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劉將軍真壯士矣!取酒來!”李曄拉住劉知俊的手步入帳外。
臺階之下,一千多梁軍被取了武器,正惶惶不安,前后左右皆是橫刀出鞘的甲士。
幾十壇的酒和熟肉被拉了上來。
人人分得一碗酒,一斤肉。
李曄端起酒碗,“從今往后,你們就是大唐的將士!朕絕不會厚此薄彼!”言罷,一飲而盡。
五百梁軍眼中驚慌瞬間融化,隨著李曄也一飲而盡,“愿為陛下為大唐赴湯蹈火!”
李曄轉身再對劉知俊道:“將軍若能成此功,朕以上將之位待之!”
鄧州即使沒有劉知俊的反復,這座城也是守不住的。
所以他的功勞也就一般,但若是能以五百人拿下唐州,就為整個荊襄戰局節省了大量時間、大量精力。
同時也證明了劉知俊價值!
劉知俊一口飲下碗中烈酒,擲碗于地,大笑道:“能為大唐上將,末將足以光耀門楣!”
五百多唐軍同時摔碗。
火把獵獵作響,夜風寒涼,但李曄心頭熱血未涼,目送劉知俊領軍而去。
辛四郎潑了一瓢冷水下來,“這廝牛皮吹上天,唐州有一萬多梁軍,不會是想跑吧?”
李曄瞪了他一眼,“你皮又癢了?”
辛四郎干笑兩聲,趕緊消失。
辛四郎雖然滿口胡言,但也提醒了李曄,唐州有一萬梁軍,若是劉知俊事不諧,反而有可能讓唐州加強了戒備,后面的攻城,又會是死磕。
什么事都要作兩手準備,站在李曄的角度,任何事都作最壞的打算,才不會手忙腳亂。
“傳令郝摧將軍,引一萬唐軍,一萬戰兵接應唐州。”
鄧州城里還有一個戰利品——朱友恭!
歷史上,正是此人與氏叔琮帶兵入宮,令部下殺了昭宗,以及裴貞一、李漸榮。
“陛下若是勸降末將,還是免開尊口。”朱友恭深受朱溫大恩,自然也是鐵頭娃。
李曄眼神幾度變幻,此人就是朱溫的一條狗,李曄從未想過勸降,不過就這么殺了他,太便宜此人了,而且此人終日跪舔朱溫,肯定比一般將領知道的多。
“將軍如此忠義,朕非常欣喜,薛廣衡,好生招待一下。”
薛廣衡會意,拖著他就走了。
攻下戰略要地,讓李曄一場興奮,連日的疲憊,到了此時,已經不覺得困頓。
唐軍四面圍攻,鄧州城里的梁軍一個沒跑。
俘虜都有一萬三千多人,輕重傷五千多人,還有一些人或者失蹤,或者連尸體都找不到了。
梁軍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堅韌頑強令李曄敬佩。
不過敬佩歸敬佩,放了他們肯定是不可能。
全部坑殺,也不是李曄的作風。
對外族,李曄干的出來,但對同樣的漢人血脈,他無論如何都下不了手,只能把他們送往興唐府的鹽池。
改造俘虜,李曄還是有一套辦法的。
而對于梁軍來說,能活命,還不用當炮灰,已經滿足了。
從他們放下武器的那一刻起,心中的斗志已經潰散,自然也不會反抗。
其實整場戰爭,最慘的不是他們,而是鄧州城里的百姓。
天下處處動蕩,處處殺人放火,反而是荊襄,在趙匡凝明降朱溫,暗奉唐廷,結好周邊的策略下,荊襄反而成了世外桃源,不問刀兵十幾年。
然而,梁軍的到來,讓一切成為泡影。
鄧州城里百姓,一個個蓬頭垢面,衣服、鞋子,凡是能掠奪的都奪走了。
一個個眼神空洞。
好在快速攻下城池,府庫里的物資還在,大量糧食和其他物資堆滿了庫房,由此也可見荊襄之富庶。
李曄設立粥棚,給百姓分發糧食和衣物,同時勸他們北上虢州或者興唐府。
此地很快就會成為戰爭的風暴眼。
百姓跪地感謝皇恩浩蕩。
李曄心中不是個滋味,這場戰爭跟他也脫不了關系。
不過為了重建一個嶄新的時代,陣痛是無法避免的。
