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朝廷一系列的動作之后,趙昚驟然發現之前只有在自己夢里面才會出現的情況居然真的出現了。
因為蘇詠霖的坦白和表態,整個南宋的精英們似乎都被擰成了一股繩,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出力,搞得南宋居然有了一波中興的趨勢。
在政治上趙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有力,他想做什么,只要是增強國力的,以葉義問為首的朝廷居然不再反對,不再吵吵,光速通過,快速執行。
尤其是軍事上,直接成為所有人的共識,一定要強大軍隊,招募更多的士兵,武裝他們,訓練他們,讓他們更加善戰。
葉義問還助長召開特殊武舉,在全大宋范疇內選拔軍事人才,講究一個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只要有武略,有軍事才能,全部選拔入新軍之中。
他們要用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態度建設新軍,強大新軍,壯大南宋的國防力量。
不僅如此,他們還要求軍事武器研究部門全力研究新式兵器、火器,因為明軍擅長使用火器,他們也要研究更多的火器以應對明軍的攻勢。
軍械方面的不足也要大力補全,之前粗制濫造的兵器全部都要銷毀,之后武器的制造和使用都要派專人監督,專人檢查,但凡出現質量問題都要嚴肅問責。
趙昚想做的事情被他們做掉了,趙昚沒想到的事情也被他們想到然后做掉了。
趙昚目瞪口呆的看著朝臣們高效率的行動。
而在思想上,趙昚則得到了以孔氏為首的南宋文化界的幫助。
他們把他們的思想結晶——天人感應大法獻給了趙昚,告訴趙昚該怎么污名化蘇詠霖、曲解蘇詠霖的思想,以達到瓦解蘇詠霖政治思想攻勢的效果。
不得不說,他們做的是很有成績的。
趙昚看了他們的上表,大喜過望。
他發現這群人搗鼓來搗鼓去,成功用先入為主的方法,利用大家都相信的鬼神之說,把蘇詠霖的本意給曲解了。
蘇詠霖說問題出在他們這些統治者和制度上,所以要推翻統治者,變革制度。
可他們卻說這是蘇詠霖親小人,遠賢臣,于是上天降罪,使得明國災厄不斷,蘇詠霖沒辦法,才想到要寫書轉移視線,為自己辯護。
蘇詠霖號稱人皇,不信奉上天,可終究還是被上天降罪,不得已寫了這本書妄圖給自己續命,何等無知、可憐。
明國的覆亡想必就在眼前了。
趙昚不知道明國是不是災厄不斷,不知道蘇詠霖是不是親小人遠賢臣所以遭到了天譴,但是他卻清楚這一波反擊很有力度,堪稱精神勝利的典范。
反正大部分人都不可能知道明國的真實情況,他們也根本不可能去明國親眼看到,只能聽本國精英嘴炮們是怎么說的,他們就怎么相信。
至于為什么一個強的要命的國家就快要崩潰了……
不重要。
趙昚大喜過望,立刻找來葉義問和沈該,讓他們把這套話術拿過去研究,然后廣而告之,廣泛傳播,全力開動朝廷的宣傳機器,對蘇詠霖的思想進行一波嚴厲打擊。
朝廷要用天人感應的思想去反擊蘇詠霖,盡力讓所有人都相信蘇詠霖和明國正在遭受上天的懲處,讓所有人都相信明國的覆亡就在眼前。
葉義問和沈該也是大喜,立刻照辦,開始發揮國家機器的宣傳力量對這一波政治思想危機發起“撥亂反正”“正本清源”式的行動。
效果還是有的。
比如這成功讓惶恐之中的南宋群臣和地主士紳階級找到了精神支柱,獲得了精神勝利。
他們愿意相信明國的外強中干,愿意相信明國早晚是要覆亡的,所以根本不可能真正威脅到他們的生命安全和利益。
蘇詠霖只是死鴨子嘴硬罷了。
一個親小人遠賢臣的皇帝能成功嗎?
真要成功了就是老天不長眼,天要亡我,非戰之罪。
懷著如此的精神勝利,趙昚和南宋群臣開始把精力放在了真正的應對策略上。
面對蘇詠霖不加掩飾的惡意,他們已經不能繼續催眠自己說明國想要和他們和平共處了,精神勝利法可以讓他們不在內部崩潰,但是五十萬明軍的威脅還是實實在在的。
明軍到底有多強,他們也是實實在在領略過的。
所以,必須要加強軍備,用實實在在的軍事力量對沖蘇詠霖帶來的威脅。
既然局面已經到了這個地步,由不得保守派的發揮,于是自然而然的,南宋政府再一次無縫切換到了激進主戰派主導的狀態之下。
陳康伯被召回,出任參知政事。
王大寶被召回,復任禮部尚書。
胡銓被召回,出任樞密副使。
陳俊卿被召回,出任兵部侍郎。
王十朋被召回,出任工部侍郎。
南宋政府的狀態切換總是那么快、那么順溜,仿佛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似的。
趙昚也開始全面在朝中搜尋善于軍事的官員,希望補充自己的軍事人才庫,增強南宋的軍事決策能力。
于是給他建議的楊萬里還有史浩生前曾經推薦過的虞允文就進入了趙昚的視野。
但是這一次趙昚謹慎了很多,他讀了一些兵書,了解了一些軍事常識,再親自召見虞允文和楊萬里,詢問一些關于軍事方面的問題。
兩人面對趙昚的詢問侃侃而談,相較于楊萬里主守的軍事態度,虞允文的軍事態度甚至是主攻的。
他認為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南宋的軍事目標不應該僅僅只是防守,而應該是以攻代守。
在保證防守力量的同時,應該主動發起進攻,比如最應該做的就是發起進攻奪回被割讓給明國的淮南地。
守江必守淮,不守淮,則江防必然面臨極大的困境。
明國強占淮南地就是為了讓南宋的江淮防線失效,所以必須要奪回淮南地。
趙昚對兩人的回答都很滿意,于是決定采納楊萬里關于經濟封鎖江南西路的建議,在朝廷大軍沒有編練完成的情況下,先對江南西路實行嚴厲的物資禁運。
而對于更多的軍事問題,趙昚比較傾向于虞允文的想法。
他開始認為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與其等著蘇詠霖率領明軍打過來,不如直接打過去。
首先就要奪回淮南地。
虞允文建議趙昚趁著明國還在修黃河、暫時無力大規模南下的時候出動軍隊奪取淮南地,一方面奪回防御要地,一方面打擊明國的黃河工程,讓黃河工程不斷給明國放血。
而若要給南宋續命、爭取時間,就應該著力于破壞明國的黃河工程,讓明國不能順利完成黃河工程。
如此,就能爭取到更多練兵的時間了。
趙昚對此十分認同,決定讓樞密院計劃一下奪回淮南的戰術和破壞明國黃河工程的戰術。
對于這一點,楊萬里有不同的看法,認為應該暫時持守勢,先把江南西路的叛軍解決掉,然后再圖謀淮南地,避免被明國拖住主力,從而使得江南西路的匪軍做大。
楊萬里和虞允文在主守還是主攻的問題上有爭執,兩人爭論了一陣,不分勝負。
但是趙昚確很高興,覺得自己發現了兩塊美玉。
于是趙昚下令把虞允文在樞密院中的職位提升,把楊萬里調任到樞密院,和虞允文一起任職,讓兩人做同僚。
虞允文和楊萬里之前并不認識,但是經過一番辯論之后,產生了惺惺相惜之感,在一起任職之后有過不少接觸,逐漸成為了朋友,開始談論一些公務之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