭拜了你,我便徹底認命。嫁做人婦,不再為那些愚蠢的執著毀了一切。活著的確是很好,不是么?”

不再心比天高,卻承擔著運比紙薄的宿命。

她微閉雙目,腦海里回想起那時候的樣子。哪怕如今了,也覺得當時的失敗,是運數,不是命數。

外界認為的,天之嬌女常山公主蕭秋水,皇后族妹,武藝高強。游走于朝堂后庭,邊境封地,一身鋒芒無人可擋。最后卻因為輕信了小人,背棄了重用自己的暴君。舉旗謀反,想著另立新君。

最后卻淪為皇家爭奪帝位的棋子,命喪黃泉。

行刺是真的,謀反也是真的,與晉王勾結也是真的。唯有這平反來的莫名其妙,身后的哀榮也是莫名其妙。

或許是當今的皇帝,簫秋水的恩師顧念著皇后的哀求與割舍不下的師徒情分,想彌補些什么。

更或者是想做皇帝想得瘋了的晉王,需要一些足夠自盡的罪名。而常山公主蕭秋水,有功有德有民心。正好可以作為這里頭上佳的棋子,在列國紛爭的亂局里去激發邊境那些受過她恩惠的將士們的必勝的決心。

關于她的傳說,神話的也好,妖魔化的也罷。哪怕是死后的十年里,也得作為輔佐著皇后天下之母的仁慈名聲被傳唱著,敬仰著,唾罵著,威懾著。

如今的聶寒酥不過十六七歲,在村中被許了人家,縣城里富戶杜員外的公子,才得了秀才的杜津。寒酥美麗聰慧,村子里長輩至平輩多得益,年小的認她做了女先生。年長的記得她的孝順,也算是名聲不錯。

提了許多次,行了訂禮的杜津才愿意陪著她從江南趕來。

十幾歲的村姑,自有被幾百銀子難住的時候。千里趕來,確僅僅只是為了在這墓碑前道一句認命了。行刺那夜黑色袍子上振翅欲飛的蝴蝶,便如墓前的燕尾蝶般飛散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