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納賽爾提出的米國賣武器給莎特的同時,還要賣給砂特盟友的條件,李長亨想都不想就拒絕。
不過話還出口,他又改口道,“除非你說的那些國家,愿意和米國簽訂某種協議,而且F14和軍艦肯定不行。”
納賽爾當然明白李長亨的顧忌,而且說真的,納賽爾和他父親此時的想法非常糾結。
誰都明白第一個投靠過去的人,獲得的條件當然會最好。
可投靠的越快,中東其他國家看莎特時難免會把他們看成叛徒。
種種顧忌之下,納賽爾這才希望拉上幾個國土面積很小,比如巴林和卡特爾這樣的國家,一起站出來同意米國的條件,以降低莎特的壓力。
但巴林和卡塔爾國土和國力再小,那也是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沒好處誰愿意幫人扛雷和當出頭鳥。
這才有了納賽爾提出,莎特買到武器的同時,也幫自己的幾個小弟買到一些能夠震懾窺視者的武器。
李長亨聽完納賽爾的解釋,心里頓時有了其他心思。
莎特即便成了米國的重要盟友,但這個國家在中東各國中,國土面積也算前三,加上石油存量全世界第一。
可以說他們一邊需要米國,一邊又極力想擺脫米國的影響,成為中東的老大。
也就是說,徘徊不定的莎特并不是最容易突破的關鍵。
反倒是國土和莎特相鄰,又和伊郎隔著波斯灣隔海相望的巴林和卡特爾,不僅同樣身處于波斯灣,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兩國在伊郎和莎特此時都是米國的潛在重要盟友的特殊時期,會更加擔心自己會被伊郎和莎特同時盯上。
一旦米國釋放出接觸的意思,巴林和卡特爾除非獲得莎特全面保護的承諾,否則肯定比莎特更容易答應米國的條件。
想到這,李長亨頓時有了在私下里接觸兩國,甚至思索著在兩國建立軍事基地的可能性有多大。
只要幫米國海軍拿到更對的軍費,又幫他們獲得更多的基地,海軍的那些大佬們絕對會欣喜若狂起來。
李長亨嘴角一笑,對著納賽爾提了句巴林和卡塔爾,瞬間讓納賽爾皺眉和慌亂起來。
思索了好一會,納賽爾嘆息一聲說道,“亨利,你真愿意幫米國全面控制沙漠各國?”
這問題根本不用想,李長亨當然不會真的一心一意幫米國對外擴張,“這得看是否對我有利了。”
納賽爾聽到這話,頓時重重松了口氣,“今晚我會在利亞德舉辦一場宴會,你要是有空的話,為你介紹幾個其他沙漠國家的王室成員認識、認識?”
李長亨一聽就明白,納賽爾這是打算拉上其他幾個土豪國,用利益來拉攏自己,以便在某些事情上暗中站在他們那邊。
這對李長亨來說,只要利益足夠,出賣米國的利益都沒問題。
晚上的宴會用敗家都不已形容沙漠土豪們的奢侈了。
什么黃金跑車、黃金座椅等等都不說,即便李長亨的財富比納賽爾多十倍以上,卻也舍不得和他一樣,讓兩百多個傭人只為自己一個人服務。
安妮兄妹三人的待遇和納賽爾一比,那真不是一個檔次的了。
至于想見識、見識公主們是否真和傳聞一樣那么漂亮,李長亨最后只能無聲的嘆息一聲,自己還真是想多了。
好在宴會期間認識的幾個同樣是王子身份的新朋友,讓他拿到了超過5億美金的年息6的托管資金。
當然,這只是開胃菜,而且李長亨此時也確實缺乏可以明著使用的現金,這才同意幫人管理資金。
而且6的年息別說李長亨自己了,即便是個有經驗的華爾街基金經理,也敢接手這筆資金。
唯一不同點在于,任何一個基金經理的名氣和聲譽,和李長亨一比,那就是天差地別的差距。
加上一旁還有納賽爾這個投資成功的先例在,幾個王子當然就更放心了。
至于卡納爾油田從1億美金暴漲到5億美金的事,真說起來吃虧的是莎特。
納賽爾手里的貝爾福德投資公司的15股份,可是實打實的1.5億美金。
而當初納賽爾也才投了不到一千萬美金而已。
更別說隨便一個中東國家的王子不是幾十個,而是用幾百個,幾千個來計算。
王室再有錢,那也不是真正屬于自己。
反倒是像納賽爾這樣身家幾億了,即便無法繼承王位,未來的生活也會過的非常安逸,又能獲得足夠高的職位和更大的自由。
等到晚上11點多,互相試探的差不多后,話題才正式進入正題上。
讓李長亨意外的是,本以為身邊的幾個王子,頂多也就是個傳聲筒而已。
卻沒想到這些家伙對價值超過17億美金的武器訂單,不僅自己親自上場談價格,在討價還價一番之后,直接答應首付30的條件。
而且,納賽爾等人對李長亨隨口提到的,還在試驗階段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非常感興趣。
居然提出愿意投資10億美金給格魯曼公司當研發費,條件則是希望阿帕奇在正式投產之后,留一半的生產線給米國。
其他的產量則以10億美金的總價來算,全部以阿帕奇實物賣給幾個沙漠國家。
李長亨當然愿意答應這個條件,但他也清楚,米國幗會不可能在阿帕奇剛交付給軍方,就賣到米國之外的國家。
隨后又談了談花旗作為眾多沙漠國家,在本國之外的資金結算銀行的問題。
在不涉及具體金額的前提下,這事很容易談成,畢竟李長亨手里握著的17億美金武器訂單,看似主動權掌握在土豪們手里。
但納賽爾等人更明白,他們確實需要新式武器來對抗以澀列,可這17億很大程度上來說,不僅是示好李長亨,同時也是試探米國的手段而已。
基本上達成目標的李長亨,第二天坐上自己的私人飛機直飛華盛頓。
飛機一降落在機場里,早就得到通知的李長亨,透過窗戶看到等在停機坪附近的迎接人員和記者,居然超過上百人時。
即便這些年已經見過很多大場面,心里還是有股緊張和激動情緒浮現涌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