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九百九十七 夢幻聯動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啟明1158 | 御炎   作者:御炎  書名:啟明1158  更新時間:2022-02-09
 
按照當時的情況,真正的貧民,家里是沒有足夠的東西可以吃的。

當時的貧民光是找東西吃以求活就要拼盡全力,又有什么資格坐在桌子前伏案學習、讀書考試呢?

更別說他們要如何獲取書本、筆墨紙硯和較為昂貴的學費了。

一個人肚子餓的時候什么事情都辦不了,吃飯才是第一需求,更別說讀書學習這種大量消耗能量的事情。

而且就算家中殷富,多年不事生產讀書考試,也難免家道中落。

就好比大名鼎鼎的三蘇父子。

蘇家本是四川的殷富人家,然而蘇軾兄弟兩個金榜題名之后因為母親病死而回家奔喪時,家中已是一派屋廬倒壞,籬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慘景。

為了考科舉,蘇家所擁有的這份算是當時富人等級的家當全部砸在里頭了,最后科舉倒是考上了,但是生母沒了,老家沒了,幾代人的家業沒了。

這還算是好的,他們至少考上了,未來可期,重新掙一份家業回來也是可以預見的未來,大富大貴什么的也算是撈回了成本,不虧,甚至還能算是賺的。

可還有更多更多的人,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在考場上蹉跎一生,就是考不上,最后頭發都熬白了,熬的家破人亡,最終也沒有考上功名,只能帶著無盡的悔恨與絕望、不甘心離開人世。

他們投入的成本就全部打水漂了,全部投入進去了,為宋朝科舉經濟的蓬勃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然后就那么被歷史潮流吞噬了。。

考科舉是要花很多很多錢的,這注定普通民眾幾乎不可能通過科舉考試改變命運走向人生巔峰。

除非國家政策做出改變,以國家力量扶持底層,投入天文數字般的金錢,下放教育資源,使得普通民眾也可以接受到優質、廉價的教育,那么就能改變現狀了。

這一點,宋政府是不可能做到的。

海量的金錢?

為什么要用來辦教育?

讓愚民變得聰明起來對統治者有什么好處?

用來給太上皇蓋宮殿不香嗎?

讓愚民們聰明起來的話,他們立刻就會問趙昚要更多的官位和錢,那將來還想要什么都不敢想!

所以普及教育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普及教育的,只會讓民間自己找出路自己解決這樣子才能維持王朝的剝削統治。

于是乎,遵照時代的背景,蘇詠霖筆下的主角就是以范仲淹為原型的“貧寒者”。

他是科舉制度下有希望考取科舉的最底層人士,社會中產,而非絕對的貧民。

通過他的視角觀察北宋中后期科舉制度基本穩定之后的士林百態。

觀察考中進士之后的人們的春風得意,觀察科考失意者那種自卑而又痛苦的敏感心理。

乃至于他自己也要走一遍這樣的旅程。

這種事情蘇詠霖年幼的時候也確實見識過,他見識過考中進士的人那種春風得意的姿態,也見識過科場失意者那種痛苦、絕望、自備的模樣。

現在想想,記憶猶新。

所以他筆下的主人公的經歷也是相當坎坷。

從沒有考中進士之前的備受輕視乃至于折辱,連家人都瞧不起他的狀態,到一朝中試考取進士之后那些原先輕視、折辱他的人全部都來巴結,連家人都對他卑躬屈膝奴顏婢膝的狀態。

但是他不是范進,他內心強大,自己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長期精神和肉體的折磨下,他不僅沒有沉淪,反而愈發堅韌。

他憋著一口氣非要考上進士以證明自己的學問。

結果考中進士之后周圍人和物之間巨大的反差極大的刺激了他,讓他開始懷疑這套體制存在的正當性。

連一向瞧不起他的岳父這樣的長輩都要在他考取進士之后對他小心翼翼甚至有些卑微,家里所有人面對他都不敢大聲說話,這套制度,真的是正當的嗎?

