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的這一突如其來的背刺把潘勇建的心態也給搞崩了。
在潘勇建看來,一切都還沒有塵埃落定,你就先把隊友給賣了?
潘勇建反正是沒看到蘇詠霖真正準備對他們出手的預兆,只是周維這樣一搞,他就直接成為了一個陰謀家。
一個陰謀家在這個朝廷內難道還有什么生存下去的可能嗎?
人憎狗嫌了都!
他懷著一顆崩壞的心來到了宮門口,對著周維拳打腳踢,怒斥他是個反復無常的混蛋之類的,若不是有人拉住,他怕是能把周維打死。
周維試圖用這樣的行為脫罪,但這樣只是增加了蘇詠霖對他的反感。
倒是他的自爆讓潘勇建的丑惡行徑暴露無遺,也讓跟隨在潘勇建身邊助紂為虐的一幫人大白于天下,再無掙扎之機。
于是都察院在田珪子的指示下介入調查,終于讓這場被潘勇建挑起來的特殊事件真相大白。
洪武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中午,在這一整年的最后一天,一場讓所有人都提心吊膽好些日子的大事件終于有了一個結論。
本次的政治風波,是一次被妄圖給舊時代招魂的人陰謀發起利用且影響到了大明國方方面面的性質極為惡劣的政治陰謀事件。
潘勇建當然徹底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還因為搞陰謀耍手段的事情而遭到都察院的調查,已經被確定解除職位,又因為思想墮落的問題,還要面臨嚴重的政治懲戒。
最好的結果也是被流放。
周維雖然也被解除了職位,失去了復興會員的身份,但是因為最后揭露陰謀有一些功勞,所以沒有和潘勇建一樣被一棒子打死。
盡管如此,他想要繼續從政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經過復興會監察部的談話之后,周維同意主動辭職,并且離開中都返回原籍務農,取消一切福利待遇和俸祿,朝廷原先給予的福利全部回收,所有的一切榮耀和過往的輝煌一筆勾銷。
從此,大明的革命這團體內沒有這號人了。
其他牽扯到這件事情里面的除了周維之外,都被嚴肅處理,結束了政治生命,有些還要被繼續處置、問罪,邊境拓荒建設團隊又要添新人了。
吏部、復興會宣傳部、學部、農部等各大部門的思想守舊派官員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清洗,蘇詠霖對待政治上的敵人從來不手軟。
最后統計一下,足足有六十多名官員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懲處,大部分都丟掉了職位和復興會員的身份,只有少數因為各種原因被記大過處分,停職察看。
他現在還是皇帝,是比皇帝更加皇帝的皇帝,他想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這就是那群希望他立太子的人所首先得到的福報。
一個舊時代皇帝毫不留情的政治清洗。
你們不是要真皇帝嗎?
來,給你們看看什么是真皇帝。
真皇帝不僅代表著龐大的利益,更代表著死亡和恐懼,你們這幫利令智昏的蠢貨為什么就是不懂呢?
蘇詠霖十分感嘆。
相比于針對反動勢力的處置,蘇詠霖在政治改革上所推進的一系列舉措有著更加深刻的意義。
蘇詠霖拿出來應對此番局面的策略就是早已提過的中央代表會議制度與民眾代表會議制度,是本次上層建筑改革的主要方案。
中央代表會議制度是要在朝廷、軍隊、復興會三大體系內選拔富有政績、軍功的優秀文武官員作為全體公務人員的代表,組成一個集體領導組織,專門對國家大事進行商議。
商議過程中每一個代表都有表決權,最終表決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以三分之二多數為決策通過中央代表會議的標志,以此來為國家的大政方針進行決策。
中央代表會議達成的決策并非最終決策,該決策還需要通過民眾代表會議的允許才能夠真正落到實處成為可以真正運行起來的政策。
民眾代表制度更加直觀。
就是從全國范圍內的農民、產業工人等基層勞動者和基層士兵當中選擇勤勞、肯干、在勞動者群體當中有一定貢獻和名望的人,將他們聚集起來,到中都參加會議。
基層勞動者是大明的組成主體部分,從他們當中選拔出來的代表能夠代表大明主體部分群眾的看法,能夠代表他們的利益。
民眾代表會議將成為大明最終的決策機構,對中都各組織提出的行政方略、軍事方略和司法方略等等的大事都有最后決斷的權力。
一應重大決策必需要通過民眾代表大會的審核與認可之后才能真正成為合法國策,并且頒布推行下去。
而值得注意的是,只有民眾代表會議有對蘇詠霖一票否決權進行否決的權力,也就是說就算蘇詠霖否決掉什么事情,只要民眾代表會議不認同,蘇詠霖也沒有辦法。
這是蘇詠霖在制度上對一票否決制度的補充。
蘇詠霖之前就陸陸續續透露過自己對于這兩個制度的設計。
而這一次,是完整的將自己對于這兩個制度的設計想法提了出來,并且添加了不少細節,將這些細節公諸于眾。
除了這兩個關鍵改革之外,蘇詠霖還提出了配套措施,即對明國上層政治制度的其他組織性改革。
首先,他要將組織部和吏部合二為一,并在事實上以組織部原則為首,建立全新的組織部,總覽國家人事大權。
在復興會已經深入朝廷方方面面的事實面前,以組織部為大明人才選拔的核心組織,將人事權事實上收歸復興會管理,以穩固革命勢力的根基,對反動勢力形成事實上的絕對威懾。
這一舉措就從根本上打破了朝廷和復興會之間原本若有若無的界限。
人事權對于任何一個組織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權力,誰掌握了人事權,就會大大鞏固本派系的勢力。
復興會對于大明國人事權的掌控,標志著蘇詠霖正式以復興會強勢介入朝廷組織當中。
此舉對于維護革命成果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不可忽視。
此一決定的頒布引起朝中極大震撼,組織部和吏部當中對此事不太了解的人更是驚訝的無以復加。
但是最大的兩個當事人——組織部主任周翀和吏部尚書狄遼兩人一起站出來發表聲明,說組織部和吏部堅決支持蘇詠霖的改革方案。
隨后,他們開始正式在組織部和吏部當中放風,安穩人心,讓官員們知道自己不會被“畢業”,而是另外有職位安排。
當然了,讓每一個人滿意那是不太可能的。
組織部和吏部重組之后,職位顯而易見的會有收縮,比如吏部尚書狄遼將出任組織部兩位副主任之一。
他還是承擔原先的工作,主要在朝廷官員層面負責人事工作,與主要負責復興會人事工作的另外一名副主任雷子真攜手。
原先在明面地位上和組織部齊頭并進的吏部將失去一批高級職位,不可避免的會對內部原有生態造成一定的沖擊,引發一部分人的不滿。
雖然不會無緣無故失去官員的身份,但是有些人的確會失去職位,事實上的降職,成為普通的復興會辦事會員。
他們的內心會有不滿,可這種不滿并不能影響到組織部和吏部合并改組的大局面,因為大部分人的利益還是得到了兼顧。
改革大潮面前,少數人是無法面對這種大潮沖擊的。
所以根據之前的政績判斷,優秀者得到高的職位,平庸者原地踏步,或者下調職位以示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