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珣無疑是很真誠的,確實是在為大局考慮,但他卻根本不知道朱由檢的真實打算,故注定只能失望而歸。
回去之后,沈珣思量很久,感覺皇帝肯定會有更大動作,山東勢必會被搞得一團糟。皇帝在陜北大殺一通,還可以是是為了平定流民之亂。可山東卻并未有民亂,皇帝仍然這樣來,山東士紳們焉能不驚懼?其他省份之士紳焉能不害怕?
濟南城官員被抓捕一空,山東其他府縣官吏必然人人自危,濟南府的士紳被抓很多,其他州府士紳必然驚恐,恐怕現在整個山東的士紳官吏都在人人自危,會不會擔心落得陜北士紳官吏那樣的下場?接下來這些士紳官吏會做出什么樣的反應,誰都不知道!想想都感到害怕。
沈珣很想辭官而去,然而卻不敢。皇帝就在濟南城中,他若是現在辭官,皇帝又會做何想?
就在沈珣惶惶然之時,朱由檢又下了一份新的詔書,決意五日后在濟南城府學,專門為宗室舉行一次鄉試,凡是宗室皆可參加,考中之后便可酌情授官。
“陛下是要決定啟用宗室嗎?”洪承疇問道。總所周知,在大明宗室雖然有國家奉養,地位看似很高,但卻是被很多規矩約束。不許為官不許做工做生意,不許出封地。特別是對藩王,歷代皇帝更是非常忌憚。現在朱由檢竟然要大量啟用宗室為官,簡直出乎了洪承疇的想象。
“一直以來,宗室給朝廷給天下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為了供養他們朝廷付出了太多。自登基起,朕便決議改變這種情況。然而那次改制卻沒有帶來更多好轉,很多宗室寧愿領著越來越少的祿米,寧愿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仍然不愿去做工做活。
宗室不愿拋棄自己的身份,朝廷便還得繼續奉養他們,而藩王和地方官府便有了繼續克扣祿米的機會。
朕思量之后發現,不僅是宗室們自己不愿改變,地方官府其實也不愿進行改制,那樣他們就少了很多盤剝機會。
宗室們自己不愿改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會干啥,祖祖輩輩都被朝廷奉養,他們從來沒有學過謀生的手段,根本不知道如何賺錢養家,也放不下作為宗室的面子。當然,也有部分宗室被迫做工甚至上街乞討,那是餓的實在沒辦法,但能領得一點祿米,他們也不愿上街乞討。
朕便想,能不能給這些宗室一些機會,讓他能夠憑借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開恩科鄉試便是一種嘗試。
自隆慶三年,朝廷開始在各地設立宗學,到萬歷四十六年,凡是有藩王郡王的地方皆設立宗學,共設宗學三十所,延請名師教授宗室子弟,凡是宗室哪怕最低級的奉國中尉子弟,都可以免費入學。成立宗學數十年來,不管學問如何,宗室子弟至少大部分都開了蒙,都認識些字,比那些文盲村夫強得多,足夠做很多事了。
所以朕決定通過考試,選拔其中一些佼佼者,經過培訓之后,用以在府縣充作基層官吏,他們應該能夠勝任,當官吏便能掙得俸祿,便足以養家。”
“臣明白了,為何陛下不擔心地方官府癱瘓,原來打算用宗室取代他們。”洪承疇恍然大悟。
朱由檢點點頭:“這官府的事情說難也難,說易也容易,宗室們只要學習適應一些時日,當個基層官吏應無問題。山東的宗室數量上千,挑選數百人應無問題,解決了數百宗室就業,又能為朝廷節省多少祿米?
當然,只要選擇了做官吏,便自動失去了宗室身份,以后便成為庶民百姓,不過對大多數下層宗室來說,恐怕更想當庶民吧。哪怕在縣衙當個普通吏員,也比當宗室餓著強。”
“至于那些考不中的宗室,凡是宗室家庭,不拘男女,每人分給十畝田地,田地只準耕種,不能買賣,只要他們肯賣力氣,至少種地也餓不死。德王清查出來的田地不夠分,便把衍圣公府的田地拿來分給宗室。不過分了田地,也就沒了宗室身份,以后也得和普通民戶一樣納稅。”朱由檢繼續道。
有能力的宗室選拔出來去官府充任普通官吏,沒有能力的宗室便分給田地用以養家,簡簡單單的手段,便解決了山東上千宗室問題,給朝廷解決的極大負擔,可謂大善。不過......
“爵位低的中尉們多半愿意種田,那些郡王將軍們恐怕不愿干吧。”洪承疇道。
“郡王將軍們的數量本就沒多少,更多的是鎮國中尉奉國中尉這樣的下層宗室。再頒布詔令,從此后,除了親王郡王外,將軍爵位不許世襲,鎮國將軍、奉國將軍之后皆為庶民,不再享受朝廷供養。”朱由檢繼續道。
“大善!如此以來,未來的大明,受朝廷奉養的宗室數量將大大減少。”洪承疇由衷贊嘆道。
藩王、郡王、鎮國將軍,這便是以后的宗室爵位,而且只有藩王郡王爵位能夠世襲,這樣大明宗室數量將會從數十萬降到幾千人,朝廷和天下百姓的負擔將會大大減少。
“只希望宗室們能夠理解朕的一片苦心,不要以為朕是在針對苛待他們便好。”朱由檢嘆道。
“他們會理解陛下的,甚至很多宗室會對陛下感恩戴德。”洪承疇道。
朱由檢此舉相當于完全解除了對宗室們的限制,使得他們可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可以做官可以經商可以做工,甚至給他們專門舉行考試選拔做官,對很多衣食無著的宗室來說,豈能不感恩戴德?
“此策先在山東試行,若是有效果,再推廣全國。洪卿,就由你擔任宗室鄉試考官吧。”朱由檢道。山東因為抓捕了大量官吏,給宗室們騰出了職位,其他省份可沒有這么好的條件,即便也舉行選拔考試,也沒有位置給宗室們,只能以后慢慢來了。
“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