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大計劃,蘇長空肯定不能一次性就答應白主任的要求,而是慢慢來,不過他挑了一個目前來說比較難的,那就是掩模板,因為蘇長空有眼睛放大功能這個外卦在,對別人而言很難,對他來說卻相當的輕松。
除了挑一些適合自己上手節點,還給白主任在光刻機和離子注入機上指了方向。
“富貴專心點,銻化銦晶體的切割方向又選錯了,趕緊換另一塊,記得我做好標記的方向。”蘇長空給白主任指導完了,就趕緊看袁富貴切割銻化銦晶體,結果在放大功能下一看,方向選錯了。
“蘇工,聽說這個晶體方向需要用到電子掃描顯微鏡或者X射線衍射儀,莫非蘇工就有特別的辦法可能判斷晶體的生長方向?”白主任好奇問。
“也沒什么辦法,就是之前在學校做實驗室時用X射線衍射儀研究過銻化銦晶體的生長方向,這銻化銦晶體生長方向跟貴廠生產的硅晶體沿<111方向生長不同,銻化銦晶體由于材料特殊,晶體生長為<111方向時不能滿足電子產品的電學參數,所以只能選擇<211方向生長。”蘇長空解釋道。
“蘇工,原來對半導體材料也有如此深厚的研究。”白主任道。
“談不上研究,只是有所了解。”蘇長空客氣道。
“蘇工你太客氣了,如此年輕在材料上的造詣真的太高了,要是我們有什么材料的事情況,還請蘇工多多幫忙啊?”白主任道。
這倒是不是蘇長空故意顯擺,而是由于銻化銦晶體的生長特性讓銻化銦晶體切割,即便在后世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更不說在這個只有極少數的大型實驗室才有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衍射儀的時代,對于白主任他們而言,晶體的這些知識他們都懂,可是真正能用在研究上就沒有接觸過了。
所以蘇長空講到后面,白主任以及他帶來的專家都開始在做筆記了,同時白主任帶的兩位專家也被蘇長空這番分析給鎮住了。
又了聊幾句,袁富貴的操作步驟也被白主任等人發現跟他們廠里的常規操作不一樣,
“蘇工,這銻化銦晶體怎么不直接用機器滾成圓形,而是手工磨去小圓角,這切出來的晶片又如此不規則,這又是為何啊?”白主任問。
“這個也是我們之前在實驗室里面試過,不用能硅晶體那樣滾成圓柱再切片……”就這樣白主任幾人是輪番來問蘇長空問題,一直持續到蘇長空他們把所有銻化銦晶片切好。
銻化銦晶片的切割跟切硅晶片一樣,是通過切割機帶動一種0.1mm的鋼絲在晶體上來回運動,最終得到厚度為1.3毫米的原片。
由于是第一次切割,一切都在摸索中進度很慢,加上銻化銦晶體直徑尺寸小,蘇長空分析理論上是能得到9個芯片,可是這幾天在蘇長空在江城無線十四廠走了一圈后,結合其工廠的生產工藝來看,蘇長空判斷成品率不會超過2成,也就是一片晶片能生產出不到2個紅外傳感器芯片。
考慮到范明和冷鋒兩人的要求的不同,蘇長空一共生產了50片,銻化銦晶片,分兩批加工,第一批先給范明做64*64的紅外傳感器芯片,第二給冷鋒做128*128的紅外傳感器芯片。
下午蘇長空跟袁富貴離開了車間,把剩下的事情都交給了白主任。
“長空,不是一直天天讓我保密嗎,怎么接下來的事都讓他們做了。”忙了幾天的袁富貴一下子閑了下來還有點不適應了。
“接下來的事,不用保密了,他們都會?”蘇長空道。
“長空,這事你得告訴我,你怎么發現的,我天天跟著你怎么沒有看出點名堂來。”袁富貴來了興趣。
“袁工,你怎么變得這么謙虛了,你那個從我這里聽去的關于8080的事,讓你編成了故事,不是講的挺溜嗎,怎么袁工你這個芯片專家連江城無線十四廠的工藝水平都沒看出來?”蘇長空笑道。
“長空,我就是花架子,關鍵的時候還得看你。”袁富貴厚著臉皮道。
“我可先說好了,要是我告訴了你,你要是再敢拿去吹牛,后果你是知道的……”蘇長空沒好氣道。
“明白,明白。”袁富貴知道蘇長空來真的了。
“因為接下來的光刻,離子注入,后世的封裝等,白主任他們自己可以完成了。”蘇長空解釋道。
“那咱們豈不是沒事了。”袁富貴道。
“那也不是,你去找小高幫忙我打聽兩件事。”蘇長空說完又在袁富貴耳力低語了兩句。
“好呢,這事我拿手,長空,你就放心好了。”袁富貴說完就高興去辦事了。
蘇長空也沒閑著,因為接下來的芯片生產雖然是白主任幫忙做,蘇長空還得提供一件最重要的東西掩膜,也就是把芯片的電路圖刻成掩膜,這是接下來光刻的關鍵。
刻掩膜這事對蘇長空來說可以說是相當的輕松因為他的眼睛有放大功能,此時的芯片制程可不像后已經到5納米,3納米,甚至1納米都在開發了。
以蘇長空他們天天拿來舉例的8080處理器來說,使用了6微米的工藝,如果換算成納米的話,就是6000納米,是5納米工藝的上千倍。
6微米大概是頭發的10分之1,對普通來說已經很小了,可是對蘇長空而言只需要用眼睛放大幾十倍就可以看清楚了。
沒錯蘇長空就是要用一根極細的針,這根針的針頭是用金石打磨而成,針尖處的直徑小于6微米,這也是蘇長空安排給袁富貴的第一件事,那就是去搞一把金石刀回來,然后自己加工成用來刻掩膜的刀具。
制作方法是有了,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蘇長空還缺一張紅外傳感器芯片的電路圖,蘇長空前世可是搞材料的,對芯片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要說芯片的發展他跟袁富貴一樣還能說上幾句,要是要來真的了他也力不從心。
不過好在蘇長空的系統成功升為1級之后,他發現居然有一個可以置換同時代生產工藝資料的功能,這也是蘇長空敢來江城無線十四廠搞紅外傳感器芯片的底氣所在。
只是有些事并沒有蘇長空想的那么簡單,
“小蘭,這也芯片的電路圖也太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