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分封后,分出了項家、屈家、景家、昭家四大封地。
四大氏族在各地封地上,實行不同政策,可按照自身意愿收取不同比例的賦稅。
其中,以景家稅率最高,讓封地內的百姓大為不滿。
去年秋季收成后,四家的人開始組建家族兵。
因為分出了四個封地,楚國朝廷能直接掌控的土地隨之相應減少,賦稅收入隨之下降了很多。
楚王宮,后宮。
這天,項羽和戚姬剛吃完飯。
“大王,工尹大人求見!”
聽到章邯來了,虞姬道:“大王,讓他進來吧!”
章邯快步走入,手中提著一個袋子。
“臣拜見大王!拜見王后!”
章邯畢恭畢敬向兩人行禮。
項羽看到章邯的袋子,道:“章邯,此次帶來何物?”
章邯道:“稟大王,此乃蜀地名茶,千金難求,臣想盡辦法,才獲得一袋,進獻給大王、王后。”
子嬰實施弱楚之策,章邯按照指示討好項羽,為此絞盡腦汁。
項羽喜歡虞姬,除了直接討好項羽外,還可從虞姬身上著手。
這幾個月來,章邯不斷以各種方式討好項羽和虞姬。
項羽身為楚王,要多少女人都可以,但后宮卻偏偏只有王后一人。
章邯曾試探性從項羽口中聽到,項羽只喜歡虞姬一人。
章邯在平常與人交談時,時常“不經意間”提起大王和王后,歌頌楚王和王后的愛情故事,將之稱為神仙眷侶。
這個方法成功了,甚得項羽和虞姬歡心。
每次在兩人面前,章邯都說盡好話取悅。
經過這幾個月來努力,項羽和虞姬對章邯的好感度大增。
得知虞姬喜歡蜀地名茶,章邯又再想辦法弄來。
虞姬當場就眉開眼笑,說道:“工尹大人有心了!”
項羽也樂了,感慨道:“章邯啊章邯!你真是好人!”
章邯又道:“暴秦未滅,要得到蜀地之茶甚為艱難。臣相信,大王能定入關中,滅暴秦,誅殺贏氏一族。到時候,秦地的一切,皆為大王所有。”
這下,項羽更是樂了。
章邯再道:“臣這次來找大王,還有要事。”
隨即,項羽帶著章邯來到書房。
項羽道:“章卿,是什么要事?”
章邯道:“大王巨鹿一戰,大敗臣所率秦軍,臣敗得心服口服。大王挽救其余五國,威震天下。大王乃五國恩人,又是天下最強者,理應是天下共主。”
章邯的話,正合項羽之意,項羽笑了笑,再顯出一副高傲之色,說道:“說得好!趙歇、魏豹、劉邦、韓廣、韓成,要是沒有寡人,他們早就死于你之手,寡人登基之時,四王皆要跪下。”
高傲的項羽,自認為比五王強得多,并且曾經有實際驗證,根本不把五國放在眼里。
項羽如此反應,章邯心中一喜,繼續道:“臣有個想法,不知當說不當說?”
項羽略微不耐煩,說道:“速速道來!”
章邯道:“名不正則言不順,楚王是王,韓王、趙王、齊王、魏王、燕王同樣是王。大王稱號應當高于諸王,才名正言順是天下共主,號令諸王。”
項羽道:“章卿之意,是讓寡人做皇帝?”
章邯道:“正是。臣認為,可派人告知五王,公開、明確說明,楚王乃天下共主,五王需向楚王稱臣。楚王應當成為皇帝,擇日舉行登基大典,五王需來彭城參加。”
去年鄒離跟章邯密談時,轉達秦王之意,要挑撥項羽和五國關系,讓章邯想辦法鼓動項羽稱帝,明確五王乃項羽臣子。
“哈哈!”項羽大笑起來,“說得好,就應當這樣。只是…”
項羽再皺了一下眉頭,說道:“亞父肯定不同意,定會阻撓。”
章邯道:“此事先不讓丞相知曉,大王瞞著丞相,各派五人通知五王,并昭告天下,定下登基大典日期。到時候,就算丞相知曉,大王成為皇帝已成事實,丞相只能承認事實。”
“哈哈……”項羽又再大笑起來,夸贊道:“章卿啊!你真聰明!”
章邯做出獻媚之色,道:“能為大王赴湯蹈火,是臣之幸!臣一生追求陛下,萬死不辭!”
