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發動機  115,蟾宮

類別: 科幻 | 超級科技 | 人形發動機 | 碼字嗒   作者:碼字嗒  書名:人形發動機  更新時間:2021-03-05
 
藍星同步軌道上。

李明看著眼前這個龐然大物,不由得也有一瞬間的出神。

在這個歷時兩年,調集了幾乎當初的EDPA協議組織全部力量投入建設才初步完成的大家伙面前,李明個人就如同塵埃一般。

‘普羅米修斯’,人類首個外太空加工廠。

從外形上看,‘普羅米修斯’就像是一個超大號的銀白色風滾草,無數大大小小的框架組成了一個空心球體結構,讓它的體積看上去大的驚人。

這個長達數公里的框架結構體看起來比天宮空港還要大上好幾倍,結構體里面,數個功能不同的分區正在全力運轉。

三年前,當以青鸞號為架構定型的第一代宇宙飛船開始批量化生產之后,作為人類首個太空港的天宮國際空港很快就出現了超負荷運轉的情況。

雖然EDPA組織一直都在盡力的擴大天宮國際空港的規模,但是因為設計之初的各種限制,這樣超負荷運轉的情況沒能得到有效的緩解。

于是有人提出了重新設計一個新的太空港,對天宮國際空港的部分職能進行分流。

眾多設計方案之中,這個由阿瑪卡聯邦和歐羅巴聯合太空署共同提出的名為‘普羅米修斯’的太空加工廠方案最終贏得了多票贊同,開始進行實際建造。

建造完成的‘普羅米修斯’將從天宮國際空港那里接過外太空航天器拼接、宇宙飛船維修養護等方面的任務。

同時,‘普羅米修斯’上面還預留了大量的加裝接口,以適應后續的升級擴充。

沒過多久,‘普羅米修斯’果然就進行了一次重大升級。

關于那個維修倉的逆向工程雖然沒有特別大的進展,但是還是讓人類仿制出了一點技術的,只不過不是原子排列編譯,而是分子結構分解。

前者就像是建房子,后者則是拆房子。

破壞總比建設來的容易,通過原子結構分解技術,人類能夠很輕易將原生礦物里的各種不同成分分離出來,然后再進行專門的處理加工。

這套設備經過驗證之后,迅速的就被送上了‘普羅米修斯’上,開始實際應用。

通過之前種花家的‘摘星’計劃發射到小行星帶的上百個探測器,人類在小行星帶找到了大量的礦藏資源。

接著EDPA協議組織通過各種手段將大量有價值的小行星拖曳到了藍星附近,減速之后送往了‘普羅米修斯’之中進行分解加工。

大量從小行星帶拖曳過來的隕石、小行星被吞入‘普羅米修斯’的腹中,由專門的材料分解儀進行分解,將其中的不同成分分門別類,根據用途投入到不同的部門。

隨后,‘普羅米修斯’上的生產部門,就能利用小行星的各種礦物材料,直接在外太空生產各種需要的配件,進行組裝。

比起地面生產再發射,這樣能節約大量的成本。

靠著這樣的方式,‘普羅米修斯’不但迅速的在一年的時間里將自己的體型擴大到了現在這樣驚人的規模,也生產出了大量航天探索需要的部件。

其中最重要的就有李明面前的這個東西。

一個重達10萬噸的月球生存基地組件。

面前這個呈扇形的生存基地組件已經是李明經手的第四個基地組件了,等這個組件送抵月球,也就意味著月球上的第一個基地市正式完成組裝,投入使用了。

原本這件事的保密等級比較高,一直都是處于秘密進行的狀態。但是隨著藍星聯邦的成立,大量的相關資料共享開來,這件事也就在上層公開了出來。

眼看著第一個月球基地市已經快要組建完成,高層索性決定,直接對外報道這個過程,展示一下藍星聯邦的力量和發展前景。

當李明走進這個大型組件的臨時總控臺位置之后,組件脫離工作便開始了。

伴隨著各種指令的下達,這個巨大的基地組件開始慢慢的從‘普羅米修斯’上面脫離,幾臺專門的推進飛船開始對這個組件的姿態進行調整。

