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7日。
一顆重到18.6噸的探測器,之前從火星前哨基地出發,現如今抵達了木星的軌道中。
具體是處于木星的木衛二軌道中。
該探測器的名字叫“石楠花號”,這是一顆象征著生命的探測器,目的就是為了探測木衛二是否存在生命。
探測器進入木衛二的軌道后,環繞在木衛二的275公里軌道附近,并沒有發射投放著陸器。
這是因為木星的磁場強度非常強,同時還擁有79天然衛星,以及大量附屬小行星、冰結晶物。
面對如此復雜的天文環境,哪怕是航天部擁有各種應對方案,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雖然聯邦損失得起探測器,但如果可以避免損失,又何嘗不是更好。
目前航天部布置在木星軌道上的通信中繼衛星,一共有7顆,其中3顆在木星的同步軌道上。
僅僅在木星同步軌道布置通信衛星,是不足以保證完善的木星通信的。
因為木星有非常多大型的天然衛星存在,很容易遮掩掉一部分區域的通信。
為了保證相對暢通的通信質量,剩下的4顆通信衛星,就分別布置在木星中層軌道、木星近地軌道上。
當然,這樣的通信衛星布置,仍然存在一些短暫的通信死角,未來航天部計劃在木星的各個軌道上,再次增加一批通信衛星,將通信衛星的總量提升到64顆。
這樣才可以充分保證木星的通信質量,確保其他航天器和木星之外的聯系,可以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
在火星前哨基地的蘇曉宇,正在通過遠程控制系統,遙控著石楠花號。
當然,這種遙控其實更多是在觀測,因為雙方此時的距離,達到2.7億公里左右,電磁波一個來回,就需要1800秒左右,即30分鐘的通信延遲。
如此長的通信延遲,就算是石楠花號現在遭遇突發狀況,也只能依靠本身的自動控制程序進行應對。
蘇曉宇看著眼前的15分鐘前的畫面,此時的石楠花號,正環繞著木衛二飛行。
環繞的飛行高度,在275~311公里之間。
其實這個環繞高度,已經是相對比較高了,畢竟木衛二的直徑才3138公里,比月球直徑的3474公里小一點。
體積和質量太小,就意味著本身的重力會比較弱。
根據之前的探測器,采集到的重力數據,木衛二的表面重力為1.
3左右,而月球的表面重力為1.622左右。
加上木衛二沒有濃密的大氣層,在它的275~311公里高度,基本可以保持平穩環繞飛行。
蘇曉宇仔細翻看著石楠花號反饋回來的數據。
木衛二雖然沒有濃密大氣層,但它本身還是存在微薄的大氣,主要成分是氧氣。
沒有錯,木衛二的大氣層,其主要成分是氧氣。
但木衛二的大氣層中,那些氧氣的來源,并不是來自植物或者微生物的光合作用,而是太陽輻射其表面的冰層,讓水分子光分解成為氧氣和氫氣。
由于氫氣很容易逃逸到外太空,因此木衛二的大氣層中,只剩下原子質量比較重的氧氣。
另一個讓蘇曉宇仔細觀察到數據,就是木衛二表面密集的棕黃色十字紋,這些棕黃色十字紋,其實就是火山活動的痕跡。
在太陽系的一系列的星球中,木衛二是非常特殊的星球,擁有厚度100公里左右的冰層、金屬質內核、潮汐鎖定的巨大摩擦力、富氧大氣層、高度活躍的地質運動、富含液態水的地下海洋。
這也是一個地貌非常年輕的星球,從它光滑的地表,就可以看出木衛二的年輕。
因為地質不活躍的星球,會存在大量的隕石坑,即類似于月球表面的環形山。
只有地質高度活躍的星球,才可以通過頻繁的地質活動,將小行星撞擊的痕跡覆蓋。
那些棕黃色的十字紋上,就是木衛二的地震火山帶,這些地質火山帶,現在還處于活躍狀態。
石楠花號在環繞了一個星期后,就檢測到16次微型的火山噴發。
由于木衛二的特殊結構,其內部火山噴發時,并不會出現大量的火山灰,只有一些二氧化硫和水蒸氣,加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氡氣之類。
在這一個多星期內,蘇曉宇和藍星的航天部總部多次聯系,討論石楠花號接下來的任務。
石楠花號由軌道環繞器和著陸器組成,其中軌道環繞器6.3噸,著陸器12.3噸。
現在蘇曉宇和總部討論的關鍵,主要是著陸器的著陸區域。
木衛二雖然是低重力天然衛星,但它的地質活動太活躍,而且表面都是冰層,加上富氧大氣層。
這種環境,非常考驗著陸器的設計,比如在富氧大氣層中,需要預防火災;又比如在地震中,如何避免陷入裂縫之中。
特別是后者,木衛二的表面雖然是太陽系的類地星球中,最光滑
的存在,但這僅僅是從宏觀尺度上來說的。
如果將尺度調整到米級,那木衛二表面其實是溝壑縱橫的冰原地形。
在木星的潮汐鎖定下,木衛二的冰層是非常不穩定的,經常發生相互擠壓、斷裂。
甚至看起來非常平整頓的冰面,表面僅僅是薄弱的冰層,而下面可能是一道道裂縫。
這種環境下,之前聯邦投放到木衛二的一臺著陸器,就因此陷入了一條寬度六七米的冰裂谷之中,下面深度達到三百多米,著陸器直接被摔殘廢了。
吸取了上一次的經驗教訓,航天部也沒有急匆匆就扔著陸器,畢竟送一顆探測器過來木星,材料和技術成本雖然不高,奈何時間成本太高。
木星距離藍星太遠了,不能像火星和金星那樣,一年送幾百顆探測器。
目前航天部已經將木星的任務排滿了,一年也就30~50顆探測器的量。
因此石楠花號的著陸器,必須慎重考察好著陸區域,肯定不能像上一次那樣,直接送到冰裂谷之中。
為應對這個問題,石楠花號的軌道環繞器上,專門配備了一套用于探測地質的設備。
通過這套設備搜集到的數據,蘇曉宇這邊已經按照數據,繪制了木衛二的地表地圖。
這份地圖還包含了一部分地層的情況,大概可以探查到500~1500米是深度,精確度方面,從地表到地下1500米,精度是從1厘米到35米。
雖然地下的冰層,隨著深度的加深,精度會直線下降,但這并不影響分析。
畢竟石楠花號的著陸器,是要著陸在表面,而不是著陸在地下,只需要精確分析出地表和地下500米以內的情況,基本就不會有陷入冰裂谷的問題。
當然,如果突然遇到地震,又剛好在著陸器附近,出現大面積裂谷,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三五第一_www.35wx.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