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頭寶壟基地盤恒數天,李福壽挨個接見了相關研究團隊,溫言勉勵他們要耐得住寂寞,奮戰在科研第一線,為帝國崛起、民族復興作出應有努力云云。
反正是猛灌心靈雞湯,把這些不善表達情緒的理工男感動的不要不要的,很多老爺們兒忍不住潸然淚下,都是激動的。
此后,李福壽視察了相關的研究所,對項目組研發人員的干勁表示鼓勵,并且提出了更高的研發要求。
頭寶壟鎮規模雖然不大,但卻設立了4個秘密研究所,其中航空動力研究所分為一分所和二分所,分別研制不同的功率的活塞發動機。
一分所主攻大馬力活塞發動機,二分所主攻中小馬力通用航空活塞發動機。
頭寶壟鎮正在建設中的風洞,高空臺,都是當今世界的先進實驗設施,空氣動力學,核物理,電力與無線電等新興學科將會繼流體力學之后,成為帝國物理系獨具特色的院系。
在視察的最后
李福壽參觀了基地設計建造的雙翼飛機,僅僅一年多時間,雙翼飛機已經可以實現空中飛行20分鐘的即定目標,速度每小時97公里,進步可謂神速。
如今的飛機非常簡單,基本上采用輕質木料制作骨架和機翼,再加上一臺汽油發動機就完事了。
機械操控面簡陋的不能看,很多都是用鐵絲直接連接,用彈簧復位,簡直就是小孩玩具一樣。
飛機研究所下屬也有4個研發團隊,每個團隊二三十個人,他們研發出3翼機,四翼機,五翼機……甚至七翼機,八翼機等多種多樣的飛行器,探尋了各種翼形構造的空氣動力學特點,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在這里,李福壽能夠看到年輕科研團隊想象力的飛揚,在飛行器領域做出的種種探索。
像鳥兒一樣翱翔藍天一直是人類的夢想,這里的科研人員完全沒有設想到飛機在戰爭中的應用,因而速度并不是首先追求的目標,而是令人著迷的多翼面設計。
可惜的是,李福壽打破了年輕學者們幼稚的夢想。
“更高,更快,更強。”
這是陛下提出的科技研發目標,第1個目標就是飛機突破150公里每小時速度,其后是200公里,300公里……實現飛行更快的目標。
飛行高度突破1千米,2千米,3千米……
其次是加強載荷能力,第1個目標是除了駕駛員之外額外攜帶100公斤物體,然后是200公斤,300公斤,500公斤……
再其次是更強,能夠在空中做出宛如鳥類一般的急轉,俯沖,盤旋,爬升和滾翻等高難度動作,實現飛機從飛行玩具到戰斗機器的轉變。
從李福壽提出科研目標的那一天起,愉快的散養生活便宣告結束了。
科技人員拿著皇室下發的豐厚薪酬和充足項目資金,實現自己心中飛行器夢想的日子結束了。
從此以后
他們必須按照上峰研發設計要求,走上一條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飛機設計路線。
第一個研發目標,是5年內研制出一款速度達到200公里/每小時,載荷量超過150公斤的飛機,要求性能可靠,實用性強,可維護性好。
4個研發小組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研發方案,在經過專家組可行性論證之后,優勝劣汰,科研人員待遇同樣與項目直接掛鉤,能者上,庸者下。
這樣一來,就給科技研發者賦予了沉重的壓力。
這一次李福壽不得不開金手指,提出明確的研發目標,以結束飛機設計研究所漫無目的的探索期,令其盡快走上正軌。
在原來的歷史時空
萊特兄弟第1次實現人類的有動力飛行之后,世界各國相繼涌現了探索飛行奧秘的熱潮,就像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一樣,各種千奇百怪的飛行器充斥科技報刊,什么撲翼機,三角翼飛機,菱形翼飛機,桶形翼飛機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飛行愛好者做不到。
歐美各國飛行俱樂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大洋帝國也同樣如此,人們盡情宣泄自己的飛行夢想,這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夢想時代,也是思想混亂時代。
若沒有外力強有力干擾,這段時間將會持續十多年,歐美各國政府也沒有引起重視,更無從干預。
好日子的結束,直到第1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將夢想者拉回到現實之中。
現在嘛……
李福壽用“更高、更快、更強”的科技研發要求,促使年輕學者們從飛行夢想中醒來,約束他們的行為,按照既定的正確科研路線去努力研發。
什么三翼機,四翼機,五翼機……甚至七翼機,八翼機,什么撲翼機,三角翼飛機,菱形翼飛機通通會消失,只剩下單翼機和雙翼機這兩種構型。
道理非常簡單
根據物理升力計算公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飛機的升力正比于飛行速度的平方與和機翼面積。
就是機翼面積越大升力越高,飛行阻力越大,速度越慢,反之亦然。
在飛機初始發展階段,多翼飛機的速度一般都在80100公里之間,少數七翼機、八翼機飛行速度每小時只有6070公里,即便裝備動力強勁的活塞發動機,速度也不可能提高,因為飛行阻力太大了。
人類對翱翔藍天的探索由來已久
英國學者喬治凱利對鳥類為什么可以飛行這個問題非常好奇,鳥類既然可以飛行,那么人類可不可以飛行呢?
