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守誠化作一個砍柴的樵夫,便堵著了石猴出山的路口。
同時唱道:“腰間斧柯,觀棋曾朽,修月曾磨。不將連理枝梢銼,無缺鋼多。不饒過猿枝鶴窠,慣立盡石澗泥坡。還參破,名韁利鎖,云外放懷歌。”
聲音洪亮高遠,很快就吸引了石猴。
石猴聽著歌聲:“這定然是個神仙!”
當下連爬帶跑的,便到了跟前:“老神仙!老神仙,收我為徒吧。”
“哈哈哈,我可不是什么神仙。”袁守誠道:“不過山中樵夫,終日為斗米折腰,算什么神仙?”
石猴抓耳撓腮:“你不是神仙,怎么說些神仙才說的話?”
“哈哈,神仙說什么話?神仙已經得了逍遙了,又怎么會說著求逍遙的話?不過消遣罷了。”袁守誠道。
小石猴道:“那您也見過神仙,小的是專門來求仙的,還請引見引見。”
“哈哈哈。”袁守誠大笑:“你這猴子,好生功利,你學人都沒學會,就想學仙?”
“學仙需要先學人么?”猴子抓耳撓腮:“我倒是聽說,人也是師法自然而學仙,怎么到了我這里,還要先學人?”
“不先學人,不知道理,既不明道理,又怎么學仙?”袁守誠勸道:“你若尋訪仙山,若不通人性,不懂做人的道理,便是見到仙人也不見得能抓住仙緣。”
小猴子聽聞如此,當下下山去了,尋覓人煙去了。
只是是沒見著下山的路,濃霧氤氳,似有黃粱香氣。
倒也有些許劫難。
石猴下山,第一個遇到的便是農人,農人見他長得俊,要將其進獻給長官。
猴子先天機敏,察覺到傷害之心,很快逃走了。
第一學會了防備之心。
只是猴子連爬帶走,行走在鬧市之中,又引得好些人嘲笑,于是很快便學會了直立行走。
等著學會自立行走,反而引起許多人注意,耍雜技的戲班子老板便覺得奇貨可居,設下陷阱,用新鮮蔬果誘之。
小猴子雖然早有防備,但禽獸之智幾何?又怎么比得上人。
被耍猴人抓住之后,又是一翻馴服折磨:“畜牲就是畜牲,還真把自己變成人了。”
挨了打,又被拘束上了鎖鏈,每天在街頭巷尾表演一些翻跟頭,做算術的事,收上幾文錢……
在這樣囚徒般的生活中,小猴子學會了隱忍。
終有一日,耍猴人喝醉,石猴偷了鑰匙,打開了鎖鏈。
本來想著拿鎖鏈勒死刷猴人,但是心中最終還是沒有被人世間的“惡”給包裹。
卻是學會了包容。
拿了衣裳鞋靴,小猴把自己假裝成了一個流浪的小孩,倒也走了許多地方。
最后駐足到了一處鄉村學堂旁,隔著窗戶,聽著里面念著書:“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就這么偷聽了一段時日,教書先生也發現了他。
石猴本以為先生會趕他走,卻不想默許他呆著此處,甚至對著學童道:“連猴子都比你們好學!”
日子漸久,石猴也端坐到了學堂,學會了認字,更學會了狠多道理。
但很快學堂的家長們聽說有猴子跟著自家娃娃一起上課,紛紛道:“讀書人豈能與禽獸為伍?”
不得已,教書先生對著石猴道:“你是我見過的最機敏好學的學生了,可惜你我緣分已盡,你走吧。”
石猴斑駁帶淚,情感越發豐富,從此學會了感恩,也學會了禮。
再次踏上尋仙的路途,也不知道多久,猴兒學會了開口說話,學會了生火做飯。
有時候進入佛寺,也想要遇到大德高僧,參禪禮佛,但見枯坐的多,講法的少,便也離去了。
又或者到道觀之中,卻也只道:“是個靈物。”當做觀賞動物看著,縱然開口求仙,也只道法不輕傳。
就這么兜兜轉轉,小猴也變成了大猴,但求仙的目標一直放著心中,并沒有放棄。
“看我這一試如何?”袁守誠笑道。
“不愧是知人事。”李鄲道感嘆道:“善惡無端,世事無常有常。”
“此不過黃粱幻境,只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袁守誠道:“如此學人,只怕省了他數年功夫。”
李鄲道點點頭:“只是終究要他自己去體會才好。”
袁守誠便撤了幻境,猴兒正迷茫,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多年前下山那個路口。
當下發覺不對,大呼道:“神仙,神仙!”
然而什么也沒有找到,只得悵然若失,而第一次生出怨恨心:既然考驗我,又怎么不見我,害得我好苦啊。
卻也重新收拾心情,下了山去了。
雖然幻境中經歷許多,但到了塵世間,卻又都是新的體驗。
“好俊的猴子!”一個農人感嘆道。
這讓石猴回憶起幻境的經歷,開始心生防備。
但農人并沒有生出要捕捉的想法。
等著行走街市,卻也只是引得些孩子追逐打鬧,并沒有人嘲笑他不會走路。
因為在人的心中,猴子就是猴子了。
很快幻境之中經歷的事情,小猴子又都真實的經歷了一遍,但學堂老師并沒有讓他進學堂。
因為猴性頑劣,怕傷著學生。
小石猴也沒有被刷猴人捉住……
一路真實的顛沛流離,風餐露宿,這回或許是太過現實,這些市井氣息而動搖了小石猴的求道之心。
饑餓,孤獨,不被理解,乃至于死亡……
“學仙……”
也訪過名山,名山無仙,卻全是拜仙的人,也訪過洞府,洞府之中荒蕪幽暗,也不是另一翻天地。
終究到了茫茫大海,乘筏越過汪洋大海,也不過虛妄,一個浪頭打下,便落入海中,隨著海水飄蕩,不知道流落何方。
只是等著再次到了岸上,又是一片桃源,下山之時不被自己留戀的桃林,此時仿佛成了最好的歸宿。
石猴走進桃林,大口大口吃著桃子,眼淚也大滴大滴的流。
“還學仙嗎?”
“不學啦!”
一股釋然,放下之后,似乎解脫的石猴緩緩入了夢境。
袁公有些心疼道:“好好一個苗子,你怎么這么折騰他?”
袁守誠也道:“會不會太過分了?”
李鄲道卻笑道:“這樣才好呢,若求仙,便不得仙,如今不求了,反而心中悟得了,沒了執念,也便好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