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如何?”
劉邦剛踏入丞相府,立即詢問蕭何情況。
“稟陛下,蕭丞相無大礙,只是陸大人傷勢不妙。”
劉邦先見到了蕭何,蕭何左臂受傷,已被包扎好。
又再來到某間屋子,陸賈受傷的腹部已被包扎好,整個人面無血色,臉色蒼白。
醫官向劉邦道:“陛下,陸大人失血過多,萬幸還未到必死地步,如若能挺過這幾日,性命便無憂。”
劉邦再向人詳細詢問事情經過。
“他娘的!定是暴秦派人干的!”
氣急敗壞的劉邦大聲罵了出來。
他命人徹查此事,一定要查出刺客來歷,嚴查是否還有同伙。
隨后不久,稷下學宮的每個人都被嚴查了一遍。
據調查,那名刺客是四個月前來到臨淄,因對儒學有一定造詣,得以留在稷下學宮。
其他人雖未被查出有可疑之處,也不能像以前那般自由了,凡進入稷下學宮者,都要被檢查,確保未攜帶利刃。
自此以后,蕭何無論去到那里,侍衛都會緊緊跟隨。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總要有個結論。
劉邦對外宣布,刺客是秦國派來的。
經過這件事后,在稷下學宮里,暴秦成為了士子們論政時的聲討對象,暴秦本身就殘暴,由還派人刺殺蕭丞相,更是卑鄙無恥。
他們似乎忘記了,嬴子嬰就被人刺殺過,以前的秦王嬴政,同樣被人行刺過。
韓國,新政,皇宮。
丁勉在這里單獨面見韓成。
“陛下,張良大權在握,獨斷專行,需鏟除之。”
韓成十分矛盾,雖然他這個皇帝被架空了,但張良的確讓韓國形勢越來越好。
他無奈道:“若沒有丞相,韓國恐無法強大。”
丁勉進諫道:“即便張良讓韓國更強,可如若不及早株除,恐禍及陛下皇位,田家篡姜齊這等慘劇很有可能發生。若皇位不保,即便韓國再強,又與陛下何干。”
他的話,深深刺痛了韓成。
韓成道:“該如此除之?”
丁勉道:“宮中尚有一千人由陛下掌控,可召見張良,待他入宮后殺之。”
韓成驚呼道:“此事萬萬不可,新鄭有重兵把守,宮外皆是張良心腹,若殺張良,他們勢必會殺入宮中。”
丁勉道:“陛下,只要張良一死,什么都好辦。”
韓成搖頭道:“不可不可!不能如此,唯有另想辦法把權力奪回來。”
皇帝不答應,丁勉很無奈,他只能再做建議,讓韓成嘗試把軍權奪回來。
巴郡以南,夜郎國。
這天,由韓信帶領的秦軍,首次跟夜郎國大股部隊相遇。
秦軍在這個山頭,夜郎軍在對面山頭。
兩座山并不算高,只是草木很是茂密。
由于敵軍兵力比較分散,習慣以小股部隊襲擾的方式跟秦軍纏斗。
況且,本身夜郎國就沒多少人,要是集中兵力跟秦軍決戰,很快就會損耗得七七八八了。
針對情況,秦軍也分散兵力,以一千至三千人不等分多路進軍。
只要不是幾十人的小股部隊落單,就不懼敵軍。
這幾天,韓信親自帶著三千人向西南邊進軍,尋找敵軍。
上午時分,韓信在山上等待斥候的消息。
還未接到出戰命令,士卒們在草木茂盛的山上歇息。
即便在南方,冬季仍然會讓人覺得寒冷。
也幸好是在冬季,蛇蟲都潛藏蟄伏起來過冬。
要是在夏季,不僅酷熱難耐,還時常有蛇蟲叮咬,要是運氣不好被毒蛇咬了一口,可就一命呼呼。
片刻后,斥候返回來了。
“韓校尉,敵軍預計人數不少于五千。”
韓信召集三個軍候開會。
軍候甲道:“就算敵軍比我們多兩千,還是我們戰力更強。”
軍候乙道:“直接沖過去,跟他們大戰一場。”
軍候丙道:“敵軍武器差,五千也打不過我軍三千人。”
韓信卻有自身的想法,他說道:“夜郎國蠻夷,喜歡在山里跑,要是打不過就跑,我們能斬首多少人?能有多少軍功?能斬首兩千否?”