唐軍在此次攻城中,唐軍陣亡三千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三百余人,輕重傷九千余人,李曄令青壯掩埋梁軍尸體,唐軍尸體則運回潼關,盡量他們魂歸故土,傷兵一律送到虢州修養。
在充足的物資和細致的照料下,李曄相信傷兵的死亡率會大大降低。
關中的青壯和輔軍大量抵達鄧州。
鄧州之南就是襄州,之西是均州,未來必然會成為十幾萬梁軍猛攻的對象。
李曄下令青壯和輔軍全部動員起來,構建防御工事,在地勢險峻處構建石堡,在平原出挖塹壕,布置拒馬鹿角尖樁。
楊行密和成汭回復愿與大唐同進退,這些話聽聽就行了,在唐軍沒有取得決定性進展之前,二人的承諾永遠不會付諸于行動,李曄邀請他們,不過也是撐個場面,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只能換回失望。
杜洪則被朱溫嚇破了膽,不敢反抗,也沒有回應。
六七萬人的勞作,兩三日間,整個鄧州城外的地形完全被改變,密密麻麻的拒馬和尖刺,一條接一條的溝壑,每隔兩三百步的高坡,就有一處石堡或者土堡,可容納百余人。
梁軍單是清除這些外圍工事,就不知道多少人命來填。
為了以防萬一,李曄還領周云翼的兩萬陜州兵在盧氏待命,輕騎隨時可南下支援。
虢州和潼關也布置了兩萬戰兵。
看著鄧州城外,李曄自己都感到頭皮發麻。
“請陛下回虢州,鄧州之事,末將可為陛下擔當!”李筠跪在李曄面前。
他的心思,李曄自然是知道的。
鄧州兵兇戰危,梁軍若來,此地必烽火漫天,打上一兩年都是有可能。
身為皇帝,總不能被圍在鄧州兩年吧?
若是鄧州稍有差池,城破,李曄就是三百年大唐第一個破城被擒的皇帝。
“將士用命于此地,朕豈能后退?”
“請陛下返回虢州,觀我等大戰梁軍!”帳中將佐皆拜于地,連辛四郎、薛廣衡等親衛都跪了下來。
李曄心中熱血翻滾,但將士們都為皇帝和這個國家考慮的時候,整個國家就無論如何不會倒下。
“好!朕在虢州觀我大唐健兒清剿梁賊!”
熱血化為熱淚,李曄眼中星星點點,但最終沒有流下。
第二日,李曄帶著親衛都離開鄧州。
回望鄧州,風起云涌,大唐的國運就在此地了。
一路向北疾馳,路上的時候,斥候送來捷報,劉知俊果然沒有令他失望,一千二百壯士,詐開城門,只可惜兵力太少,唐州大將賀環突圍東去。
不過拿下唐州已是大功一件,李曄如約履行承諾,與馬上擢升劉知俊唐州防御使,東北面招討使,又調任一萬戰兵為其部下。
現在唐軍已經出完招,剩下的就看梁軍的動向了。
路過盧氏,進城視察了周云翼的禁衛軍左軍。
這支大軍在得到河套、河西的戰馬供應之后,迅速蛻變為一支騎兵。
周云翼對輕騎兵情有獨鐘,人人著輕甲,挎橫刀,背長弓,帶四壺箭雨,士卒大部分取自河套的黨項人,以及渭北擅騎射的漢人。
望著這些騎兵,李曄總算感覺自己像個土豪了。
離開盧氏,北上的時候,李曄沒有回虢州,而是立大營于鴻臚水之北,接收關中而來輔軍戰兵和輜重。
戰爭的勝負,后勤也是命脈。
雖然是輔軍,但這些人都是從關中各藩鎮和俘虜中裁撤下來的,原本就是士卒,這幾年經過忠義堂的改造,早就對大唐死心塌地,更對軍功無比渴望。
生在這樣一個時代,大好男兒怎會不想上陣殺敵,為國爭功?
除了糧草,盔甲、刀槍、戰馬之類,李曄還發現了大量的黃木弩,足有一萬多具。
他這才想起來當初讓將作坊仿制梁軍的連珠弩,弄出來這么個玩意兒。
不過連珠弩做工精巧,即使是梁軍也沒有大量裝備。
這種大規模的戰場,反而是黃木弩這種能快速生產的裝備大行其道。
接下來的時日,李曄一面收攏關中輔軍戰兵,訓練弩陣,一面靜候梁軍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