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俠劇開始  第四百四十三章 八百壯士,一個全新的角度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從武俠劇開始 | 黑色的單車   作者:黑色的單車  書名:從武俠劇開始  更新時間:2021-05-23
 
“聽有人說了一部電影。”

“嗯,我打算叫《八佰》。”

“八百壯士?”

“對,就是這個故事。”

“那……王老弟,你的想法是……按照臺灣的那個方向來嗎?”

“嘿嘿……”

“唉,你這可就有意思了,你笑什么呢?”

“我想問問姜哥你一個問題。”

“問呀。”

“還記得,1938年的版本嗎?”

王譽的這個問題,乍一聽上去好像也沒什么,但是,這其實也真的挺考試的。

姜汶身為一個專業導演,以及專業演員,他大概的……這個問題,一般的導演跟演員,還真就不一定能回答的出來。

而他???

“你問哪個呀?”

好像,這個回答就挺怪的,或者說,這根本就不是什么回答,而是一個問題。

但王譽,卻笑了。

魔都是一個出海口,而這里不光有一條黃浦江。

還有一條蘇州河。

有一部電影就以這條河為名字。

有趣的是,這兩條河的交匯之處,就是外灘。

據說,本來是蘇州河的水量更大一些,可眼下,在外灘這里是看不出來的。

給人的感覺就是,好像蘇州河這邊要細呀。

看,就連眼下乘坐的這艘船,也沒辦法開進去,有橋擋著。

但,還是夠了。

“四行倉庫。”姜汶吹了好一陣的海風加江風,他大概算是想明白為什么王譽這家伙要在船上跟他見面了。

“是呀。”王譽臉上笑容更多,他往那邊一指,說實話,以視角來說并不能完全的看到,但是,那個方向就是四行倉庫。

那被子彈打的全是彈孔的墻面,在船上是絕對看不見的。

不過,這一指,還是非常有力的。

“你是想給我來一場愛國主義教育,還是咱們中國電影的歷史課呢?”

姜汶的這個問題,很明顯帶著情緒。

王譽依舊笑著,“姜哥,你別著急嘛,我再問你一個問題,咱們現在能知道的,1938年的時候,就有兩部《八百壯士》電影,至于其他的,我們現在先不考慮,那你覺得,若是謝晉元將軍看到這兩部電影,會有什么感覺呢?”

兩部電影?

沒錯!

四行倉庫,八百壯士,這個事件發生在1937年的年底,但是,這個地方是魔都。

是當時我們國家經濟文化發展的最好,也是最先進的地方。

特別是這個地方,四行倉庫就在外灘邊上。

外灘是什么地方?

當年的租界。

這租界里有什么呢?

必須得說一句,租界確實是我們這個國家歷史恥辱的標志的,但在當時,租界里也有許多的電影公司。

所以,沒過多久,便有關于這個事件的電影誕生。

而且還上映了,再而且,票房也十分的不錯。

但是!

相關電影是很多的,可其中有兩部比較出名,這兩部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兩部電影都是一個名字,《八百壯士》,而其中的一部,也就是由應云衛導演,袁牧之先生出演的這部,非常有官方背景。

怎么個‘非常’呢?

這里面還有一個歷史背景,那就是事件發生之后,就獲得了許多的影像資料,這些資料相當珍貴,可還有一個巨大的問題。

那就是魔都在當時也不太穩了,許多人的電影人電影公司已經在跑路狀態了。

資料有遺失的可能性。

于是乎,當時的民國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先生就直接關照了拍攝成電影這件事。

這便是袁牧之先生的那版謝晉元將軍的誕生。

簡單來說,這個版本實際上就是紅色版本,從上面下令的人,到拍攝的導演以及演員,后來都是我黨重要的文化工作人員。

而這個版本,也是非常貼合當時歷史資料的版本。

不過,畢竟是電影,所以在許多地方,也做了相當的夸張。

還有一個版本,這個版本也很出名,但這個版本是粵語電影,是在香港拍的。

這么說吧,香港的電影能發展起來,完全就是因為戰亂的緣故。

是當年許多魔都電影公司以及電影人,為了躲避戰亂才去香港發展。

香港本來就是電影荒漠,關于這一點,香港電影《阮玲玉》也就是張曼鈺演的那部里,說的很清楚。

甚至,女演員在打牌的時候還吐槽,香港這種鄉下地方。

可是,香港的這部《八百壯士》卻非常的有意思。

首先,這部電影里有許多老面孔。

比如曹達華。

曹達華當年才多大?

所以,他演的就是一個小戰士,這個小戰士算是一個旁觀者。

他的這個角色原型,應該就是謝晉元將軍的警衛員,萬聯卿先生。

至于其他的情況……夸張。

相當相當的夸張。

當然了,這個夸張本身也是基于一定的歷史事實,畢竟四行倉庫的戰斗,消滅了很多日軍。

但電影里那就打死老鼻子了,就跟后世的抗日神劇套路差不多。

確實在這一個方面,有些過了。

可有些地方拍的還是很好的,比如,確實有我們的國軍戰士,抱著炸藥包縱身而下,與日軍同歸于盡金。

只不過電影拍的非常夸張。

那么,這兩個版本就自然的代表了兩種風格。

一個是有那么一點夸張,更多的是貼近真相。

另外一個就是以夸張為主,歷史真相就是做個參考。

而這么看來,這兩部電影,就呈現了兩種方向。

后來的關于這‘八百壯士’的電影,也就是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即,兩種方向。

有趣的是,香港那個版本的方向……更加的夸張了。

這不是亂講的。

1975年臺灣拍攝的那部《八百壯士》,就是給來了一個極盡夸張。

其實,就這部電影來說,雖然明面上講的是參考了某位飛將軍的回憶錄,那名字還什么億萬光年一瞬。

但事實上,孫元良那貨有什么回憶啊?

