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之世  第七百六十一章:麴義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黃天之世 | 羅小明   作者:羅小明  書名:黃天之世  更新時間:2022-04-12
 
一眾明廷的重臣皆站在永寧閣的大堂的兩側。

在堂中正放著一方巨大的沙盤,這沙盤之上不是一州一郡的沙盤,而是囊括了整個大漢十三州的沙盤。

沙盤之上,在冀州、兗州、青州、幽州等地,密密麻麻的插著紅藍兩色的小旗,其犬牙交錯,錯綜復雜。

而其中紅藍兩色最大的旌旗距離的并不遠,那兩色的旌旗代表著的正是袁紹和孫堅。

許安走入了永寧閣后,候在庭院外的鷹衛也再度搬來一塊專門用于懸掛地圖的掛屏。

一副沒有繪制地形,只是描繪著大漢十三州的州郡城邑的地圖隨后便被鷹衛懸掛了起來。

漢魏明三方所占據的地方分別以紅、藍、黃三色標注,一目了然。

漢軍的進攻方向、魏軍的防守方向,明軍的屯駐方向,各個軍區的位置都被一一標注,描繪了出來,極為清楚。

就是不懂軍事的人,也能夠看出個大概。

而永寧閣內的眾人,自然沒有不通軍事的人。

就是一直作為符祝的工部尚書葛舟,也曾經握著長槍上陣搏殺過。

戶部尚書傅祁和禮部尚書楊績兩人和閻忠一樣,也都是曾經有過軍旅的生涯。

之所以沙盤和地圖的標注各方面都清楚無比,這一切都要歸公于鷹狼衛。

太平道占據的州郡因為關隘庇護,雖然戰事不停,但是多是發生在境外和邊境之地,所以長久以來境內安穩,久未經戰亂,甚至看不到一點亂世的影子。

尤其是這近兩年的時間之中,因為太平道全面收縮,漢魏兩庭紛爭的加劇也使得其無暇西顧,就是戍邊的軍隊也因此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

但是鷹狼衛卻沒有放松半分,尤其是潛伏在漢魏兩地的鷹衛,更是時刻密切的注意著漢魏兩國的情況,連一絲一毫的風吹草動都沒有放過。

才有了如今這極為詳盡的地圖和沙盤,還有各處漢魏兩庭軍兵的動向。

應天府是如今明廷的政治中心,三府六部的衙署就設在應天府,永寧閣的眾人因此先一步比許安得知了具體的情況。

許安坐在座椅之上,凝望著身前不遠處掛在沙盤之后的地圖。

“眼下漢魏兩庭僵持之勢已破,漢軍一路勢如破竹,鄴城孤立無援,孫堅又有‘拋車’相助,旋門關的關墻尚且無法擋住‘拋車’,鄴城城墻的自然也是多半無用。”

“魏庭外無援兵,連戰連敗,又被攻入心腹之地,其軍必然士氣低落,人心離散,恐怕鄴城被圍之后不久,魏庭將會逐步走向崩潰。”

看起來袁紹只不過是輸了一陣,被孫堅攻入了腹地,也不是沒有機會反敗為勝,主力未失,只是沒有防備,致使漢軍如今占據了優勢。

但是戰爭從來都不是單純的戰爭。

漢軍攻入內黃城,距離鄴城不過百里之遙。

如今魏國之地,烽煙四起,敗勢明顯。

幽冀的一眾世家豪強,就是包括一直以來鼎立支持袁紹的甄氏恐怕也會生出別樣的心思。

這些世家豪強可并不會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了一個籃子之中,那樣的風險性實在是太大。

人心浮動,若是袁紹不能短時間內想出對策,反敗為勝,只怕是到時候整個冀州的世家豪強都會叛離。

天命之說,在某些時候會成為了助力。

袁紹此前假做玉璽,命人以器具偽造龍吟之聲,焚燒洛陽漢室宗廟,宣揚天命所歸,最終在鄴城如愿以償的登基稱帝,建國稱制。

赤德衰盡,袁為黃,宜順天意,以從民心。

那個時候這樣的說法,在魑魅的推動之下,甚至一度成為了天下的主流,就是漢庭控制的地域,仍舊是有著其流言的存在。

那個時候袁紹,占據司隸、冀州、青州、幽州、徐州,五州之地,如日中天,頗有氣吞萬里如虎之勢。

若是孫堅穩住了局勢,恐怕袁紹便挾建國之勢直接南下,擊破了漢庭。

當時的漢庭,雖然也占據了數州之地,但是其多是南方的州郡,南方的州郡在大部分世家豪強的眼中看來,都只是蠻荒之地,窮山苦水,道路不便,想要動用人力物力頗為艱難,損耗極大。

