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第0461章 百萬百姓?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圣誕稻草人   作者:圣誕稻草人  書名: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更新時間:2021-08-29
 
陰陸答應了回去跟兒女商量,魚父也沒有多留,返回了南平亭別院跟魚娘商量。

陰麗華那個丫頭,魚娘喜歡的緊,覺得那丫頭配自家兒子剛剛好。

所以此事魚娘不會反對,說不定還會主動站出來幫忙張羅。

魚父找到魚娘,一說此事,魚娘果然應允了,若不是天色已晚,她都想立馬張羅起此事。

魚娘和魚父商量了一下,準備次日找人去陰氏提親。

次日一大早,魚娘起了個大早,就將魚父叫醒,讓魚父去請媒人,去準備說媒用的東西。

魚父對此事也上心,在魚娘催促下,迷迷瞪瞪就出了南平亭別院。

魚父、魚娘、陰父,對此事都很上心,甚至還張羅起了婚事。

魚禾和陰麗華就變得有些尷尬了。

兩個人此前沒有戳破此事,猛然被魚父戳破了,還立馬走上了結婚的道路。

兩個人再次相見,難免有些尷尬。

魚禾坐在別院正堂內的座椅上,瞥著坐在下方的陰麗華,幾次欲言又止。

待到陰麗華看向他的時候,他又看向別處。

陰麗華也是這般。

當兩個人四目相對的時候,就尬笑著將目光挪向別處。

隨后數日,兩個人都是這般處事。

一直到漕中叔帶著漕少游到了南平亭以后,兩個人才擺脫了這種窘迫。

“主公,漕中叔和漕少游求見……”

巴山邁著八字步,昂首闊步的走進正堂內,甕聲甕氣的沖魚禾說了一句。

魚禾正為如何調節正堂內的氣氛而苦思冥想呢。

聽到巴山這話,立馬吩咐,“快請!”

巴山應了一聲,出了正堂,沒過多久,巴山就帶著漕中叔和漕少游入了正堂。

魚禾也有許久沒見漕中叔和漕少游了。

漕中叔大概是因為放棄了顛沛流離的生活,逐漸安定下來了,所以富態了不少。

漕少游身形和面目倒是沒有太多變化,只是比以前多了一絲成熟的氣息。

“臣漕中叔(漕少游),參見主公!”

漕中叔和漕少游入了正堂,齊齊向魚禾施禮。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魚禾手底下的人就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在魚禾面前的時候,開始以臣自稱。

魚禾不記得自己稱過制、立過國,不明白手底下這群人為何要將他當成君主一般。

魚禾雖然不明白,卻也沒問。

因為他懶得在這種事情上多費唇舌。

魚禾目光在漕中叔和漕少游身上打量了一二,笑著道:“不必多禮,你們……”

魚禾話說了一半,卻見漕中叔和漕少游又一起向陰麗華施禮。

“漕中叔(漕少游),見過陰長史!”

魚禾臉上的笑容有點僵,陰麗華則有點受寵若驚。

雖說陰麗華是魚禾身邊的近臣,但是論級別,跟漕少游平級,比漕中叔要低一級。

漕中叔和漕少游給她施禮,完全沒有道理啊。

陰麗華趕忙起身,做了一個虛扶的手勢,忙道:“兩位,小女子何德何能……”

漕中叔和漕少游父子對視了一眼,齊齊笑道:“應該的……”

可不是應該的嘛。

魚父帶著一大群弓手,浩浩蕩蕩的跑到野外去獵雁,魚禾和陰麗華那點事,南平亭的人全知道了。

漕中叔和漕少游父子身在南平亭,如何不知道?

獵雁是提親和娶親用的。

而且只有正妻才有這個待遇。

其他的如夫人、妾室,想都別想。

也就是說,陰麗華嫁給魚禾,必然是正妻。

魚禾的準正妻,那就不能當成尋常同僚看待了。

必須禮敬。

陰麗華面對笑容燦爛的漕氏父子,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魚禾見陰麗華手足無措,緩緩開口幫陰麗華解圍,“行了,客套話就不必多說了,說一說你們的來意。”

漕中叔和漕少游聽到魚禾這話,收起了臉上的笑意。

漕中叔跪坐在地上,拱著手,正色道:“主公,臣此次前來,是為了長沙郡和武陵郡所要的糧食。”

魚禾疑惑道:“長沙郡和武陵郡的糧食出問題了?”

漕中叔忙道:“那倒不是,只是長沙郡和武陵郡所需的糧食巨增,陰長史將此事交給了我們四海鏢行運送,可如今糧食需求太大了,犍為郡、益州郡兩郡的三成存糧,已經運送到了長沙郡和武陵郡。

剩下的糧食,要從交州運送。

我們手里的人手根本不夠。”

魚禾愣了一下,皺眉道:“犍為郡和益州郡三成的存糧,已經足夠二十萬人吃兩載了。怎么會不夠呢?