對于軍功爵,秦國無人不垂涎,要是野戰中斬首兩千,那就是達到盈論標準(獎勵條件),參戰部隊所有人都能計算軍功。
只聽韓信道:“本校尉決定,由我帶一千人正面出擊,跟敵軍纏斗,吸引敵軍注意力,趙軍候率部下悄悄繞過這座山,摸近敵軍左翼;李軍候率部下從這邊繞過去,摸近敵軍右翼。你們兩部要注意,別被敵人發現。兩部都到位后,聽我的信號向敵軍發起猛攻。三路同時發起猛攻,定能斬首敵軍一半以上。”
三名校尉隨即興奮起來,都覺得這個主意好。
韓信在秦國已是大名鼎鼎,他在朝堂上跟大臣們大談用兵之道,連國君和大臣都被折服,秦軍上至將軍,下至普通士卒,無人不知。
命令正式下達,兩個軍候各帶本部士兵,分別從左右兩邊行動。
韓信帶著一千人向前行進。
敵軍發現秦軍正前方有秦軍靠近,警惕起來。
韓信和一千士卒走到山下,擺出進攻的架勢。
敵軍發現秦軍只有一千人左右,決定跟留下來秦軍作戰。
在這一千秦兵中,分為三個兵種,分別是弩兵五百,戟兵和長鈹兵各二百五。
弩兵在前,戟兵、鈹兵在后,緩緩向山上前進。
弩兵們手中的弩機已上弦,隨時射向敵人。
這里草木茂密,要是有人蹲下躲在草叢中,不易被發現。
不過,對面的敵人沒有刻意躲起來,大批弓箭手向秦兵壓了過去。
“嗖嗖嗖”的箭矢聲密集響起。
居高臨下的敵兵向秦兵射箭了。
他們裝備的是弓箭,沒有弩箭,夜郎國的技術比秦國差得遠,連弩機都不懂得制作,也不懂得治鐵,只能是技術比較落后的青銅兵器。
秦軍弩兵同樣射箭還擊。
這座山不算高,秦軍弩箭射程遠于敵軍弓箭,弩機上有望山刻度瞄準,再加上秦兵訓練有素,即使是從下往上射擊,跟敵兵對射起來,并沒有落下風,雙方互有死傷。
由韓信指揮的士卒,只是佯裝進攻,架勢做得十足,卻又不是真的要猛攻,每次佯裝進攻時,又佯裝被敵軍弓箭兵擊退撤下來。
敵軍也有過進攻,在秦軍弩兵三段擊射擊下被擊退。
韓信雖然是第一次指揮戰斗,卻能沉著冷靜,對自己很有信心。
雙方僵持了半個時辰,秦軍折損了近三百人。
韓信接到報告,兩個軍候所帶的兵,已經到達預定位置,隨即命人發出訊號。
“殺……”
在山頭兩邊,喊殺聲震天,每個秦兵都高喊“殺”字,敵軍聽起來似乎人很多,以為被包圍了,頓時慌亂起來。
韓信命令,向敵軍發起最為猛烈的攻勢。
雙方很快短兵相接了。
秦軍戟兵、長鈹兵勢不可擋,猶如猛虎沖入羊群,殺敵就是軍功、爵位,每個士兵都全力作戰,以求多殺敵人。
敵軍武器是斧和矛,身上沒穿鎧甲,無論是裝備、訓練,還是士氣、戰心,都不如秦軍。
在三面夾擊下,敵軍很快就崩潰了,紛紛向后逃跑。
秦軍全力追趕,從這個山頭追到另外一個山頭才停下來。
韓信十分興奮,終于取得了第一次作戰勝利,立下軍功,初步證明自己并不是只會紙上談兵。
三個軍候的兵都集合起來,歡呼著勝利。
趙軍候名叫趙磊,他向韓信道:“韓校尉果真會用兵,末將佩服。”
李軍候名叫李汝,興奮道:“我日后要跟著韓校尉,多立軍功。”
要是跟著善于得用兵的上司,獲得集體軍功的機會大大增加。
反之,要是上司是庸才,下級軍官不僅撈不到軍功,反而會讓部下損兵折將,跟著受到懲罰。
像韓信這樣的上司,試問哪個軍官不希望跟隨。
經過清點統計后,秦軍戰死357人,重傷75人,殺死敵軍2768人。
殺敵數量和自損人數相抵,計入軍功的殺敵數量達到獎勵標準了。
重傷的士兵被簡單救治。
在秦軍編制中,每支部隊都會有一定數量醫卒,醫卒能像正常士卒那樣作戰,也具備治療外傷的基礎能力。
