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七十六章 東北移民

類別: 歷史軍事 | 爭霸 | 種田 | 明天子 | 名劍山莊   作者:名劍山莊  書名:明天子  更新時間:2021-04-15
 
第七十六章東北移民

在結束大寧之行后,朱祁鎮御駕向東而去。

不是去別的地方,是去東北。大軍先向北沿著馳道而行,隨即來到了潢河之上,這里早就有人備好了船只。

潢河是遼人興起的地方,這一條河是草原之上很重要的河流,匯入遼河之中。所以遼東省已經從下游調集了不少船只,作為朱祁鎮座船。但是潢河上游水流并不是太猛,而且很多草原上的河流都有季節性的特點。

而今是春末夏初,并不是草原河流多水的時候。

所以,也只有朱祁鎮上船順流而下,大隊騎兵還是沿著河流東進,算是水陸并進。

不過,即便如此上游的船只,也未必能夠承擔下游的大船,于是乎,還要有一部分士卒,在某些河道要承擔起拉纖的重任。

朱祁鎮上船只后,立即感受到了不一樣。在顛簸這一項上,船只還是比馳道,乃至鐵路上好上太多太多了。在潢河上航行一兩百里,當潢河水越來越多的時候,周圍的景色也發生了變化。

因為朱祁鎮已經來到了另外一處河套之地。

就是遼河套。

這是一處水草豐盛,可耕可牧的寶地。

兀良哈三部很長時間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成為塞上強藩。但是這一塊地方,到了大明的手中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個模樣了。

因為這里距離大明遼東的核心地區非常近,近到了僅僅隔著一條河而已。這一帶也被稱為遼西之地。、

遼東省的核心地帶是什么地方?

就是遼陽,沈陽而已。

這里很早就是遼東很富裕的地方,并不是到了大明的手中才成為大城的,也是整個東北地區,少有的人口密集的地方。

只需在遼陽向西架上一座橋梁,就能到遼河套地區。

在蒙古人占據這里的時候,這里是遼東的心腹之患,逼得遼東鎮不得不沿著遼河以東,以南千里布防,處處設堡,總之狼狽之極。

但是而今落到朝廷手中,卻成為遼東省最先開發的地方,已經上奏朝廷,將這一帶設遼西府,在遼陽對岸的地方,設立遼西府,成為大明在東北新設的一些府縣之中,發展最快的幾個府縣之一。

就是比起北方的這些府縣,特別利于移民。

這些數據,朱祁鎮之前僅僅是在奏疏上面才能看到,但是而今卻是親眼看見了。

越往東行,人煙就越密集。

特別是出了漠南都司轄地,到了遼東省轄地之后,大軍補給都可以從當地補給。

而漠南都司與遼東省的分界線,并不是特別的明顯。并沒有明顯的大山大河作為兩者之間的分界線,這也是東北平原的特點之一,對于東北平原來說,對蒙古高原地區并沒有什么天險的存在,從草原上到這一帶可以說是來去自如。幾乎是完全開放的。

這也是為什么東北平原一直沒有被大規模開發的原因。

當然了,另外一個原因是冷。

從草原地帶進入農耕地區,朱祁鎮感受到最大的感覺,就是屯田之政的落實。

這一帶往上數上幾十年。都是游牧民族的牧區,根本沒有什么百姓,也不可能有什么耕地,而今這些農民全部是這么多年以來,朱祁鎮孜孜不倦的從關內向東北移民的結果。從村莊的名字上,就能看得出來。

這里的村莊的名字都是某某屯,一般是從各地一些特征來命名的,并沒有用姓氏命名的村落。

一般來說,叫某某屯的村莊,都是移民過來的屯駐的,而叫某某村的,卻是當地百姓世代聚集發展起來的。這個規律放在中原地區也有幾分符合的,畢竟大明初年,太祖皇帝進行過好幾次大移民。

這些某某屯都是當時遺留下來的痕跡。

當然了,很多地方只有一個名字保留下來當初的痕跡,其余都被歲月風吹雨打去了。

只是東北這一帶著才幾十年,這種痕跡還非常非常多。

朱祁鎮召集各地鄉老問話,聽他們的口音,北方各地的都有。不過多以山東河南為多。

就是因為河北水利措施好,大家都不會背井離鄉。而山東與河南卻是攤上一條黃河,豈能安穩得了?多有各種災害,朝廷遷移災民,自從多從這兩個地方來了。

這讓朱祁鎮聽了有些過意不去。

畢竟對于山東來說,黃河過境近乎是無妄之災。

如果不是朱祁鎮的決策,按照原本的歷史上,黃河幾百年都會去禍害江蘇安徽地界,并不在山東。朱祁鎮這個決策在大明的角度來看,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對山東百姓卻未免有些太殘忍了一點。

