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七百零一 趙昚要堅守臨安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啟明1158 | 御炎   作者:御炎  書名:啟明1158  更新時間:2021-10-22
 
根據明軍的進攻動向判斷,趙構認為西南方向是最安全的。 雖然不知道戰爭什么時候結束,也知道西南方向多少有些落后、殘破,沒什么舒適的大城市,但是不管怎么說也是安全的,明軍不可能真的就一路緊追不舍。 而且趙構已經不是皇帝了,他是太上皇,明軍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去找皇帝,而不是來找他這個太上皇。 我啥都不要了,只要一條命和我的榮華富貴,不至于這也不放過我吧? 趙構甚至沒有參加新皇帝登基之后舉辦的慣例大朝會,他就那么急匆匆的離開了臨安,仿佛一刻都不愿意多待。 以至于后面大量百姓就看著豪華的車架和急匆匆護衛車架離開臨安城的軍隊。 當他們意識到這是趙構在逃跑的時候,集體驚呼——官家去也! 當時臨安城還沒有對外公布趙構退位、趙昚登基這件事情,人們把明軍水師消滅宋軍水師、威脅臨安的消息和趙構離開臨安城的消息聯系到了一起,得出了一個驚悚的結論。 明軍要來攻打臨安了,而且臨安根本守不住,皇帝都跑了! 恐慌如同海嘯一般席卷而來,席卷了每一個人的心,剎那間,整個臨安城出現了外逃狂潮,所有人都沒有經過縝密的思考,就在恐慌的促使下選擇了逃跑。 事實上他們也不能思考,眼看著那么多人都在逃跑,連皇帝都帶頭往外跑,誰還能冷靜下來認真思考問題呢? 有錢人也好,窮人也好,幾乎都拖家帶口收拾細軟往外逃,能雇車的就雇車往外逃,雇不起車的就自己拖著大板車帶著一家老小和細軟往外逃,反正絕不留在臨安城里。 他們又沒有那么多得到真實消息的途徑。 而有得到消息途徑的宋廷對此卻反應遲緩。 趙構逃跑的時候,趙昚剛剛完成登基典禮,剛剛祭祀完祖宗,向祖宗趙匡報告自己作為他的后人終于繼承了皇位,讓皇位時隔近二百年重新回到了太祖一系的手里。 匯報完了,趙構就跑了。 趙昚剛剛坐上皇位召開大朝會,臨安城中的恐慌情緒就因為趙構的出逃而泛濫,以至于趙昚正在愁眉苦臉的和群臣商議當下局面的時候,就得知了臨安城內發生的大規模恐慌群體事件。 趙昚非常吃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趕快讓人去搞清楚發生了什么。 “據說是太上皇西狩的時候,車架被人認了出來,當時朝廷也沒有公布太上皇退位和西狩的消息,以至于引起了民間恐慌,他們都認為明軍要登陸進攻臨安了,太上皇都要西狩了,于是很多平民都被帶動,跟著太上皇一起西狩了……” 臨安府知府急急忙忙入宮,把自己得到的消息告訴了一臉懵逼的趙昚。 趙昚和文武官員們此前都覺得此事非常荒唐。 因為此前情況雖然緊急,但是明軍覆滅了臨安港口的水師之后并沒有登陸進攻臨安的跡象。 根據樞密院最新的分析,明軍水師沒有第一時間登陸威脅臨安很可能是因為本身兵力不足以從陸上威脅臨安,所以才沒有登陸。 如果明軍數量足夠,必然會選擇登陸威脅臨安,而不是停在海上沒有登陸。 所以臨安暫時還是安全的。 趙昚松了口氣,知道臨安還遠沒有到支撐不下去的地步,稍稍放下心來,剛才就在和官員們商量派兵設置沿海防線的事情。 結果突然間,臨安就出現大量外逃的人,整個城市的秩序全部亂套了。 要逃也是皇帝先逃,哪有平民比皇帝先逃跑的事情? 原來是趙構的鍋。 剛剛坐上皇位、屁股還沒熱乎的趙昚就遇到了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趙昚壓根兒就沒想到自己剛剛登基就被趙構玩了一手,原本就是個爛攤子,現在攤子更爛了。 “荒唐!荒唐!臨安乃大宋行在,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被敵軍攻克?別說現在敵軍連長江都過不來,臨安十萬禁軍難道是吃干飯的嗎?簡直荒唐!” 趙昚非常惱火,立刻下令給臨安知府還有殿前司總帥趙密。 “殿前司出兵,臨安府負責指揮,無論如何都要把臨安城的秩序控制住,明軍都沒有上岸,哪來的臨安不保?臨安若不保,我這皇帝定與臨安共存亡!” 在趙昚的強令之下,殿前司出動軍隊協助臨安府管理秩序,關閉城門,對試圖外逃的人進行勸導,勸導不聽的直接亮刀子威脅,用了非常粗暴的手段,乃至于其中還出現了搶劫和打人的事情。 終于,過了一天一夜,臨安城的秩序被控制住了。 臨安府為了更好的恢復秩序,還下了兩天的宵禁命令,關閉了夜市,要城內居民好好的冷靜一下,宵禁期間不準出家門,否則一律當做明軍細作,斬立決。 然后朝廷才開始對外公布太上皇趙構退位和新皇帝趙昚登基的事情。 工部這一消息的同時,也同時公布明軍根本沒有登陸、也根本沒有踏足江南的事情。 朝廷已經調兵遣將前往迎擊,朝廷大軍組成的防線堅不可摧,明軍沒有一絲一毫的可能踏足臨安,臨安是絕對安全的。 趙昚和趙構終究不一樣,在度過了最初的慌亂之后,趙昚已經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皇帝了,是一個手掌天下權的皇帝了。 這種感覺很新奇,他下達命令給官員們的時候,官員們立刻奉命去辦理的那種感覺讓他非常舒爽,讓他幾乎忘記了他做皇帝的這個檔口正是大宋國勢危急的時候。 當皇帝無論怎么樣都是一件舒爽的事情。 所謂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又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趙昚登基之后,對朝政做了一番屬于自己的布置。 其一,是下令越級提拔自己的老師史浩出任參知政事,直接火速提入宰輔團隊,使之一夜之間成為可以決定南宋國政的宰輔之一。 其二,是下令召以張浚、陳康伯為首的主戰派大臣入朝,在國家危亡之時商議國政、拯救大宋。 其三,下令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組織軍隊,在臨安沿海地區組成陸上防線,堅決阻止明軍可能到來的登陸作戰。 其四,是下令朝臣收集過去的卷宗、文件,為岳飛平反做準備,準備撥亂反正,扭轉朝廷風氣。 其五,是下令罷免水師失利臨安危急的直接責任人王綸,正式任命他的副手葉義問為新任樞密使,暫時主管軍事。 這五件事情的頒布充分體現了趙昚決定奮起與明國決一死戰,堅持不讓步,并且扭轉朝中主和派當政的風氣,試圖將南宋改造為一個擁有進取之心的國家的意志。 趙昚的意志充分體現了,一系列面對明軍的布置也做了,這些措施使得他他躊躇滿志,忽然產生了一種莫名的自信。 他覺得或許沒了趙構,自己帶領之下的大宋可以取得更加優秀的戰績也說不定。 趙構跑了,他不會跑,趙構擔心戰敗,他不會擔心,趙構懼怕明軍,他不懼怕。 他一定會堅持到最后一刻,他的心中沒有任何對明國的恐懼,他滿懷希望,他非常勇。 他決定用一場成功的防御戰奠定自己作為大宋皇帝的聲望。 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然后。 四月十六日,北邊傳來消息。 瓜洲水師全軍覆沒,瓜洲渡被明軍所得,明軍順利渡江,鎮江府隨后失守,守軍潰敗,明軍已經登陸江南,開始向南進發,目標直指臨安。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