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崛起  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中積累

類別: 科幻 | 超級科技 | 納米崛起 | 嶺南仨人   作者:嶺南仨人  書名:納米崛起  更新時間:2021-06-19
 
常溫超導體的突破,將進一步促進國內的能源有效利用率。

去年本土的發電量,再次突破歷史新高,達到了萬千瓦時,但是電能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的消耗,也高達1.4367萬億千瓦時,超過了十分之一。

這個無效損耗是觸目驚心的,粵、桂、瓊三地去年的綜合用電量,也僅僅只有1.3萬億千瓦時左右。

而電能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的無效損耗,主要是因為導線存在電阻,將一部分電能轉變成為熱量。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采用超導電線,只是之前的超導材料,需要低溫維持,小規模應用還馬馬虎虎,如果要大規模鋪設低溫超導電線,就需要大量的制冷系統,這本身就是一個電老虎。

這樣做明顯得不償失。

蔣海霖看了常溫超導的量產報告,便知道這個技術的重要性:“好東西,這樣一來,我們的能源綜合利用率,將更上一層樓。”

“海霖,你們做一個詳細合理的技術商業化安排。”黃修遠又想到了什么,補充道:

“先在內部推廣,3年后再評估向社會公開銷售的可行性。”

蔣海霖點了點頭:“我明白了。”

對于黃修遠這個安排,他理解其中的用意,主要是當前國內的技術優勢非常大,不宜過度刺激諾亞會、西洲聯盟和露西亞。

畢竟在沒有形成絕對優勢之前,這些勢力如果聯合起來,仍然可以帶來一定的威脅。

常溫超導體的出現,必然擴大這種技術不平衡。

黃修遠和戰略智庫的策略,就是先保持當前的領先優勢,但盡量不在明面上擴大技術差距,要采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最后再一瞬間爆發。

目前,需要隱藏起來的技術,包括可控核聚變技術、常溫超導體技術、電場合成技術、人體冷凍技術、熒惑真菌的基因嵌入技術等18項技術。

這些技術,能隱瞞的盡可能隱瞞,延緩被外部勢力發現的時間。

蔣海霖和黃修遠討論幾個小時。

初步確定在一部分秘密基地、秘密項目中,率先應用常溫超導體,以減少其中的能源無效損耗。

特別是密級很高的雄鷹航天,那些航天器就可以率先應用常溫超導體。

在外太空的亞真空環境下,航天器的散熱問題,成為一個難題。

之前雄鷹航天和航天科工的散熱方案,是采用激光推進器,一邊消耗多余的熱量,一邊作為動力,可以一舉兩得。

這套方案最典型的應用項目,就是星盤通信系統,運行在近地軌道公里之間的星盤危險,將這個方案用得爐火純青。

但是這種激光輻射散熱方案,也不能將衛星內部的熱量,百分百散發出去。

特別是電路、芯片中釋放出來廢熱,雖然可以通過溫差發電模塊,回收一部分,但仍然有一部分殘留。

因此航天器內部,都配備了一個氫海綿吸熱罐,可以用氫海綿中的氫吸熱,然后將高溫氫氣送入激光推進器中,作為推進器工質使用。

這個方案麻煩的地方,就是要定期更換氫海綿罐。

幸好現在大中華區在航天領域,已經可以做到近地軌道38萬噸年,同步軌道0.51.5萬噸年,月球軌道0.20.7萬噸年。

這個年有效載荷,在當前的航天發展中,已經處于高度領先的地位,有相對充沛的有效載荷,定期更換航天器的一些耗材,也是可以選擇的。

但現在有了常溫超導體,航天器的散熱問題,將變得越來越小,而且可以提高航天器的電利用率。

要知道,當前的電能綜合利用率,已經被人類開發的極致,接下來別說1的提升了,就算是0.1的提升,都困難重重。

而常溫超導體的實用化,可以將系統的綜合電能利用率,提升815,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進步,一個不亞于可控核聚變的技術。

可控核聚變讓人類獲得充沛的能源,而常溫超導體,則讓人類的電能利用率,提升到極致。

在黃修遠看了,人類不僅僅要獲得更多的電能,也要充分高效的利用電能。

如果本土的輸電線路,都改造成為常溫超導體,就算是當前的發電量不變,也會多出1.4萬億千瓦時的電能。

更何況整個大中華區內,隨著各大電網通力合作,將一部分落后地區的小電網整合后,整體年發電量已經達到了萬億千瓦時。

半天的電能無效損耗平均在11左右,但東南亞地區的電能無效損耗,卻平均在左右。

其他的東北亞、大洋洲,也有712的無效損耗。

電網的無效損耗,不僅僅浪費能量,也加大了電力系統的綜合成本。

如果可以將這部分無效損耗利用起來,相當于電力系統的綜合成本,可以壓低左右。

什么是革命性的技術?

這就是革命性的技術,足以改變世界的格局。

對于這種技術的推出,黃修遠和一眾高層,都是非常小心謹慎的,避免一下子破壞目前的脆弱平衡,引發難以預測的突變。

在保密級別比較高的內部,逐步應用常溫超導體,最后在形成絕對優勢后,將這些王炸全部甩出來,變成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只要不給其他勢力一點反抗的希望,同時將差距擴大到天壤之別,那他們就不會有拼死一搏的勇氣,反而會直接投降。

這就好比兩軍交戰。

如果一方是大刀長矛,一方是黑火藥火繩槍,那大刀長矛一方,還有拼死一搏的勇氣。

而如果一方是大刀長矛,另一方則是現代化的飛機大炮,還配備核彈,那大刀長矛一方,根本沒有一絲勝算。

現在大中華的綜合實力,還不足以形成絕對優勢,存在一些變數。

黃修遠和蔣海霖討論好了常溫超導體洪,又馬不停蹄前往漠北,視察雄鷹航天的發展。

距離蟾宮空間站、廣寒宮基地的建立,已經過去了大半年。

此時的蟾宮空間站,被擴充到385噸,內部空間742立方米;廣寒宮基地也進行了二次補充,由7艙變成14艙,總重量164噸,內部空間348立方米。

不過值守的宇航員,仍然是第一批的五人,他們需要值到今年6月左右,下一批宇航員才會前去換班。

黃修遠這一次過來視察,主要是為了下一批宇航員的安排。

根據計劃,下一批宇航員,將達到8人,除了空間站和月面基地日常運行人員,這一次還有3名科研人員,會前往月球。

第一批月球宇航員的性質,其實是工程兵,不是專業的科研人員,這不利于充分發揮航天設施的科研價值。

因此這一次前去換班的宇航員中,必須配備一些專業的科研人員,讓上面的科研設備運行起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