那個時候的袁紹,卻是占據了中原的富庶州郡,實力強勁無比。

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之下,天命之說卻是成為了袁紹的催命符。

袁紹當初借助魑魅散播自己才是天命,而漢庭也借助著繡衣使者散播著漢庭才是真正的天命。

若是在此前,這樣的宣傳收效不會有什么收獲。

但是在漢軍連戰連捷,更是攻入了冀州的魏郡,兵鋒直指魏國首都鄴城之時,這樣的說法卻是能夠影響到大多數的人。

離心離德,人心背向。

現在的魏國早已經是岌岌可危,袁紹所面臨的局面遠遠不是漢軍已經兵臨城下的問題,而是如何破解如今人心離散,整個魏國即將分崩離析的問題。

現在天下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鄴城的城外,恐怕現在漢軍和魏軍在鄴城的交鋒已經開始。

鄴城交鋒的結果,影響的將會整個魏國,整個中原地帶。

一旦袁紹戰敗,或者是露出了敗勢,那么魏國國內的一眾世家豪強絕對不會心慈手軟,陪著袁紹一并殉葬,他們絕對會倒戈一擊,投向漢庭。

袁紹的剛愎自用,自以為是,最終導致了這一場敗局。

“無論是從紙面之上的力量,還是從戰略的部署,以及雙方軍將的對比,我看不到袁紹取勝的半分的可能。”

“袁紹的野心太大,想要的太多,北疆,青州、洛陽、太行他都想要,他麾下軍兵雖眾,但是終究是太過于分散了。”

袁紹的實力其實在最初,可謂是所有人之中最強大的,就是當初因為收復了洛陽而名聞天下的孫堅勢力也遠不如袁紹。

袁紹的大意,使得他失去了兗州的控制。

任人唯親,讓袁譚統領青州,使得青州的戰力孱弱,難以取得勝果,連戰連敗,青州不僅沒有讓袁紹得到助力,反而是讓袁紹不得不動用冀州的力量去馳援青州。

在東郡之戰之時袁紹將所有的力量都擰成一股繩,不僅擋住了當時士氣如虹的漢軍攻勢,還拿到了洛陽地區的控制權,以及泰山郡的控制權。

但是袁紹那個時候卻沒有繼續保持,一鼓作氣南下進兵,而是止步洛陽,將兵力派往北疆,想要借助東部鮮卑的力量給與許安施壓。

袁紹想要兼顧全局,但是卻因此錯失了最好的時機。

可惜,袁紹并沒有如同孫堅這樣破釜沉舟的勇氣,出身于四世三公的他,終究是沒有孫堅這般的魄力和決心。

關鍵時刻的優柔寡斷,讓袁紹失去了問鼎天下的良機。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楊績眉頭微蹙,他和許安的看法并不相同,青州平原郡的魏軍只要支援鄴城,袁紹還是有一定的贏面。

“青州漢軍雖勝,但是想要渡河卻是并不容易,黃河北岸的魏軍只需要留下部分的軍隊據守渡口以及河岸,青州漢軍想要北渡卻是也不容易。”

“北岸魏軍可以留下所有的步兵,少許的騎兵,便可以守住北岸,然后大部的騎兵可以回援鄴城。”

“馳援青州的魏軍騎軍主力未損,只需要留下數千的烏桓騎兵,只需要其虎豹騎與幽州騎回援,鄴城之局有很大概率可以破除。”

“虎豹騎在青州之戰正面擊破了上萬名漢軍的軍陣,差點致使東路漢軍全軍崩潰。”

“中原的局面應當還沒有到不可收拾的局面吧?”

閻忠搖了搖頭。

“魏軍不是黃巾軍,魏庭也不是太平道。”

“孫堅此人勇武過人,銳難當之,但是作戰少謀,不過陳王劉寵府下荀攸,郭嘉等人卻是一等一謀士。”

“姑且不說,漢軍對可能從青州平原郡回援魏軍早有預防,以及做了完全的準備。”

“現在恐怕袁紹根本調不動如今位于青州平原郡的這支軍隊了。”

楊績瞳孔微縮,看向閻忠,永寧閣內一眾將校官員也是齊齊看向閻忠。

雖然是許安親口說魏庭必敗無疑,而且分崩離析就在轉瞬之間,但是他們其實心中也認為魏庭還能堅持一段時間,不至于迅速敗亡,畢竟魏軍的主力還沒有多少的損失。

“如果田豐沒有死,可能魏庭還能再堅持一段時間,甚至于打贏這一場鄴城之戰也并非是毫無可能。”

