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林中血
真正密集的叢林,根本就是密不透風的,即便是一個人行走,都用手持柴刀,或者斧頭開道而行。
所以,雙方交戰的地方,其實是叢林之中的幾條通道而已。
這些通道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是叢林之中蜿蜒流淌的小溪,沖開茂密的植被,打開了道路。
還有一些通道,卻不是自然形成的。
卻也不是人開辟的。
真正開辟這些道路的人是大象。
作為地球上最大的陸生動物。大象是叢林之中的霸主。
不管什么樣的猛獸都不敢輕易招惹大象。
而其他動物更是避讓叢林,但是大象卻是硬生生的讓叢林為他讓路,所過之處,所有樹木都被撞倒。
如此硬生生的開辟出一條道路來。
這就是象路。
也是穿過叢林之中最方便的道路。
也是雙方爭奪的要點之一。
而此刻,寂靜的象道之上,傳來沙沙的聲音。象道之上,一處處顯示出象足的水坑之中,也顯示出漣漪。
卻是有人在行軍。
只是這一群人并沒有走象道,而是走在象道的兩側。
一身斗笠蓑衣與叢林的顏色等同。
如果不仔細看的話,是看不出來的。
在遠處,有幾個緬甸土人在高處放風。
遠遠的只能看見,這一條象道,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見,更是看不見是否有人在叢林之中潛行。
不過,他們也都相信,明軍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看似很平常的事情,卻很考驗在叢林之中的生活經驗,還有紀律。
沒有叢林生活經驗,是不可能在叢林之中跋涉。沒有嚴苛的紀律,是不可能在遭遇種種東西,如毒蛇,毒蟲等等,還不發出聲響來。
而這兩樣明軍都沒有。
土司軍雖然叢林經驗豐富,但是沒有嚴苛的紀律。而明軍卻沒有潛度叢林的能力。
所以,緬甸人只需看住這些叢林小道,就能控制住明軍的進攻。
叢林之中,也沒有什么開闊的空地。只需一兩千人就能封住這些小道。
而此刻,他們的預計完全被打破了。
一場短促而激烈的戰斗之后。
叢林之中血跡并沒有清理干凈,這些緬甸士卒都死在斗笠蓑衣之下。
這一幕不僅僅在一處發生。而是在數十處發生。
幾乎一瞬間。
緬甸軍變成了聾子,瞎子。
失去了對眼前戰局的控制能力。
幾乎一瞬間,不知道敵人從什么地方來,不知道敵人怎么來?不知道敵人已經到了什么地方來。
緬甸人立即派出軍隊,深入叢林之中。
這個時候,明軍也不用隱藏了,頭上的斗笠全部換成了紅色。
這種紅色在叢林之中特別顯眼,就好像鮮血一般顯眼。
緬甸將領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只是一支支派人叢林之中的軍隊,就此悄無聲息,再也沒有反應。
這種情況,就好像是明軍對叢林之戰的感覺一般。
只覺得這些茂密的叢林都是一頭吃肉的怪獸,而且從來不吐骨頭。
好容易,終于收攏了一些殘兵敗卒,反復詢問情況,這些人驚魂未定,言語不清,一個勁的說“是頭上帶血的人殺的,不是頭上帶血的惡鬼,是惡鬼。”
什么詳細情況都問不出來。
只惹得將領大怒,下令拉下去抽鞭子,喝罵道“廢物。”
只是該罵要罵,這情況還是要搞清楚的。
他還要派人去探明情況。卻聽外面有人來報。敵人來了。
這位將領站在營地之上,放眼看過去,卻看見營地之外,大片大片的齊腰高的灌木叢之中,有無數的人在向營地而來。
靜悄悄的,悄無聲息。
只見一個個抖動的紅色斗笠。
一場慘烈的廝殺,幾乎瞬間爆裂開來。
因為沒有足夠的空間,即便是這里是緬甸軍的營地,依然有各種各樣的樹木,這一場戰事,從一開始,就沒有什么隊形可言。