他老早就先跑了,他這個所謂的回憶,其實參考的是38年的電影。

所以,臺灣的那部電影,不光是青霞十分美麗,而且,極盡夸張之能事。

把戰爭場面拍攝的非常慘烈,就好像整個淞滬戰役都沒有這個四行倉庫打的狠。

可是,歷史事實非常的清楚。

號稱的800壯士,是謝晉元將軍唬小鬼子的,而整個這個斷后守備戰就打了四天,確實是殲敵很多,但是,謝部自己的損失很少很少。

總共陣亡9人,傷20多人。

就這個傷亡,怎么可能有多么慘烈呢?

明明是謝晉元將軍利用有利條件,背靠租界,讓小鬼子投鼠忌器,他打了一場聰明仗。

賺了個大的。

好嘛,在黨國的電影里,竟然就成了各種殺身成仁,報效光頭的可歌可泣的電影。

其實,就這件事也容易理解,不單單是參考了香港的版本,而且,國軍很多時候在微操大師的控制之下,就是這么打的。

哦,你謝晉元部消滅了超過200個日軍?

你肯定付出了比這200個更多的部下,對不對?

肯定的,別解釋了,你們就是800人,最后剩了400多人逃過來,就是這樣。

所以,75年的那個版本,來了一個夸張版的全面升級。

這兩部電影以及所代表的方向,現在已經清楚了。

姜汶清楚嗎?

清楚,他這次來當然是有備而來。

可王譽的這個問題就有趣了,如果是謝晉元將軍自己看到了這兩個‘方向’的電影,他會如何?

姜汶,覺得這個問題絕對不簡單,所以,他思考了一段時間。

而最后……

“我要是謝晉元,我肯定得罵人!”

這個答案,夠了。

就是姜汶的風格,他就是這樣的。

罵那些個亂拍的混蛋!

但是,王譽聽后他的笑容更加有趣了。

“姜哥,我要是謝晉元將軍,那么,我會覺得,這兩種方向的電影都還不錯。”

什么?

姜汶是個非常有性格的大名人,幾乎全中國都知道他是什么樣子的,他性格是多么的突出。

但是,姜汶怎么也沒想到,王譽這個家伙竟然會這樣講。

而這……等一下!

王譽還沒完呢,他接著笑著說道:“如果真的非要比較的話,謝晉元將軍很可能還會覺得,香港的那個版本,更好一些。”

這話,直接叫姜汶眼睛都大了!

姜汶長的有些老,但他的眼睛真的不小。

就跟他喜歡教老外說的那個詞兒……牛逼!

對,跟那個一樣,為什么牛逼就那么牛逼?

因為牛逼sobig!

可現在呢?

姜汶覺得王譽……真他媽有些牛逼呀。

沒錯,姜汶竟然覺得王譽所說的很有道理。

他還想明白了。

“當時是抗戰,而且為了激勵全國的抗戰熱情,所以,適當的夸張,甚至拍的越是震撼跟感人,那就越好,對不對?”

姜汶的這些話,這才叫答案!

而王譽,也點了點頭。

原來道理就在這里。

但是!

王譽還在笑著,他還有話,震撼姜汶。

“姜哥,那我再問你一句,當年是需要的,而1975年的時候,你覺得需要不需要這樣夸張?”

此話一出,姜汶真的就又楞了一下。

臺灣那邊,他們心虛呀!

為什么心虛?

因為如果是有自信的,又何必那樣拍呢?

為何沒有膽量將真相告訴所有的寶島民眾呢?

而王譽接著還問了一句,“那么,我們呢?我們現在呢?”

這仿佛是如同連招一般的不斷追問,叫姜汶在這寒風中,出了好多的汗。

是冷汗?

不對,是熱汗,是因為胸中有一團熱血!

“等一下,你的意思是不是……”

姜汶好像是悟到了什么,而王譽點點頭,他這次直接的說道:

“我這次的電影,我打算就以這‘八百壯士’的歷史事實被夸張,被夸大,被進行無根據的吹噓為切入點。

我要拍一部全新的《八百壯士》!”

全新?

真的,如果能這樣拍,那么,這就絕對是一個全新的角度!

王譽他這些天,并非就在跟曾姐已經丫丫沉淪于溫柔鄉中的新路。

他其實,也真的是想到了一個非常非常有趣的新的角度。

而這……

“好!真有你的!”姜汶本來還想跟王譽說很多事情,但眼下,他已經完全確定。

這是一個機會,他必須抓住的機會。

他要跟王譽合作這部《八佰》!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