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可能到來的糧食問題,經驗豐富的左明提前請求從河南行省等地調運一些存儲糧食用水運的方式送到四川行省來。
來的時候要大張旗鼓,敲鑼打鼓,大做宣傳,要讓沿途所有人都看到,都知道,都了解,大明官府從外地調運來了多么巨大數量的糧食。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增加糧食儲蓄,還能增加川蜀之地剛剛歸附明國的百姓的信任度,提高他們對明政府的觀感。
到底從未接受過明國的統治,他相信這些百姓多少都是對明政府懷有一定的戒備心理的。
這種戒備心理需要仁政來打消,而最好的仁政就是保證每個人都有飯吃,保證不會有人餓死。
封建農業時代就是這點好,只要農業生產恢復,商業經濟活動遲早也能恢復,到底還是規模小,牽扯小,國民經濟的重頭戲還是農業。
所以只要全力發展農業恢復生產,勸農勸耕,人們不會餓死,那么川蜀地區恢復安穩只是時間問題,一切終將回到既定軌道上。
至于商業經濟問題,主政河南五年之久的左明對此也有很多想法。
河南人所信賴的從來都不是宋國使用的交子和會子,而是銅錢,還有明國朝廷因為經費不足而向百姓借貸發行的白條。
白條在河南地區幾乎已經成為了紙幣的代名詞,已經不單單是政府債務的象征了。
左明很清楚隨著黃河工程的即將完工,江南國的壽命也將告終,那么交子也好會子也好,都將成為歷史。
明國朝廷對交子和會子的態度是非常不喜歡的,在明國的主要社會經濟活動中,政府從來不接受除了銅錢之外的任何貨幣,包括交子和會子,明國官府從來不接受。
所以民間就算有使用交子和會子的,也是存在于和江南國的交易之中。
就左明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中都朝廷正在打算在滅掉江南國之后全力整頓全國的經濟,并且逐步使得白條退出流通領域,轉而換成以銅錢作為準備金的大明寶鈔。
蘇詠霖在洪武八年年初連續召開多次國家經濟會議,商討國家基本統一之后的經濟問題,其中就包括至關重要的貨幣問題。
會議的結果就是在大航海取得一定的成果之前,在國家可以穩定獲得大量黃金白銀之前,必須要有一個可以替代現行貨幣體制的臨時性質的貨幣策略。
多次商討之后,經濟會議逐漸達成一致看法。
即廢止鐵錢、交子、會子,主要采用銅錢和大明寶鈔作為大明官方的法定貨幣。
并且通過一段時間的準備,逐漸將南北宋和任何發掘的其他時代銅錢全部回爐重鑄,鑄造成全新的銅錢大明通寶。
通過會議上海量資料的提出和研究,中都朝廷經濟會議基本上確定南北兩宋愈演愈烈的錢荒問題和中國本身銅儲量不足有一定的關聯,但是并非是這一時期的主要問題。
這一時期南北兩宋的生產力水平和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程度并不足以讓缺銅這個問題成為南北宋錢荒的最主要原因。
這一時期正常運轉的經濟還不至于讓銅儲量的不足暴露為主要缺點,或者說,根本不至于讓銅儲量不足的問題暴露出來。
而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除了銅儲量不足的問題之外,經濟會議上還總結出了銅錢外流藏錢之風盛行和毀錢鑄器三個主要原因。
銅錢外流很好理解。
宋銅錢鑄造精良,質量穩定,又有宋強大的經濟實力為背景,所以具有較強的購買力,是國際貿易中普遍受到信賴的貨幣,周邊的國家限于自身鑄造技術和經濟規模的原因,紛紛使用宋銅錢來搞貿易。
另外,宋銅錢在國外的購買力強于國內,因此即便南北兩宋朝廷嚴令禁止銅錢外流,大量的銅錢還是通過貿易、走私等渠道源源不斷流到國外,在外國流通。
其中海外并不是銅錢外流的主要方向,通過海貿帶走的宋銅錢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多。
遼國、西夏、高麗、日本,還有后來的金國,這些大陸地區的并立國家都是銅錢外流的主要方向,換言之,這些國家和地區是宋國錢荒的重要推手。
他們會通過歲幣、牲畜貿易等等方式從南北宋手里搞走數量龐大的銅錢進入自己的國家流通,而使得南北宋沒有那么多銅錢可以流通。
毫無疑問,這是導致錢荒的重要原因之一,
關于這個問題,中都經濟會議認為遼國早已經完蛋,金國和西夏已經被大明覆滅,這些地區的經濟和錢幣已經被大明統一,大明因此獲得了大量各國官方儲存的銅錢。
高麗國和日本國雖然目前還存在,但是這兩個國家體量小,帶走銅錢的數量遠不能和金國、西夏擁有的銅錢數量相比,所以問題不算很大,暫時不管他們也沒什么大不了。
因此,銅錢外流的問題已經得到了部分解決。
將來隨著軍事推進,這一問題還將得到進一步解決,大陸地區的分裂外循環終究會被統一的內循環解決掉,銅錢外流將不再是什么值得探討的問題。
而藏錢之風盛行的問題也很好理解。
宋統治中后期,政府混亂,行政效率低下,對經濟問題也越來越力不從心。
尤其宋廷發現紙幣有利可圖之后,總是超發紙幣導致幣值不穩定,且時常崩潰,讓民間不再信任紙幣,紙幣價值的不穩定導致民間盛行收藏銅錢以備風險。
銅錢才是最硬的硬通貨幣。
所以民間百姓都開始存儲銅錢以抵御風險。
另一方面,當然是宋朝廷的腐敗無能使得特權階層大量獲得財富,而他們手握巨額財富卻沒有相應的商品來消費掉,因此這部分錢就沉淀下來,成為了他們的儲蓄。
他們的藏錢規模往往以萬貫,十萬貫計,就像是恐怖的吞金獸,大量大量的吞噬著市面上流通的銅錢卻又不吐出來,便使得市面上的錢荒越發的嚴重。
而對于這個問題,中都經濟會議認為在大明的統治下,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因為大明進行了土地革命,在物理層面上把吞金獸們消滅掉了,吞金獸們被革命消滅掉之后,他們的家產,他們所儲藏的天量銅錢也被納入明國國家儲蓄之中。
通過追索,明政府從地主豪強家中、藏匿銅錢的地方發掘出了天量藏匿銅錢,隨著時間推移,發現的銅錢越來越多,數量之大令人咂舌。
明政府沒有吞金獸的惡習,熱衷于建設和恢復。
通過這些年的大建設運動,明政府不斷將獲得的天量銅錢投入到民間,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的砸錢進入民間,使得這筆錢重新回到了流通領域之中。
流通領域中的銅錢充裕了,所以明國并沒有錢荒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