而這種廝殺,比尋常戰陣更加慘烈。
貼身肉搏,寸步不讓。
經過一個時辰的慘烈廝殺。明軍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劉長帶著十幾個護衛走了過來。踩著遍地流通的鮮血,看著西北方向,隱隱約約的群山,那邊就是麓川的方向。
因為明軍不適應叢林戰,緬甸軍就能以很少的兵力就能將明軍滯留在叢林之中,即便遇見壓力,也足夠從后方調動兵力。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紅笠軍突然發力,直接打破了麓川東南方向的所有防御,已經到了麓川防御圈我外圍。
劉長叫來紅笠軍三個營官叫過來,分別是莫登庸,陳真,鄭唯一。
這三個人之中,莫登庸是最得劉長信任的,原因無他,因為莫登庸雖然是交趾人,但是與后黎朝一點關系也沒有。
莫登庸號稱自己祖上是陳朝狀元,但是那也太遠了。而陳真與鄭唯一都是后黎朝大臣之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
畢竟安南朝的社會結構,類似于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
世家大族有很大的權力,這些世家大族,大抵就是黎,陳,阮,鄭這幾家。即便是明軍將這些家族明面上的人物都殺了。
他們后代依舊在交趾省之中,占據特別的地位。
甚至有些人在這二十年間考中了進士。
雖然作為交趾總兵,不得不用這樣的人,卻更要保持警惕。所以劉長更看重,在家世上沒有負擔的莫登庸。
劉長召集這幾個大將,看他們渾身鮮血,可見是第一線廝殺出來的,喘息未定。但是兵貴神速,說道“諸位今日之功,我會上報朝廷,朝廷不會虧待有功之臣。不過而今兵貴神速,希望諸位再接再厲,再立新功,直沖麓川城下。”
“是。”這三個將領微微咬牙,只能答應下來,說道。
劉長說道“放心,只需再攻一波,后面的大軍上來,你們就能修整了。”
雖然叢林之中行軍困難,但是沒有了敵人阻礙,明軍還是能夠通過的。只是慢了一點。
說實話,劉長也沒有想到,紅笠軍在叢林作戰,如此犀利,這還是重新過后的。如果當初后黎朝的紅笠軍依托叢林與明軍抗衡,估計要讓明軍煩惱不少。
只是可惜了,后黎朝之盛,成也學習大明,敗也學習大明。
后黎朝從政治結到具體政策上,都是模仿大明,讓后黎朝在組織能力上,遠超過了其他南洋國家,這是后黎朝成為南洋第一強國的根本所在。
但是他敗也如此。
正因為他們全部學習大明,后黎朝的根基也在紅河三角洲的農耕土地上,也就不可能真的丟棄這些土地去鉆叢林。
這也讓這一批精銳在不適合自己的戰場之上,血拼的一個也不剩。
“謝大人體恤下情。”莫登庸說道。
他心中既是激動,又是有些失望。
自從大明滅安南立交趾省之后,后黎遺民一直在處于被打壓的情況下。
即便當初投降大明的安南將領,也都被打發了小官閑職。
在大明在交趾的統治越來越穩定的時候,大部分后黎遺民早就不想什么復國了,而是想如何才能在大明之下出人頭地。
在上頭沒有人的情況之下,安南將領怎么可能往上爬?
這一次紅笠軍的組建,算是微微打開一道縫隙,讓這些將領看到了希望。
他雖然有意繼續參戰,但也知道,為了這一次勝利,紅笠軍已經元氣大傷了。在大明軍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卻也無力再戰下去了。
解救襄王世子的大功,就與他們無緣了。
那才是真正的決戰。
莫登庸并不知道,他知道暗自覺得可惜的時候,麓川城之中也在生死之間徘徊了。
請記住本書域名:
筆趣閣手機版:m.cc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