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紹周領銜作戰開啟了松山二戰,戰爭的炮火再一次響徹怒江上空。
怒江大橋短時間內肯定無法修好,這也注定了松山二戰將會是一場很長的,非常消耗雙方經歷的拉鋸戰。
怒江這邊的滇西遠征軍部隊,進入了緊鑼密鼓的戰爭節奏。
禪達這邊同樣也有一支遠征軍部隊,雖然沒有和日軍進行戰斗,但同樣進入了緊鑼密鼓的節奏中。
這支部隊就是虞師200人突擊隊!
二戰松山目的是為了修復怒江大橋,并不會對松山日軍陣地展開進攻,這也就給了突擊隊足夠的準備時間。
裝備武器、思想動員、作戰方案、行動規劃等等。
每一項工作都必須安排到位!
盡管這只是一次“偷雞”行為,虞師出動的部隊不足一個營,看起來好像沒必要那么興師動眾。
可實際上正好相反。
正因為這是一次“偷雞”行動,過程中不僅要瞞著松山的日軍,還要瞞著自己這邊的第八軍友軍。
這就導致了這次行動要想順利,要付出的努力比正常行動更多。
更別提現在正好是滇西的雨季,怒江暴漲的水位一直在高位不退,怎么順利渡江成了最大的攔路虎。
光為了讓這200人順利過江,要做的準備工作就非常的龐大。
為此。
封云天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精力,以及自己所擁有的所有裝備物資,全方位協同龍文章做準備工作。
連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的松山作戰,都沒有太多時間去現場觀戰了。
封云天和龍文章全心籌備行動,孟煩了和不辣等一眾突擊隊員,也開始做行動前的最后準備。
該跟媳婦父母告別的就告別,該好好瀟灑一把的就好好瀟灑一把。
不管是拖家帶口的,還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在這個決戰的最后節骨眼,都有了忙不完的各種事情。
7月3號!
松山的第2場戰斗已經打響一天了,雙方之間都快速進入了灼熱化。
83團和117團所剩殘余部隊,順利抵達怒江大橋的西端,就地構筑簡易工事,完成了第1階段的戰斗任務。
為了跑過中間空檔的死亡區,并頂著南天門日軍火力完成這個簡易工事。
82團和117團本就不多的人,為此付出了超過30人的傷亡。
他們現在成了真正的孤島作戰,沒有任何人可以對他們提供物資,也沒有任何的退路可言。
別說是還沒受傷的戰士,即便是受了重傷的傷員,也得拿著槍趴在戰壕里。
怒江大橋上能早一日修出簡易橋,那這些傷員就能夠早一日得到救治,反之小鬼子突圍過來炸斷了橋頭,那他們就只能和這座橋埋葬在一起。
也就是說……
他們的命運是死還是活,一切都掌握在他們自己的手中。
怒江大橋西端有了自己人在守著,有美國技術員所指揮的中美工程部隊,開始進入鷺江大橋的東岸,指揮工程兵著手修建一條簡易橋。
針對怒江大橋是鐵索橋的特性,修復的方案非常的巧妙。
怒江大橋下鋪的14根鐵鎖鋼纜,現在已經被炸斷了10根,剩下的4根不均勻的鋪在最外圍兩兩根支撐主鐵鎖中間。
其中有兩根間距比較遠,中間的空格超過了一米以上。
彼此連接起來,相對比較困難。
剩下的兩根間距不到半米,且和最右側的支撐主鐵鎖距離同樣很近。
工程隊的方案就是用一些小的,只有拇指粗的小鐵鎖、鋼絲和鐵纜等,具有一定強度的連接物。
橫著固定在這三根主副鐵鎖的中間,將這三根主副解鎖連接固定起來。
這樣一來。
在這三根固定起來的鐵鎖上面,再鋪設一些木板填補中間的空隙,就能夠形成一條超過一米的簡易橋。
鋪設在橋上面的木板也是特制的,并不是直愣愣的一塊木板,而是在下方左右兩端各釘了一塊木樁。
整體成一個“π”字形,正好卡在三根鐵鎖的中間。
這樣木板可以往外面撐著鐵鎖,而橫搭在鐵索上面的鐵鎖鋼絲等,又會把三根主副鐵鎖往里面拉,雙方之間正好形成一個相互支撐的力。
足以保證簡易橋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因為踩踏而使木板移位掉落。
腳下面踩的支撐點有了修復方案,可這還并不足以投入使用,戰士們沒法踩在搖搖晃晃的鐵索橋上,就這么從100多米寬的怒江上跑過去。
原本的怒江大橋有近6米寬,這么寬的位置別說是走路,到上面跳舞都行。
有沒有護欄扶著,根本不重要。
現在緊急修復的簡易通行橋,寬度僅僅只有一米出頭,橫跨在怒江上空和雜技高空走繩差不多。
戰士們還需要一個支撐物,才能讓他們順利的抵達對岸。
為了解決這個平衡性的問題,工程隊巧妙的利用上了橋梁上方,那兩根幾乎吊起整座橋重量,從江的這一條飛到江那一頭的主飛索上。
飛鎖鏈吊在橫鐵鎖的上空,和下方的橫鐵索正好形成了一個高低差。
工程隊利用各種器械和麻繩編織物,將上方的飛索和下方的簡易橋連了起來,在左右兩邊設置一道簡易的扶欄。
從橋的這一頭,連到橋的那一頭。
戰士們就可以扶著繩索護欄,踩著腳下的簡易橋抵達對面。
只要戰士們行動的時候稍微注意點,根本不會存在因為鐵索橋的晃動,失足從橋上面掉下去的危險。
修橋的方案雖然很精妙,但執行起來難度非常大。
修橋的工程兵只能化身雜技演員,踩著獨立懸浮在雨中飄蕩的橫鐵鎖,冒著隨時腳滑掉進怒江的危險。
從怒江大橋東岸的橋頭開始,一寸一寸的向著對面慢慢鋪過去。
這還只是來自于大橋本身的危險,導致修橋的工程兵會出現的意外世故,要想修好這座100多米的橋,注定了會有不少的工程兵為之犧牲。
就好比是沖鋒陷陣在前的作戰部隊,工程兵雖然不要與敵人作戰,但每修一座橋每建一條路都是他們的戰場。
抗日戰爭這么多年以來,最偉大的幕后英雄絕對少不了工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