飛行的原理又是怎么回事?
喬治凱利大量觀察鳥類飛行的特點,通過比較鳥翼面積、鳥的體重和飛行速度的比較,估計出速度、翼面積和升力之間的關系,提出人造飛機必須將推動力和升力面分開考慮,這為飛機的制造提供理論支持。
花旗國飛行先驅蘭利研究了滑翔機的空氣動力學原理,分析了鳥類如何輕駕雙翼翱翔,提出了升力計算公式沿用至今,被奉為經典。
飛機要想達到每小時200公里的時速,多翼面設計就成了最大的阻礙,而要達到更強的飛行指標和載荷量,易折斷的木質機翼就成為阿喀琉斯之踵,尋找質量輕強度高的材料是必然之途。
這樣一來,飛機設計和發展就將進入預想中的快速發展軌道。
李福壽結束了塔斯馬尼亞島的視察,乘船返回昆士蘭州已經到了3月末,這是一個風輕云淡的晴好時節。
“航海者”號豪華郵輪平穩行駛在湛藍色大海上,高大的煙囪噴吐著濃濃黑煙,驅動著龐大的船體以高達20節的時速飛馳,遠處的“正義”號巡洋艦拼盡全力才能趕得上。
李福壽悠閑坐在三層甲板上的涼棚下,看著正義”號巡洋艦旗云一般的黑煙扯向身后,目光中透露著一份思索神色。
當今世界的科技發展太快,新型船用蒸汽輪機科技的出現,將船舶動力向前大大的推進了一步。
四臺蒸汽輪機聯合驅動,配合三十余臺三脹式鍋爐就可以迸發出3萬匹甚至4萬匹的龐大動力,推動大型戰艦高速疾馳。
這可比原來主流鐵甲艦隊單艦七八千匹至上萬匹的動力配置,翻了好幾番。
動力科技的躍升,令大洋帝國的很多高速戰艦黯然失色。
英國皇家海軍計劃建設中的新型主力戰列艦,排水量動輒一萬六七千噸,采用新型蒸汽輪機動力后,航速可以高達20節,比原本平均1315節的鐵甲戰列艦速度提升了一大截。
而皇家海軍即將建造的萬噸左右戰列巡洋艦,設計航速已經達到每小時25節的驚人程度,已經超過了青龍級重巡洋艦22.5節的時速,更是超過了大洋帝國現有所有戰艦的速度。
李福壽神情苦惱的揉揉眉頭,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不斷推陳出新,在海軍力量建設上面體現得非常明顯。
如今“青龍”級巡洋艦垂垂老矣,“勇敢”級巡洋艦也不再先進,“海鷗”級巡防艦更是退出了一線戰備任務,淪落為二線后備戰艦,只能在海警區發揮巡邏,緝私,護航,護漁余熱。
回想1883年9月,“青龍”級重巡洋艦激動人心的入役儀式,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轉眼18年過去了,當初撐起整個大洋王國一片天,創造無數輝煌戰績的的“四大神獸”戰艦,如今已無力擔負主戰任務,雖然經歷了兩輪現代化改進,但是戰斗力已經遠遠遜色于扶桑國從英國訂購的“敷島”級戰列艦。
“敷島”級戰列艦排水量高達15140噸,它的防彈裝甲使用了當今世界防御力水平最高的克虜伯超硬滲碳鋼裝甲板,裝備最新的無線電設備,其通信能力非常強。
其技術水平與大洋帝國大都會級戰列艦處于同一個水平線上,其防護能力優于13600噸的“紅河谷”號和“布里斯班”號,略差于16200噸的“松江”號、“墨爾本”號、“北侖”號、“天權”號。
“敷島”級戰列艦航速18節,大都會級戰列艦航速21節,在這一點上,大洋帝國傳統的速度優先思想,為戰艦創造了打不過就跑的寶貴機會。