為國家苦了山東百姓。

但是山東百姓之苦,還是讓朱祁鎮心中不安。

因為對于苦難的承受能力,后世的人遠遠無法想象的。析骨為炊,易子而食,這種殘酷是遠超出后世人的想象,但是古代很多百姓,很多時候都要面對的事實。

朱祁鎮對懷恩說道:“傳令戶部免遼東,海西,海東三省中原移民三年賦稅。從內庫出。”

丘浚立即說道:“臣代東三省百姓謝過陛下。”

懷恩的臉色卻有幾分不大好看,但也不敢不聽從,說道:“是。”

在遵化的時候,朱祁鎮還沒有表現出來善財童子本色,畢竟遵化本身就是排在整個大明前列的富裕地方,朱祁鎮即便是有錢,也不愿意砸在遵化這地方。但是之后,不管漠南,還是遼東都是大明貧困地區。

縱然東北土地肥沃。

但是要將肥沃的土地開墾出來,卻是要耗費極大的精力的,在沒有現代工具,最多一個村子才能有一臺蒸汽機。甚至大多數村子都沒有,這樣的情況之下,實在是太辛苦了一點。

朱祁鎮既然存了將位置傳給太子的意思,對少府里面的錢也就不在看重了。

與太皇太后不同。

太皇太后對朱祁鎮種種不放心,這才將少府積累這么多錢,給朱祁鎮撐腰桿。

但是朱祁鎮不一樣。朱祁鎮即將傳給太子的大明江山,現金流非常豐富。大明在進行著對外戰場,與內部建設之外,還有這么多的結余。這樣的情況之下,錢對于未來的太子來說,并不是急需的東西。朱祁鎮也就沒有有意給他多留多少的意思。

當然了,朱祁鎮也沒有有意揮霍的意思。

只是似乎是人越老,心腸越軟。

很多時候見不得別人受苦。

只是這樣懷恩很難受。

懷恩在朱祁鎮身便裝很多年,雖然看上去權力很小,但是實際上他是真正的內廷大總管,內庫的總賬目在放在懷恩這邊的。幾乎所有的太監都是貪財的。懷恩也是。不過有了王振的前車之鑒,懷恩不敢多動。

否則他的下場只會比王振的下場,凄慘不知道多少倍。

畢竟王振與朱祁鎮還有多年的感情,懷恩與朱祁鎮之間的感情卻遠遠不如了。

再加上朱祁鎮對懷恩不錯,賜宅院,賜金銀不少。還有過繼的后嗣,也是武學出身。雖然沒有什么能力,但是一輩子混一個高級將領也沒有什么問題。

懷恩也就熄了某些不該有的心思。

但是似乎他管著內庫的賬目,將內庫的錢當成了自己的錢,那么不去看,單單每天看內庫之中錢增多,對于懷恩來說都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而大多數時候,朱祁鎮也不會輕易動用內庫的前。

只要不出什么大事,內庫的錢一直是增加的。

但是朱祁鎮出來這才幾日,就在漠南與遼東了一百多萬兩了。這一次朱祁鎮出巡的路程還很長很長。

懷恩預感,恐怕三千萬兩的內庫銀,不會剩下來多少了。

且不說懷恩口中的苦水。

朱祁鎮并沒有一直乘船。

因為如果一直乘船的話,就會順流而下,到遼河口出海,與朱祁鎮這一趟的行程相悖。他在吉林府就下了船,大隊人馬向東北方向而去。

所謂的吉林府,后世吉林生長白山以西部分。至于長白山以東,就是海西省的地盤了。而堂堂大吉林也成為遼東省下轄的一個府了。

吉林這個名字,自然也不是胡亂取的,是因為當地的松花江造船廠,這船廠就是吉林船廠。

這個船廠最早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太宗永樂年間。后來仁宣之際,大明力量收縮,這個船廠也被廢棄了。只是朱祁鎮登基之后,以經營東北為國策,這個船廠就被看重了。不過真正重新發展起來,并且遠超太宗朝興旺,卻是在大明與瓦刺打過第一個回合,建立起海西地區的統治,石亨在興凱湖大敗瓦刺,將戰線推進到了松花江附近的時候。

這個時候,東北水道對于戰局的重要性就突出起來。

特別是從水道聯系海西的話,省卻了很多海道的遠路。

于是乎,朱祁鎮下令征召各地造船好手,水軍戰將重建松花江造船廠,也就是吉林造船廠。

而今還活躍在戰場之上的黃蕭養就是在吉林造船廠的基礎上,打造出松花江水師,與瓦刺之戰立下不少功勞,才有而今的地位。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