隨即,章邯轉為憂慮之色,說道:“只是,五國之王未必肯臣服!”
項羽道:“哼,要不是當初我在巨鹿大敗秦軍,他們早就死于你之手,日后要滅秦,還得由寡人來帶頭,萬一秦國出關攻其一國,還得楚軍馳援。誰敢不臣服,寡人定饒不了他!”
成功鼓動起項羽,章邯心中興奮,神情卻不表露出來。
他再獻媚道:“我王乃天下霸主,誰敢不臣服,那是自找死路!”
關中,咸陽東城郊。
這里有一座大軍營,軍營外大空地,平常用于操練兵馬。
今天,子嬰親臨這里,檢驗練兵成效,王元、王威、陳平、尉繚,以及部分大臣,跟隨王駕前來參觀。
這是由一萬士卒組成的秦軍方陣,將要進行演練,指揮官正是韓信。
韓信指揮的方陣,有著合理的布局。
方陣前鋒為一排戰車,每輛戰車有三人。有負責駕車的馭手,車上有兩人,分別是弩兵和戟兵。
戰車后面為三排強弩陣,是配備床弩、踏弩的弩兵。
在弩兵背后,是兩個長矛方陣,長矛矛柄6.3米,加上矛頭,總長度達到7米,
長矛陣后面為四個方陣,分別為戟兵和鈹兵。
方陣型背后是指揮車,指揮戰陣的軍官,通常會在指揮車上指揮戰斗。
在指揮車的左邊,有好幾個軍鼓;指揮車右邊有一個木架,木架上掛著一個鐸。軍官下令出擊則擊鼓,下令收兵則敲鐸鳴金收兵。
在方陣兩翼,則是騎兵陣。
初春的陽光,把兵器照得閃閃發光,春風把軍旗吹得獵獵作響。
槍頭如林,方陣如山,秦兵們精氣神十足,軍容極為鼎盛。
子嬰道:“韓校尉,你給寡人和大家都說一說,這陣型搭配有什么作用。”
臣子們向韓信靠近幾步,聽聽這個很能“紙上談兵”的韓信如何指揮戰陣。
“這是進攻陣型,先用強弩射殺敵軍,再由車兵出擊,矛兵和戟兵跟在后面。在強弩壓制下,戰車沖入敵陣,沖亂敵陣型,后面的步卒再跟上擊殺混亂敵軍。當進攻部隊取得優勢時,兩翼騎兵再出擊,從側翼合圍或追擊敵軍。”
說完后,現場掌聲響起。
許多文官夸贊韓信會用兵。
武將們則見怪不怪,這是秦軍方陣較為常用的方法。
特別是王元,對于這陣型戰法再熟悉不過。
韓信道:“此種戰法,秦軍早已有之。作為軍隊統帥,需根據臨場形勢,隨機應變,隨時變換陣型。”
子嬰再問道:“若是防御陣型,需如何調整?如何防御?”
韓信再詳細講述,防御陣型時,車兵配置在戟兵、長鈹兵后方。
當敵人進攻時,弩兵以強弩射擊。
如果弩兵抵擋不住被敵軍沖近,長矛兵迅速向前,抵擋敵軍攻勢。
如果長矛兵的陣型被打亂,長鈹兵以較小的突擊陣型,利用極強的突刺能力將突入的敵人推出去。
戟手則是在方陣陷入混戰時,以單兵為單位加入戰斗,肅清沖入陣內之敵。
兩翼騎兵主要作用是警戒,防止有敵軍從兩翼或背后發動攻勢。
在不懂兵事的文官們聽起來,覺得韓信很會用兵。
而許多武將知道,這是秦軍比較常用的防御戰法。
韓信最后強調,這是普通防御作戰之法,同樣需要根據臨場戰況隨機應變。
有些文官還想知道,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如何變換陣型應對。
不過,子嬰不給文官提問機會,這種非常專業、高超的指揮技巧,豈能隨便公開說出來。
從半年前開始,韓信和王元都分別練兵,分開在不同地方操練兵馬。
半年后訓練有成,子嬰帶著臣子們前來觀摩檢驗。
隨后,子嬰下令,讓韓信指揮演練。
首先是陣型變換。
韓信去到陣型后面的指揮車,熟練地發出各種命令,方陣的陣型在韓信指揮下不斷變換調整,時而嚴陣以待,時而做出攻擊姿態。
