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印第安重生  095 【分布式流水線】

類別: 歷史 | 外國歷史 | 1840印第安重生 | 想不想吃西瓜   作者:想不想吃西瓜  書名:1840印第安重生  更新時間:2021-04-14
 
勃朗寧先沒有回答,而是轉頭問:“你真的這么肯定,美國和墨西哥很快就會打仗?”

“當然,只要美國完成對德克薩斯的兼并,最多半年時間,美墨兩國必然爆發大戰。”馬哨說道,“其實只要多看看報紙,你就能聞到彌漫在西部的火藥味了。”

“我也看報紙,但我只看槍械和情色新聞。”勃朗寧說了句。

馬哨:“作為槍匠,你至少應該也關注一下戰爭的消息。”

“報紙上都說了什么?”

“昭昭天命。”馬哨的身高已不再增長,但神經系統顯然還在發育,日漸敏銳的頭腦讓他擁有了出色的記憶力。

事實上,他幾乎記著這些關鍵新聞的每一個字:“八月時,在民主評論上,紐約市的記者約翰·歐蘇利文發表了一篇名為兼并的文章,他說:吾等盡取神賜之洲以納年年倍增之萬民自由發展之昭昭天命……真是一段拗口的話。”

“然后是不久前,10月13日,德克薩斯共和國舉行了公投,以壓倒性的投票結果通過了美國提出的合并案。”

“最遲至今年年底,德克薩斯在法律上就會成為美國的一部分,接下來就是政權移交,然后戰爭爆發。”

勃朗寧想了想:“以什么理由?”

“當然是領土爭議。”馬哨說,“美國兼并了德克薩斯,自然也會繼承德克薩斯與墨西哥的領土爭議。

勃朗寧點點頭:“聽上去很合理,所以眠熊可以趁著這個機會,通過銷售軍火大賺一筆?”

馬哨:“沒錯,前提是我們完成‘分布式流水線’的搭建。”

勃朗寧笑起來,肚腩花枝亂顫:“真虧你能想出來這個名字,聽上去仿佛是和電報一樣的高科技玩意。”

“……”馬哨沒說話。

所謂分布式流水線,其實就是參考后世某個不愿透露姓名的東亞島國的軍工品生產模式——小作坊負責生產簡單零件和預制件,大公司負責組裝。

二戰期間,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生產模式,再加上東京建筑多木制的緣故,美國空軍不得不改變戰術,從精確轟炸改為大規模燃燒彈空襲。

柯蒂斯·李梅也一戰成名,成為蜚聲世界的燒烤大師。

現在馬哨決定參考這種模式,為眠熊城設計一套“分布式流水線”,用于生產槍械,以便在明年發一筆戰爭財。

畢竟短時間內,眠熊城根本不可能建立起一座大型軍工廠,只有這種化整為零的生產模式才可以撐起產量。

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里,馬哨和勃朗寧反復研究了勃朗寧手槍的結構,最終將其拆分成一系列零件和預制件。

這些零部件中的大多數,只要經過短暫的訓練就可以使用比較簡單的工具完成制作。

生產出來的零件的預制件,將被送到勃朗寧和眾學徒手中,完成進一步的加工和組裝,成為最終產品——勃朗寧手槍,或者更具體的名稱,勃朗寧1845。

除了轉輪手槍之外,在馬哨的指導下,勃朗寧還設計出了一種新式步槍。

它可以看作是肯塔基步槍和平原步槍的結合體,并且還有一部分法國血統。當然,這里的法國血統肯定不是指某種特殊軍禮之類的。

不過這種步槍的設計還不夠完善,主要是生產工藝有些復雜,而且馬哨確信這東西可以改變人類的戰爭模式,所以目前并沒有投入量產,事實上一共只生產了數把樣品而已。

“展膛!”馬哨喊了一聲。

“來了來了。”一個留著短發的阿帕奇少年跑過來,“大酋長,叫我有什么事?”

展膛是一位天賦出眾的槍匠學徒,尤擅拉膛線。因為還沒有大名,馬哨在了解到他的天賦后,靈機一動便直接給起了這個名字——拓展膛線,簡稱展膛。

本來還沒什么,自從給他起了這個名字,馬哨越看他越覺得像武林外傳里的白展堂。

“我之前交給你的工作,你完成了嗎?”馬哨問道。

展膛:“完成了。我們在城里挑選了一百人,他們都通過了文字考試且有一定手工經驗,我們也給他們講解了相應零件的知識。”

馬哨點點頭:“把工具和材料發放到他們手里吧。”

“明白。”展膛隨即叫上十幾個人,將買來的各種工具、材料分發給已經挑選好的分布式流水線員工。

除此之外,他們還將各種零件的標準結構和尺寸數據也交給了員工們,以便據此生產。

“這是預制槍管的標準……”

“這是木制槍托的標準……”

“……這是折疊式壓彈桿的尺寸標準。”展膛將寫著壓彈桿尺寸標準的紙頁交給一個光頭大叔。

光頭大叔一邊看著紙上的說明文字,一邊問道:“我只要按照這個尺寸制作壓彈桿,然后賣給你們就行了?”

展膛點頭:“沒錯,但必須符合標準尺寸,如果通不過驗收,阿帕奇兵工廠是不會付錢的。”

光頭大叔又問:“這些工具和材料我需要付錢嗎?”

展膛:“只要你能完成最低生產指標,并且工具也沒有損壞,就不需要付錢。”

停頓了一下,他繼續說道:“最低生產指標也寫在這上面了。如果你擔心完不成,現在就可以放棄,我會把東西和生產任務交給其他人。”

“不用,這點任務我還完不成嗎!交給我吧,你們放心好了!”大叔一揮手說道。

分布式流水線很快開始運轉,經過短暫的磨合期之后,這種生產模式展現出了相當可觀的生產效率。

至少在這個時代,效率更高的工廠應該不會有幾個。

生產出來的勃朗寧1845手槍,自然最先用來裝備眠熊城的軍隊,沒多久,三百士兵就全面普及了這種新式手槍,并且是人手兩把。

老式的轉輪手槍則交給了新兵——眠熊城又招募了一百名新兵。

雖然職業軍人又增加了一百人,但軍民比例卻沒有上升多少,因為這幾個月里,陸續又有數個氏族加入了眠熊城,使眠熊城的人口達到了3300人。

3300人,這還不算那些正在接受勞動改造的犯人。

讓馬哨感到驚奇的是,前來投奔眠熊城的幾個氏族之中,竟然包括一個波尼氏族。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