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詠霖改革體制準備廢除皇權的消息往外傳播的同時,從中都民間到地方民間不斷有人發表反對言論。
他們認為蘇詠霖選擇在這個時候結束皇帝的存在,改用集體領導的方式,是一件非常危險且不負責任的事情,很容易鬧出亂子。
自打三皇五帝到南北兩宋,乃至于蘇詠霖本人前期執政的時候,那都是以皇帝的身份建立帝國來統御一切,整合一切力量,調節所有矛盾,以此來發展國家。
大家在皇帝的制度之下生活了幾千年,創造了非常昌盛繁榮的經濟文化,雖然也有剝削和壓迫吧,但是也有盛世,也有輝煌,且這一制度的存續證明了它的生命力與合理性。
大明建國以來,蘇詠霖口口聲聲說著改天換地,但實際上也是在做皇帝的事情,本身的身份也是皇帝,以皇帝的身份帶領大明開天辟地,成就了漢唐雄風,四海咸服。
這是蘇詠霖的功勞,但也是皇帝制度的功勞,因為皇帝的集權,所以才有了如今繁榮昌盛的大明帝國。
然后蘇詠霖志得意滿了,就要廢除皇帝制度了?
這不是純粹的不負責任嗎?
沒了皇帝,大家向誰效忠?大家對誰負責?大家努力的一切該向誰去展示?誰來決定大家的升遷去留?
這在往日都是蘇詠霖負責的事情,大家信服蘇詠霖,服從他的統治,接受他的命令,這才是大明穩定的根基,沒了蘇詠霖,大明穩定的根基何在?
什么叫集體領導?
網址kanshu.
說白了不就是幾個人分權嗎?
一個人能做的事情交給幾個人來做,這就是集體領導?這就是無聊透頂的改革?
什么中央會議民眾會議,一個人能決定的事情交給一大群人來扯皮,難道就好一些?
什么民眾代表會議,一個人能決定的事情讓一大群大字不識一籮筐的泥腿子來決定,難道會好?
蘇詠霖自己做皇帝的時候,有什么錯?
一點錯誤都沒有!
大明國在他的統治下強大昌盛,這有什么不好?
現在驟然搞了一個集體領導制度,大家完全不曾了解過,對這個制度沒有任何信心,天下人心惶惶,大明根基動搖,萬一有點什么動亂,那該如何是好?
這種聲音所闡述的理由看上去挺明確的,也是有理有據的,但是內里經不起推敲,稍微想想就能發現矛盾的地方。
但是蘇詠霖的政治改革的確牽扯太多,影響太大,關乎到太多人的利益,盡管以他的無上威望來強行推動,一樣會引起反對聲浪。
更關鍵的是,集體領導制度屬于他個人獨創,沒有先例,一個沒有皇帝的國家,在這個時代,實在是讓人難以想象。
更有人完全無視蘇詠霖頒布的詔書中對皇帝和國家的區別看待,公然叫囂道——皇帝即國家,沒有皇帝,何來國家?
洪武十二年的二月和三月間,隨著革新詔書的廣泛傳播,天下熙熙攘攘,對蘇詠霖決定罷黜皇帝制度、推行集體領導制度的事情產生了激烈的爭論,輿論洶洶。
根據天網軍散布在各地的密探的匯報,蘇詠霖得知這樣的聲音有兩個來源,一是中都和地方的民間,二是地方官場。
官場方面較好理解。
蘇詠霖通過一場政治運動打壓了中都內部的復辟守舊力量,使得中央朝廷內的革新力量占據了主流,所以中央朝廷推行政治改革較為順暢,沒什么阻礙。
但是地方官場上對這個事情褒貶不一,看法不一。
行省層面,大明全部行省和中直轄地區的主政者都明確發表言論,支持中都朝廷和蘇詠霖的決策,擁護集體領導制度。
而到州府層面,則多出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至于縣級官府和縣以下的復興會鄉村組織,不一樣的聲音更多。
當然,這其中最主要產生不同聲音的原因并不是陰謀,而是擔憂。
大部分地方官員和復興會員擔憂沒有蘇詠霖作為皇帝繼續領導大明國的話,大明國會出亂子,會失去現在輝煌的成就。
他們認為這樣輝煌的成就是在蘇詠霖作為絕對權力者的時期達成的,也只有蘇詠霖繼續做絕對權力者,大明才能繼續輝煌,他們才會安心。
簡而言之,他們進入了舒適區后,并不太想出來,對于突然發起的政治改革,他們普遍感到驚恐不安。
他們的主要訴求是恢復原狀,讓蘇詠霖繼續做皇帝。
他們愿意服從蘇詠霖的命令,絕對服從他的一切指揮,但是對其他人可就不一定了。
而除了這大部分人之常情的狀態之外,就有那么些欲圖不軌的家伙,從這場議論風波當中看到了機遇,開始渾水摸魚,傳播謠言。
謠言是多種多樣的,大部分都十分荒謬,以至于就算是最普通的人了不太多的字的農民都覺得有問題。
而最具有殺傷力和市場的謠言則較為可怕。
他們玩起了陰謀論。
謠言的內容大致是說蘇詠霖并不是主動退位的,大家還記得之前蘇詠霖生病的事情,因為蘇詠霖生病了,所以權力被攛掇了,一些無恥小人借著蘇詠霖生病的機會奪取了他的權力。
蘇詠霖并非主動不做皇帝,而是因為失去了權力,在脅迫之下被迫放棄皇帝地位,把權力交了出來,攛掇蘇詠霖權力的人就是那個所謂九人決策小組當中的其余八人。
他們居心叵測,用心險惡,是純純的惡人、可恥的背叛者。
蘇詠霖正在中都受到他們的軟禁,所以廣大革命群眾必須要站起來,救出蘇詠霖,使他恢復權力,這樣才能繼續帶領大明往前走。
他們要發動二次革命,發動戰爭,救出蘇詠霖,恢復大明的革命狀況,打敗那些可惡的混蛋們。
蘇詠霖得知這類消息的時候,便知道這種陰謀論的巨大威脅,察覺到有問題要發生。
“這個謠言是從什么地方開始傳播的?”
“山東行省沂州、莒州一帶。”
蘇隱低聲道:“傳播謠言的人目前尚未查到,但是在這一帶,此謠言傳得沸沸揚揚,有模有樣,當地民情已經相當不穩,當地民情咨詢室連續多日的首要咨詢問題都是這一問題,民眾對中都九人決策小組充滿了猜疑。”
“沂州、莒州。”
蘇詠霖瞇起眼睛,眼中寒光一閃:“這可是咱們起家的地方,也是民眾的革命情緒最高的地方,受教育最早的地方,諸多政策最早執行的地方,也是軍屬最多的地方,他們在這里搞事情,欲圖不軌啊。”
“屬下也是這樣想的。”
蘇隱冷聲道:“按照目前該地區民眾被蠱惑、煽動的局面來看,民情有極大可能出現不穩,因為民眾的情緒太高,以至于地方官府和復興會組織都非常被動。
當地宣傳部門向要做點什么,但是任何關于九人決策小組和集體領導制度好的宣傳都不會被民眾認可,反而充滿懷疑和對抗,現在最新的謠言是,當地官府和復興會組織都是九人小組的走狗,反對您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