李明在總控臺上操縱著外部的推進飛船,同時控制著念力的輸出,協同作用之下,這個組件開始緩緩的從‘普羅米修斯’打開的通道飛了出去。

李明熟練的操縱著這個四五百米長的大家伙離開了‘普羅米修斯’數十公里的距離之后,就直接讓推進器全力輸出,將整個組件加速到了一個極快的速度,朝著月球飛去。

兩個小時之后,巨大的基地組件出現在了月球靜海上空,緩緩朝著靜海的中心區域降下。

從空中向下看去,靜海中心區域直徑數十公里的范圍內遍布著大量的人造物,其中大多都是以規格統一的太陽能板為主。

在這些人造物的中央,是一個直徑一公里左右的倒扣的碟狀物,碟狀物的中心位置,一座高塔矗立其上,看上去應該是信號塔一類的建筑。

當前,這個碟狀物還缺少了大約四分之一的面積,就像是被摳掉了一塊的拼圖。

李明現在操作著的這個組件,就是這個拼圖的最后一塊。

隨著這個巨型組件緩緩地落入指定位置,嚴絲合縫的與其他部件拼接合龍,李明也算是放下心來。

一個個焊接機器人出現在了組件的結合部,隨著焊槍冒出的湛藍色火光,這個碟形建筑終于徹底的完整了起來。

李明站在高塔的觀察窗口,看著外面的景色,心中滿是感慨。

在月球建立大型居住地的計劃很早就開始執行了,李明更是計劃里最主要的力量,隨著‘燧人’聚變反應堆的鋪開,人類對于氦3的需求變得越發的急切。

于是李明重返太空之后,首先去做的就是月球開發。

這四年的時間里,李明幾乎都沒怎么回過藍星地面,大部分的時間就是呆在了月球上,一邊幫助月球前進基地盡快的將氦3開采工作提上正軌,一邊進行著月球基地市的建設工作。

可以說,這個月球基地市的前期工程幾乎都是李明一個人完成的。

對李明而言,這個月球基地市是自己的重大成就,也像是自己的一個孩子一樣。

現在,第一個階段終于算是完成了。

拼接工作完成之后,相關資料經過了一番剪輯,直接在藍星聯邦的公共平臺和諸多媒體上發布了出去。

于是人們很快就知道了,在自己頭頂的那輪明月上面,人類已經建立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定居點。

那個名為‘蟾宮’的城市。

作為基本上屬于李明個人建立起來的基地市,第一個月球基地市的命名權自然是無人能夠干涉的。

原本,李明準備給這個基地市起名為‘廣寒’,這個名字可以說是烙印在了種花家的靈魂之中的。

但是這個名字遭到了謝書白的反對,謝書白說‘廣寒’太過于孤寂冰冷,作為李明的成就之一,還是應該起一個更加積極向上的名字才好。

一番討論之后,李明最終選擇了‘蟾宮’這個名字。

月亮在古代的時候也被稱為玉蟾,古時候的科舉學子金榜題名也用蟾宮折桂來進行指代,無論是指代還是寓意方面,‘蟾宮’都是非常恰當的。

藍星聯邦政府官方宣布的資料中,‘蟾宮’基地市分成了四個大區,分別是氦3加工區、科研區、物流區和生活區。

目前‘蟾宮’足夠支持2000人在上面居住生活,除去百分之八十的科研人員外,‘蟾宮’基地市將會給出百分之二十的名額用于旅游觀光。

只要是藍星聯邦政府的公民,就能夠在相關的報名渠道遞交申請,審核通過之后繳納相應的費用,就能前往月球上的‘蟾宮’基地市居住一段時間。

除了體驗月球上的生活之外,游客還能夠體驗月面行走,月球觀光等相應的太空旅游服務。

從官方給出的價目表來看,這個價格意外的便宜,且不說那些富豪了,就連一部分中產階級都有一些動心。

藍星聯邦政府還宣布,為了慶祝‘蟾宮’基地市的建成,將會從藍星聯邦公民數據庫之中隨機抽取一百名幸運兒,成為‘蟾宮’的第一批游客。

全程免費。

頓時,整個藍星就轟動了。

誰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那一百個幸運兒之中的一員,種花家的新聞媒體上更是用一張古代士子參加鹿鳴宴的水墨畫作為宣傳。