每發出一道命令,都有傳令兵大聲傳達命令,士卒們迅速進行變換,命令執行迅速,從未有拖泥帶水。
當擊鼓進軍時,長矛兵以密集的隊形沖在前面,士兵們殺氣騰騰,作出相應攻擊動作,仿佛前面是敵人,是軍功。
當鳴金收兵時,士兵們撤退有序,退而不亂。
韓信坐鎮指揮車,始終以最有效的方式調集著內部組織資源。
目前,秦軍兵力構成有兩種。
第一種是常備兵,數量為十八萬,其中十二萬駐守在各關隘、城池,三萬五千為機動兵力,剩余兩萬五千為在隴西操練的騎兵。
韓信和王元所訓練的部隊,來自于機動兵力。
除了常備兵力外,其他年滿十五歲的男丁,秋收后全部接受訓練,確保戰時被征調后,能立即投入作戰。
文官們還看出了一個顯著的變化,每一匹戰馬上的馬鞍,馬鞍前后凸起,跟以前馬鞍大不相同。
后來得知,這叫高橋馬鞍。
在演練中,子嬰看到了大秦的威武之師、雄壯之軍。
在秦軍制式武器中,青銅武器和鐵制武器皆有,等掌握炒鋼法后,打造出鋼制兵器,秦軍對敵優勢將會很巨大。
重新一統天下,是子嬰的夢想,是奮斗目標。
煉鋼術已試驗研究到一定程度了,其它武器也得陸續發明出來。
子嬰接著要發明的是連弩,首先是諸葛連弩。
兩天后,書房內。
這里只有子嬰、尉繚、陳平三人。
涉及到高度機密事情,書房大門緊閉,所有內侍皆被屏退。
“兩位卿家,可看出此乃何物?”
子嬰向陳平、尉繚展示的,是他畫出來的諸葛連弩圖片。
兩人頓時被吸引住了,雙眼盯著紙張中畫著的神奇之物。
這是什么物品?很容易看出來,紙張上不僅有圖畫,還注明了每個部位名稱,可以看出這是弩機,是與眾不同的弩機。
兩人隨即興奮起來。
子嬰道:“大家都知道,弩每次只能射出一支箭。寡人設計的這種弩機,可以連續射出十支箭,稱為‘連弩’。”
連續射箭?太神奇了!
子嬰讓兩人看著紙張,進行相應解說。
子嬰先解說連弩結構、原理,然后每個零部件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
所謂連弩,就是可以連續射箭,
連弩機分為箭匣和機架兩大部分,上方是箭匣、下方是機架,由杠桿連接著箭匣和機架。
發射槽位于箭匣靠近底部的部位,在發射槽最后端有條橫向的凹入部位,細小的弩弦穿過發射槽內的前端,弩弦兩端系在下方機架前端的弩弓兩端。
至于是用方法,首先是裝箭矢,連弩的上方是箭匣,有箭匣蓋蓋著,裝箭矢時把蓋打開,裝好之后再蓋上。
連弩所使用的箭支,跟普通弓弩的箭矢大不相同,箭身稍小,長度短上許多,箭尾沒有羽毛,這是連弩專用箭支。
連弩箭匣的高度,是按照豎排裝載十支箭容量作為基準,當放入十支箭后,恰好將箭槽裝滿。
在使用時,需要左手托著連弩機架,用右手握著杠桿的握把。
在將握把向前推時,箭匣隨之向前和向上,當發射槽最后端凹入部位接觸到弩弦時,由于機架在機匣、發射槽下端,橫向穿過發射槽并連接著弩弓兩端的弩弦自然有向下的壓力,壓力促使弩弦落入橫向的凹入部位。
在將杠桿往回拉時,箭匣隨之跟著向后和向下,同時亦拉動著弩弦張開,連弩采用了杠桿原理,拉動弩弦張開的過程并不會過于費力。
當杠桿被往回拉到一定程度時,箭匣跟著向下和向后,杠桿恰好跟發射槽內的弩弦接觸,隨之將弩弦抵出,弩弦的彈力將發射槽內的箭矢彈出。
在箭支射出后,發射槽上端箭槽內的箭矢,會自動落入水平槽內,弩兵再重射箭動作,便實現了連弩的連射。
陳平和尉繚越聽越喜,越聽越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