而且在調用犍為郡和益州郡兩郡的存糧之前,我還讓荊州四郡也拿出了剛剛儲存的一部分存糧。

所有的存糧加起來,足夠三十萬人吃兩載了,怎么還要從交州運糧?”

雖說交州如今已經變成了魚禾的大糧倉,可魚禾還是讓各地都建造了糧倉,各地官田,以及從百姓手里收的糧食,除了發放官吏俸祿,以及上繳的一部分外,大部分都存儲在了各地的糧倉。

目的就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

益州郡和犍為郡已經安定了數載了,數載內風調雨順,產了不少糧食。

如今兩郡的糧倉有一大半被存滿了,足可以應付任何天災。

荊州四郡才剛剛平定了一載有余。

百姓們剛從兵災、天災中緩過勁。

還沒存多少糧食。

可即便如此,六個郡拿出的糧食,也足以應對南陽郡和南郡的流民才對啊?

怎么會不夠呢?

漕中叔苦著臉道:“回主公的話,不知道誰將咱們會收攏流民,并且給流民分房子分地的事情傳出去了。

如今不僅南陽郡和南郡受了災的百姓往長沙郡和武陵郡跑。

就連豫州、揚州的百姓,也拖家帶口的往長沙郡和武陵郡跑。

因為大部分都是從江北跑過來的,所以依照您的吩咐,都被看安置在臨近江邊的兩個縣。

如今兩縣接納的丁口已經突破了八萬,每日還在以上萬人的速度增長。

依照手底下的兄弟們打聽到的消息,以及兩郡太守和都尉的推斷,兩縣的丁口很有可能會達到百萬之巨。”

魚禾目瞪口呆,完全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陰麗華也一臉驚愕。

百萬丁口,那可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魚禾也只是想幫著南郡和南陽郡的百姓避開瘟疫而已,怎么百姓們將他治下當成避難所了,全往他治下跑?

“所以……我是該哭還是該笑?”

魚禾有些哭笑不得的說。

百姓們認可魚禾,愿意跑到魚禾治下過活,那就是對魚禾吏治的一種認可,也是對魚禾統治的一種認可。

只要魚禾用心經營,那就等于多了百萬助力。

可百萬丁口一下子涌進魚禾治下,對魚禾而言,是一種考驗,也是一種壓力。

這百萬丁口中,絕大多數必然是兩手空空的流民。

魚禾要給他們吃、給他們住,還得給他們衣服穿。

這么多人所需的衣食住所,將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魚禾也需要調動數萬人,甚至十數萬人去解決此事。

這些人的衣食住所也得解決。

漕中叔和漕少游父子對視了一眼,一臉苦笑,沒有回應魚禾的話。

因為他們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別的王八蛋可著勁的禍禍百姓,將百姓的錢財和糧食搜刮一空,然后將兩手空空的百姓丟給了魚禾照顧。

雖說魚禾手底下缺人,可一口氣丟過來這么多,對魚禾而言,壓力也不小。

陰麗華在一旁沉吟著道:“唯今之計,就只能讓四海鏢行和四海貨鋪攜手運送糧草了。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請各郡各縣的兵馬幫襯。”

魚禾思量著道:“先派人去一趟東越和西越,告訴亡承和莊頃,以后馬援部所需的糧草,就由他們供應。

他們若是短了馬援糧草,導致馬援征討哀牢失利,那哀牢的戰事我們就不管了。”

馬援征討南越和哀牢期間所需的糧草,一直是交趾三郡在供應。

之所以如此,倒不是魚禾假大方。

而是兵是魚禾出的,糧也是魚禾出的,回頭賞賜也得魚禾給。

所以征討南越和哀牢所獲的繳獲,皆歸魚禾所有。

因此,此次征討南越和哀牢,魚禾雖然沒有得到任何疆土,卻得到了南越和哀牢多年積攢的財富。

如今錢,魚禾不缺,甚至可以說多的沒地花。

楊音和謝祿那兩個壞家伙,已經開始上奏文書,讓魚禾開始鑄幣了。

說是有利可圖。

具體怎么個圖發,魚禾大概也猜得到。

無非就是讓交趾三郡的蠻夷們學會用錢,然后再用少量的銅錢,將人家蠻夷手里的那些青銅器全收回來,然后再融了重鑄。

鑄幣的事情暫且不論,單單說糧食。

既然流入長沙郡和武陵郡的百姓數量超過了預期,那魚禾就必須準備好足夠的糧食應對此事。

交趾那邊倒是不缺糧,可西南道路難行,加上路途遙遠,十斤糧食,送到長沙郡和武陵郡,能剩下三斤糧食,那就不錯了。

所以魚禾必須做出一些割舍,讓出一些利益,節省一部分糧食。

魚禾倒也想通過四海貨鋪去購買糧草,可眼下天下大亂,各地民不聊生,除了他以外,大概也只有王莽手里還有龐大的糧草。

他找王莽去買糧,王莽不打他就不錯了,還會給他糧?!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