水墨畫里,月光之下,眾多穿著文人服飾的學子端坐在方桌之前,方桌上除了一些酒食,還有一根綻放著桂花的樹枝。

水墨畫的抬頭是一行行云流水的大字:

月海蟾宮折桂枝。

身處‘蟾宮’之中的李明沒有去關注藍星上的那些事情。

組成‘蟾宮’的組件都是能夠獨立運作的,所以雖然‘蟾宮’才剛剛完工,但是已經有五百多名科研生產部門的工作人員入住其中了,他們大多都是負責月球上的氦3開采方面的工作人員。

最早送到月球上,安裝應用的‘蟾宮’組件就是氦3加工區。安裝完成之后,上百名經過篩選訓練的工作人員就立刻入駐,開始了氦3的開采工作。

作為生活區的部件是最后才被送來的,在此之前,這些科研生產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極其有限的條件下已經在月球表面生活了兩三年的時光。

其中艱苦,不足為外人道。

現在隨著生活區的安裝完畢,大家的生活條件終于能夠得到改善,這讓眾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李明也被這些人的笑容所感染,心情舒暢起來。

雖然目前的‘蟾宮’基地市只有一公里的直徑,規模有限。但是隨著原材料裂解技術的應用,相信用不了多久,‘蟾宮’基地市就能像‘普羅米修斯’那樣迅速的擴張。

依托于月球表面這個優勢,相信‘蟾宮’的擴建速度絕對能遠超‘普羅米修斯’,用不了多久就能成為一座真正的城市。

告別了諸位工作人員,李明在‘蟾宮’基地市的中央,那座高大的信號塔的下方,打開了一個特殊權限才能使用的電梯。

李明進入電梯之后,一路向下。

電梯運行的速度極快,如同列車一般呼嘯向下。運行了十幾分鐘之后,電梯才停了下來。

走出電梯,出現在李明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的球形空間。

這里,正是當初李明發現飛船殘骸的地方。

現在,這個球形空間已經被各種各樣的東西所充斥,宇宙飛船、戰斗飛艇、小型工程機器人等等等等,它們如同穿花蝴蝶一樣在一個個平臺之間游走。

不同種類的光源混雜在一起,照亮了這個巨大的空間。

雖然看上去略顯擁擠,但是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這里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忙而不亂。

李明走出來的那個電梯所依附的巨大圓柱如同一根主軸,豎立在球形空間的正中央,一個個平臺正是從它的身體上延伸出去的。

這些平臺高低不一,從大體上將這個球形空間分割成了十幾個不同的層面。

見到電梯門打開,守衛的兩面動力裝甲戰士警惕的看了過來。

發現是李明之后,兩名戰士敬了個禮,就繼續執行警戒工作了。

李明對著二人點了點頭,就從電梯口離開了。

一路走到了平臺邊緣,李明放眼望去,看著下面繁忙的景象,心情舒暢。

這里,就是原協約軍團,現藍星聯邦星際軍團的月球基地。

或者說,這里才是真正的‘蟾宮’。

地面上的‘蟾宮’基地市之所以建在那個位置,而不是更加靠近當初前進基地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地下的‘蟾宮’在這里。

當初發現這個球形空間之后,就有科學家提出,這樣一個地方正是一個天然的基地,深藏地下,足夠隱蔽。

再加上后續的調查發現,這個球形空間的溫度相對穩定,基本維持在零下80到90攝氏度的溫度。

這個溫度雖然很低,但是比起月球表面上那300多度的溫差來說,已經是相當好的了。

于是這個地方迅速就被開發利用起來,先是靠著從南極發現的那套有機物合成裝置,有效解決了食物方面的問題,為人員的長期留駐提供了必要條件。

隨后,李明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從球形空間的頂部向上挖通了一條長達十幾公里的通達月球表面的通道。

通過鋪設流體循環系統的方式,將月面白天高溫熱量傳導到地下,再加上電能供暖系統,成功的將球形空間的溫度維持在了15攝氏度左右。

后續的各種改造暫不細談,在這幾年的努力建設下,這里終于成為了第一個地外定居點。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