韓信派人向東邊四十里外的主將程開報告,需等那邊派人過來核定軍功后,才會離開這里進行下一步行動。
程開接到捷報后大喜,親自過來這邊,既是核對軍功,亦是要鼓勵官兵。
自從南征夜郎國后,基本上都是小規模戰斗,頂多是一次性殺敵數百,這次一次性殺敵兩千余人,算是戰果輝煌了。
韓信立功,作為主將的程開,同樣會有相應的軍功。
御書房,陳平來向皇帝報告。
“陛下,在齊國的刺客失手了,蕭何只是小傷無大礙,陸賈傷重被救了。”
陳平報告著詳細情況。
子嬰深感可惜,一次刺殺沒有成功,以后再要找機會就更難了。
蕭何雖不像張良、范增這樣有謀略,但卻是內政能手。
在整個華夏古代史,蕭何內政能力能排在前五,能在這方面勝過他的寥寥無幾。
有這樣的人做劉邦副手,讓齊國綜合國力越來越強,對于子嬰來說,造成的麻煩非常大,是必殺目標。
陳平再說道:“請陛下寬心,臣會再找機會。”
陳平剛離開,前方的戰報傳來。
“這個韓信,果然沒讓我失望!”
子嬰看過戰報后很是高興。
南征部隊進展順利,只是不知道趙佗那邊情況怎么樣。
半個月后,子嬰接到戰報,由王元率領的部隊,在一次作戰中,殺敵2883人,自損三百余人。
張良在韓國實行商君之法,軍隊的軍職名稱,同樣采用秦國模式。
守衛都城的軍隊,被稱為中尉軍,擔任中尉的將軍,位高權重。
這天,韓成的車駕來到中尉官署,直接上門見中尉。
“臣拜見皇帝陛下!”
中尉名叫戚奉,向皇帝行禮。
韓成道:“戚卿家,朕要去南部邊境一趟,由你來帶兵護送。”
戚奉道:“陛下,容臣先通知丞相。”
韓成道:“不必通知丞相了,戚卿家即刻帶兵護送。”
戚奉道:“臣需先派人稟報丞相,丞相首肯后,臣才能帶兵,望陛下見諒。”
韓成臉色青一塊紫一塊。
“哼!”
韓成重重地拂袖,轉身上得車駕離去。
剛才說要去邊境,這只是一個借口而已,借此試探中尉的態度,結果讓他大失所望。
本身兵符就在張良手里,無法調動軍隊,韓成直接出面向戚奉下達命令,戚奉不聽令,韓成無可奈何。
兩天后,韓成來到某軍營,這里駐扎著五千士兵,由一個都尉統領。
“末將拜見皇帝陛下!”
這名都尉名叫丁凱,帶著五名軍候出來迎接。
韓成道:“丁凱,你練兵有方,朕甚感欣慰,把你為升為校尉,五個軍候,秩俸皆升一級。”
誰料,丁凱卻道:“陛下,若無丞相批準,升職不能作數。”
韓成氣炸了,厲聲質問道:“朕堂堂一國之君,還不能給你們做主嗎?”
丁凱和五個軍候,都低頭不語。
不久后,韓成再召見韓王信,說讓他帶兵去某地。
韓王信說,要是沒有丞相的兵符,他根本無法調動軍隊。
韓成又再被氣著了。
對于皇帝接二連三的舉動,張良自然知曉。
皇帝那點小九九,他當然一清二楚,只能是心中向皇帝說對不起了,暫時還不能把權力交給皇帝。
這天,韓成把丁勉召入宮,密議對策。
韓成一副苦瓜臉,說道:“朕實在無法調動軍隊,亦無法任免官職。如之奈何?”
丁勉道:“陛下,可曾聽過‘竊符救趙’?”
韓成明白過來了,說道:“可張良只有一位夫人,無法指使他夫人竊兵符。”
丁勉道:“可讓張良再納一位夫人,一位能聽陛下之命的夫人。陛下,可有適齡宗室女子?”
韓成道:“朕有個遠房堂妹,年方十五。”
丁勉道:“陛下可把她召入宮,細細交待,如若……”
他向皇帝把建議具體說出來。
韓成接連點頭,覺得這是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