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崛起  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

類別: 科幻 | 超級科技 | 納米崛起 | 嶺南仨人   作者:嶺南仨人  書名:納米崛起  更新時間:2021-09-09
 
廈門,這個被升級改造后的新城市。

城市已經被穹頂系統覆蓋,將在城市的西北區,有一條非常孤單的通道,向西北延伸了5.3公里左右。

在通道的盡頭,是一個專門設置的小型穹頂系統,在這個區域內,非常安靜,或者說冷清更加合適一些。

因為這里是福省的冬眠中心,而來這里冬眠的人,很多都是瀕臨死亡、太過于年老的公民。

今天廈門冬眠中心,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那就是一批年齡超過90歲的科研工作者。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聯邦制定年老科學家冬眠計劃時,是不建議所有人集中在一個冬眠中心之中的,這是為了防止出現意外。

目前聯邦本土中,一共有12個冬眠中心,可以保證冬眠人員進入冬眠后,獲得最安全的保護。

當然,由于冬眠技術還沒有太成熟,目前冬眠的期限,最長只能45個月左右。

考慮到這些年老科學家的身體因素,一般只進行30個月的冬眠。

別以為30個月很短,實際上這已經有兩年半了。

而且冬眠后,調養半年左右,還可以再次進入冬眠狀態。

聯邦不希望那些老年科學家們,因為壽命的耗盡,而徹底離開,希望通過冬眠技術拖延時間,等待未來新技術的出現,可以讓這些老科學家返老還童。

要知道,科學家是非常寶貴的資源,特別是人類當前還沒有解決知識快速學習的技術之前,培養一個頂級科學家,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哪怕是聯邦瘋狂砸錢砸資源,加上吞并了諾亞會、露西亞的科學人才,在面對晉升星際文明的時候,仍然顯得捉襟見肘。

目前聯邦科學部中,可以被評估為高級研究員的科學人才,數量為32.1436萬人,如果加上一些準高級研究員,數量不會超過80萬。

這是多么少的一個比例。

要知道,聯邦此時的總人口,可是有32.47億人。

相當于每萬人,才有一個高級研究員。

這是非常小的比例,很多時候人們不想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但是現實就是如此明顯。

天才的科研人員,對于科研團隊的作用,確實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年老科學家的知識積累、經驗都非常好,就是精力和創造力比不上年輕人。

如果將這樣的知識積累、經驗,添加到一個年輕人身上,那加上年輕人的精力和創造力,將是難以想象的。

就好比黃修遠,他擁有未來的記憶,加上年輕的身體,兩者結合爆發出來的效果,會產生非常明顯的相輔相成。

現在聯邦科學部,就在秘密準備兩個大計劃,一個就是“重生計劃”,另一個則是“宿慧計劃”。

重生計劃,就是針對老年科學家的,通過現在相對成熟的人體冷凍技術,讓高齡的科學家,進入冬眠狀態。

等待未來技術的發展,可以讓人體壽命延長后,讓這些老科學家重新變成年輕人。

而宿慧計劃,顧名思義就知道什么了。

這個計劃就是研究記憶植入技術,讓人類可以在幾年內,通過記憶植入技術,將人類絕大部分的知識都記憶在大腦之中。

這樣可以快速培養出,知識積累豐富的年輕人,減少因為人類知識總量的增長,而出現學習跟不上時代的現象。

隨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現代人類文明的知識總量,變得越來越多,導致很多學生,讀書讀到三十多歲,都可能沒有辦法精通一門小學科。

就更別提,再出現19世紀、20世紀那樣的科學全才了。

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人類的學習能力,與社會整體的知識總量,正在飛速拉開差距。

就好比現在,聯邦科學界中,比較冷門的海洋地質學領域,一年都有500~800篇相對有價值的科學論文。

就更別提熱門的納米材料、半導體、電場合成、宇宙天文之類了,那一年幾千,乃至幾萬篇的科學論文,就算是黃修遠這種有超級記憶力的人,可扛不住如此龐大的知識增量。

這還是將一部分低價值論文剔除后,剩下的新增知識量。

如此龐大的知識總量,未來的學生們,可以想象他們將面對如此的局面,那就是一輩子都學不完一門學科。

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學校不得不延長學習時間,或者不斷細化學科。

這種解決方案,都是治標不治本的,甚至可能會適得其反。

延長學習時間,則意味著學生的畢業年齡,又繼續向后推延,而人類最有活力和創造力的黃金年齡,又在20~45歲之間。

總不能未來的博士畢業,要弄到40歲之后。

這樣一來,學生博士畢業出來,工作沒有幾年,都可以進入退休狀態了,創造力和精力也會斷崖式下跌。

而不斷細化學科,則同樣是一個弊大于利的行為,要知道人類的各個學科之間,從來都不是孤立的系統,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越是細分學科,越會導致人類的創造力下降。

例如所謂的納米材料,本身就是一門綜合學科,需要懂化學、物理、數學和生物,而化學又分什么無機化學、有機化學、電化學、高分子化學之類。

以此類推,一門大學科,又劃分為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小學科。

這種情況下,讓學生如何學習?

學習了有機化學這邊,又發現拓撲學不明白;拼命啃向拓撲學,又發現高能物理看不懂……

到頭來,越細分學科,人類的學習效果和創造力就越弱化。

很多學科之間,都是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的,很難完全切割開來。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人類必將陷入“知識學習困境”,這個問題不解決,人類當前的科學發展速度,將會越來越慢,最后進入無創新時代。

這就好比,一個人在爬雪山,他可以攜帶的食物,只能是身體可以拿得動,而這些食物,又剛好只能夠吃兩天時間,那他最后只能前進兩天的距離。

哪怕有少數耐力驚人的個體(天才),他們可以不吃不喝繼續爬,也最多爬多三天時間。

學習瓶頸的困境,就如同爬雪山那樣。

人類的知識傳承方式,就是每一個新生兒,只能從山腳下開始,而不是直接繼承前輩的終點。

這樣一來,人類就可能出現某一個高峰后,其他后繼者們無法超越的困境。

實際上,這個困境已經出現了。

上個世紀的相對論、量子力學、弦理論、粒子標準體系等知識誕生之后,人類在物理的大廈上,只能做一些縫縫補補的工作,而不是更上一層樓。

所謂的上帝粒子,也是上個世紀標準粒子體系中,早就預言的存在。

人類文明,已經進入了瓶頸。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