“可惜田豐已死,魏庭已經再無輾轉的余地。”

“青州魏軍原本以田豐為首,麴義、路昭、蔣義渠、王脩四人為從。”

“王脩反叛,如今青州魏軍的將校只有麴義、路昭、蔣義渠三人。”

“三人之中又以麴義的兵權最重,官職最高,手段最硬,青州魏軍不出意外定然會是落在麴義的手中。”

麴氏是涼州的大姓,麴義此前一直都在涼州,頗有勇名,精通掌握羌人的戰法,閻忠和麴義其實也算是有一些交情。

“昔日麴義在涼州之時,我們也算是相識,麴義此人,性情反復,心思難測,野心甚大。”

“若是說他對袁紹有多少的忠心,恐怕還不及鴻毛一片。”

雖然和麴義的交情不深,但是閻忠卻看清楚了麴義的本性。

田豐的身死,使得兵權旁落,到了麴義的手中,麴義絕對不會死忠于袁紹。

“麴義在這個時候,絕對不會撤離青州的平原郡,回防鄴城。”

“回防鄴城,就算是守住了鄴城,但是那又如何?”

閻忠走到地圖之前,指著青州平原郡的位置。

“將青州的平原郡拱手相讓?讓公孫瓚能夠和青州漢軍相互支援,連通起來?”

“然后丟掉整個青州,加上冀州的渤海國,使得幽州被徹底的分割開來。”

“到時候魏國只剩下了半個冀州,加上已經成為了廢墟的洛陽地區,難道拿著這些還可以繼續爭霸天下?”

“魏庭勢弱,恐怕麴義已經再思索著自己的后路了。”

“現在麴義的麾下,有騎軍萬人,三萬余名步卒,四萬大軍在手,這就是他的依仗。”

“馳援鄴城,就算得勝,也不過是再讓魏庭再續命一年半載,但是若是敗了,便是身死族滅。”

“而若是固守平原郡,無論勝敗如何,麴義都能自保。”

“勝了,兵權在手,袁紹還需要依仗他,敗了,麴義帶領五萬大軍歸附漢庭,漢庭又豈有不接受之選?”

楊績眉頭緊蹙,他并沒有想到如此深層次的問題。

永寧閣內眾人心中的疑惑也是再閻忠的言語之下盡皆煙消云散。

“若是魏庭上下能夠一心,袁紹早已經席卷了整個天下。”

閻忠提起魏庭,言語之中略有些輕蔑,畢竟袁紹的種種作為,有些時候簡直是離譜。

一手好牌,卻是被他打的糟糕透頂。

閻忠想說的,和許安不謀而合。

許安和麴義沒有什么交情,但是他知道歷史上的麴義正是因為自恃有功,驕傲放縱、心懷不軌,后來袁紹趁召見之時,將其斬殺,并兼并了他的部眾。

所以麴義在這個時候肯定是先行考慮后路,沒有多少的可能去馳援鄴城。

而且最重要的事情,再考慮戰略方略等事之時,必須要考慮到最壞的情況,尤其是再這種信息傳播極為不便的時代。

閻忠所說的事,有一件事,許安事先并不知道,那就是閻忠曾經和麴義是舊識。

“閻公,你和麴義的交情如何?”

“明公想要招攬麴義?”

閻忠一瞬間便反應了過來,他知道許安真正想要問的問題。

“正是”

許安點了點頭。

三郡烏桓已經暗中投效,遼州公孫度麾下也有不少的騎軍可以調動,還有上百艘戰船組成的海軍可以調動。

公孫瓚麾下的那些軍眾根本不足為提,只要許安想,明軍轉瞬之間便可以奪取整個幽州。

麴義的麾下有五萬大軍,若是麴義愿意歸附,攻取冀州的難度將會大大的下降。

屆時明軍再從函谷關、軹關陘、太行陘,井陘、四地出兵,可以自東西北三面包夾魏郡。

到時候就算是漢軍攻破了鄴城,斬殺了袁紹,那又如何?

也只不過是無用之功,白白做了嫁衣罷了。

漢庭確實不蠢,發現了太平道坐山觀虎斗,等著他們兩國內耗,最終坐收漁利的想法。

所以才有了孫堅破釜沉舟直接進攻鄴城之事的發生。

但是漢庭卻錯估了一些事情,那就是如今明軍的戰力,以及三郡烏桓其實早已經暗中投效。

而且太行八陘之所以現在有幾處關隘控制在袁紹的手中,并非是黃巾軍真的不敵,其實也不過是為了讓袁紹能夠放下心來,拿出更多的力量去和漢庭爭斗。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