兩國戰艦主炮火力在伯仲之間,都是裝備2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副炮火力以速射炮為主,大概也在一個水平線上。
“敷島”級戰列艦副炮火力由14門單裝152毫米炮、18門單裝76.2毫米炮構成,沒有采用雙聯裝設計,主要是考慮到雙聯裝火炮的炮口焰效應,會互相影響副炮射擊精度,這也體現了英國皇家海軍的慎重態度。
寧愿多占用甲板空間,寧愿多配備炮組人員,也要保證火力投射密度和精度,因此付出一些代價完全能夠接受。
時至今日
扶桑國海軍聯合艦隊重建業已進入尾聲,憑借甲午戰爭賠款和大額英鎊貸款支持,重量級的“敷島”級戰列艦建造計劃中的4號艦“三笠”號,如今正在英國船廠緊鑼密鼓的建造中,不日即將下水棲裝。
扶桑國在甲午戰爭中的表現受到了英國方面的高度肯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得到的是當今世界最新銳的戰列艦,技術水平一流。
李福壽想到;
如今松江號戰列艦已經舾裝完畢,正在進行試航,預計將于5月末交付海軍入役。
墨爾本號戰列艦建造已進入尾聲,在最近34個月就會下水舾裝,預計明年初正式入役。
“北侖”號與“天權”號都在船臺上建造中,相繼會在年末到明年中旬下水舾裝。
在迎來新世紀的時候,大洋帝國將會擁有6艘強大的鐵甲戰列艦保衛海疆,維護帝國利益。
這與高速發展中的扶桑國海軍相比較,依然占據相當的優勢。
新銳主力戰列艦,大洋帝國以6:4領先。
考慮到扶桑國動輒以國運做賭注,李福壽心中竟然有一絲不安,這樣的領先優勢并不大,可能無法阻止扶桑國冒險。
模仿英國海軍策略,是不是應該出臺一項西太平洋地區版本“海軍兩倍戰略”?
也許,扶桑國海軍威脅是個不錯籍口,實現大力發展遠洋艦隊的設想。
相比較十年前
如今戰艦建造費用猛增,動輒上百萬英鎊,“敷島”級戰列艦建造費用就達到了120萬英鎊,其中戰艦建造費用80多萬英鎊,武器裝備費用30多萬英鎊,再加上人員培訓和其他費用,穩穩的超過120萬英鎊。
扶桑國獲得的甲午戰爭賠款,僅夠建造四艘“敷島”級戰列艦和4艘巡洋艦,其余的就要靠大額英鎊貸款支持,才能夠打造一支強大艦隊。
相比較窮困潦倒的扶桑國,如今富裕的大洋帝國可以輕松的拿出造船經費,帝國財政就能夠負擔得起,而不需要李福壽自己掏腰包。
算算賬;
結束的西洋戰爭和正在進行的呂宋群島平叛戰爭,從1898年2月6日開始至今,前后持續了一年零一個月,花費的戰爭經費已經達到1500萬金洋。
這么多錢,建造4艘主力戰利艦綽綽有余。
這些錢都是李福壽自己掏的腰包,戰爭經費不需要帝國財政負擔。
當然了,打下來的呂宋群島地盤也歸屬皇室直屬領地,這可是傳諸于子孫的領地,當然要好好的清理干凈。
經歷一年多的高強度清剿作戰,呂宋群島已經不存在有規模,有組織的反叛力量,到了今明兩年,呂宋群島的戰事將會徹底停歇,支出的費用也會劇減。
屆時,皇室資金緊張的局面將會得到緩解。
下一步,呂宋群島的重新規劃建設可以從長計議,不急于一時。
先在嘛……可以批準皇家海軍申請,增加建設后續二艘戰列艦;“三馬林達”號與“青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