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哥叫李定國  第四十一章:北府軍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我大哥叫李定國 | 鄖陽小君子   作者:鄖陽小君子  書名:我大哥叫李定國  更新時間:2021-03-29
 
竇逐北環視一圈,死死的盯著朱由榔:“敢問諸君,莫不是你們要學那張士誠,大喊一句——‘天命在汝,不在吾’?”

朱由榔渾身一震。

自家老祖宗當年做了什么,他這個后世子孫,可是清清楚楚的知道的。

元末亂世,抗元功勞最大的就是張士誠,這人在農民大起義最低谷的時候,一戰而定乾坤,至此元朝龜縮不出……

可是就是因為此人的短視而偏安一角(實際上是被朱元璋和方國珍聯手夾擊的),最后落得個全家盡焚,自己慘被勒死的下場……

“諸君,今時不同往日,國家只剩最后的十幾個縣了,若是我們不能聯合一切力量,那便只有等著敵人的弓弦,套上我們的脖頸了!”

竇逐北振臂高呼。

朱由榔默然。

他總覺得這小子是在說自己的……

朝臣默然,天下如此,都怪那些混蛋不聽自己的,非要跟自己對著來……

一時之間,原本的一場大勝,本該喜笑顏開的朝堂,竟然落針可聞。

許久之后,還是龐天壽輕咳一聲,打斷了難堪的寂靜:

“陛下,竇小爵爺此番居功至偉,雖然索要了三個好處,卻全是為大明操勞……”

龐天壽的話語很是直白——皇帝呀,你該賞賜人家了!

朱由榔神色古怪的看了竇逐北一眼,想了想開口道:

“竇逐北公貞體國,先后立下諸般功勞,命為錦衣衛指揮僉事,晉蕩寇侯爵。賜白銀三千兩,宅邸一座,婢女十三,食邑三百戶。”

竇逐北眉頭微微皺起,從大明的這些官員的反應來看——沒救了!

真的沒救了!

但凡彼等還有絲毫的廉恥心,就該在剛才表示懺悔,痛改前非的。

但是,朝中十幾員大臣,竟然宛若老僧人坐定一般,眼觀鼻、鼻觀心!

聽到朱由榔的賞賜,他皺緊了眉頭,沉聲道:“陛下,臣是武夫,懇請陛下準許臣新練一軍,北逐韃虜,光復華夏!”

朱由榔眉頭一跳,臉色頓時板住了。

竇名望的手中,掌握著一軍兵丁,名喚忠貞營。

若是在給了此子掌握一軍……

他正要反駁,龐天壽卻是低聲道:“陛下,何不讓太子殿下掛名監軍?”

太子做監軍?

朱由榔一楞,轉而大喜。

他自己可是吃夠了沒有兵卒的苦,以此子的能力,若是讓太子做了監軍,這可是等于培養了一支忠于太子的軍隊啊!

如此一來,還有哪個將領敢無視了他這個皇帝呢!

只要此子軍功不斷,那么隸屬于皇家掌控的軍隊也就越來越多,到了那個時候……

那便是他能夠真正獨掌乾坤之時啊!

如此看來,就算給了竇逐北一軍,也未必不可!

“卿家之言,朕準了,只是逐北你素來與太子交好,而天下動蕩,朕吃夠了不懂軍旅的苦,便讓太子入你帳下,跟著逐北你學習軍事吧!”

啊!

竇逐北眼睛都要瞪出來了。

老子啥時候與太子那個小屁孩交好了?

就他那動不動就哭的性子,這是能塞入軍中的料!

……

竇逐北驚訝莫名,而朱由榔卻是自顧自道:“逐北你名喚逐北,立志收復失土,驅除韃虜,恢復我大明江山,既然如此,你這一伍,便叫做北府軍吧!”

北府軍!

群臣轟的就炸了。

北府軍的鼎鼎大名群臣作為熟讀歷史之人,卻是如雷貫耳啊!

北府軍又名北府兵,乃是東晉初期郗鑒鎮京口時所創,時至東晉孝武帝初年,因北方前秦強大,謝玄鎮廣陵之時,招募驍勇之士組建軍隊。

此時徐(治京口)、兗(治廣陵)之民參軍,多原為郗鑒鎮京口時組建的兵力。

太元二年(377),朝廷因前秦強大,詔求文武良將鎮御北方。朝廷拜謝玄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

若說謝玄還有些人不大知道。

但是提起劉裕,可幾乎就人人都知道了!

后來,割據荊州的恒玄稱帝,北府軍參軍劉裕率余部在京口起兵反抗桓玄,并殺之。

此后,北府軍成為劉裕的軍事支柱。420年,劉裕稱帝,建立宋,北府軍成為其皇家軍隊的主力。

……

群臣不可思議的看著朱由榔——皇帝陛下你起什么名字不好,竟然起了一個北府軍!

這可不是好兆頭啊……

而竇逐北這個后來人,哪里知道這北府軍的政治意義,他倒是念叨了幾遍“北府軍、北府軍”,然后大吼道:

“好啊,陛下!

北府、北府,收復北方,建立州府,微臣這新軍,就叫北府軍了!”

對于皇帝要塞了太子進來,竇逐北就當做是一個笑話。

開國際玩笑,一個十歲的娃娃,塞到軍中干嘛?

讓他學了滿清,行走打仗,還要帶著轎子嗎?

頂多……

竇逐北眼睛轉了轉,將太子塞到后勤就是了!

一場對馬吉翔的哀悼朝會,硬生生的被竇逐北攪合的再也沒有了悲傷的氣氛,甚至就連朱由榔,心中那一絲失去了馬吉翔的痛,都消失無蹤了。

朱由榔親自題了字,交給王德才,讓他挑選風水寶地,安葬馬吉翔的尸首。

至于馬吉翔的子嗣,也是多有蔭官賜下。

……

磨盤山。

李定國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經過,他唯有一聲嘆息。

這一尊大明的擎天巨柱,心中因為大勝而剛剛升起的火焰,頃刻之間就散去了大半。

罷了,罷了,盡人事聽天命吧!

李定國苦笑一聲,一面安排士卒打掃戰場,一面卻是安撫諸臣。

皇帝走的匆忙,將后宮太后、皇后,甚至就連太子都忘記了,更何況是朝臣了。

皇帝跑了,朝臣很慌啊……

看著王皇后捧在手里的大寶,李定國苦笑一聲:

“太后、皇后,以臣看來,若是不能得知陛下的下落,還請盡快請太子監國!”

“太子監國?”

群臣不由嘩然。

馬太后哭哭啼啼道:“晉王這是要拋棄了我們孤兒寡母了嗎?”

她腦海里不由得想起了東漢末年,那曹操所作的事情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