他是希望得到尊重,可是他感覺他得到的甚至是他們敬畏。

他所讀到的圣人之言真的可以治國平天下嗎?

如果是的話,為什么他滿腹經綸的時候得不到尊重,甚至得不到家人的關懷,卻在考中進士之后得到了尊重乃至于更進一步了。

家人都開始敬畏他了,對他畢恭畢敬,不敢有絲毫冒犯。

重要的到底是圣人之學還是進士身份?

他們真正在意的到底是我這個人還是我的進士身份?

他們是在和誰生活?

還是進士?

我是誰?

圣人門徒?

國朝進士?

還是我自己?

他為此感到迷茫且痛苦。

巨大的痛苦之下,他偶然間得到了一本名為《某氏政論》的奇書,閱覽之后大為驚奇,連續三月不停閱讀,三月不知肉味。

他反反復復觀看數十遍,遂大徹大悟,了解到了這套吃人的體制帶著怎樣的罪惡,也知道了自己所遭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了解了其中的深層邏輯。

最后他辭官掛印而去,奔赴人生的下一段征途。

他要徹底改變這套使人異變的體制,與他的同志們一起,實現徹底之變革。

蘇詠霖在里頭添油加醋,塞滿私貨,甚至整出了夢幻聯動。

這就是蘇詠霖版本的《儒林外史》。

在繼承原書對儒生和科舉制度的批判內容的同時,在之后的內容上沒有掉頭往回走,而是一口氣直接朝著大破大立的方向疾馳而去。

為了寫這本書,蘇詠霖也算是把業余休息的時間都給用上了,以老黃牛一般的敬業精神勇猛輸出,將自己的思想變成彈藥裝填進名為《儒林外史》的火炮之中,就等著那強悍的發射。

蘇詠霖認為這本書一旦成書,對人思想的沖擊力,尤其是對那些苦于科舉制度的儒生的沖擊力是相當大的。

就算是蘇詠霖也非常清楚,科舉考試制度之下,數百萬識字人口當中也只有那么一小部分可以考取功名,而在這小部分當中,也只有極其微小的一部分可以更進一步考取進士,從而得到官員的身份,成為南宋王朝的擁護者。

而那些屢試不第者,其實是非常苦悶的。

絕大部分讀書人其實這一輩子都在南宋三級科舉考試的第一級當中被困著,終其一生都考不到第二等級,并且向第三等級沖鋒。

科舉考試帶來的社會內卷是非常非常嚴重的。

看著別人考取進士光宗耀祖,風風光光,萬人稱頌,而自己只能從黑黢黢的小路上偷偷離開,避免成為別人的陪襯,就像過街老鼠一樣生怕被人發現。

那種感覺是非常不爽非常難受的。

這種難受若只有一兩次還好說,還能通過時間消解,成為官員之后會越發的珍惜,越發的擁護王朝體制。

可要是一直考不中,那種絕望的感覺會有一定程度讓人覺醒一些,產生對科舉考試制度的懷疑,以及對這個社會的懷疑,進而產生叛逆的情緒,做一些反體制的事情。

比如寫一些容易被統治者封禁的只能在民間私下里秘密流傳的小文章之類的東西。

這其實也是沒有引導的儒生們所能做到的極限了,他們沒有組織,沒有其他的能力,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不容易,可要是能給他們一些引導,予以組織,這些人也將爆發出強大的力量。

在明國做好南下的準備之前,蘇詠霖會抽出一部分精力引導、完善明帝國的文化領域,夯實平民文化的基礎,并且通過諷刺類小說向南宋開炮,促進他們的內亂。

以他們的官僚體制和辦事效率,根本不可能制止明國的書籍向南宋流傳,那么在這三年的時間里,南宋的思想文化會遭到何種程度的打擊和消解,真的不好說。

銆愭帹鑽愪笅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榪欓噷涓嬭澆澶у鍘誨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