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

類別: 歷史軍事 | 爭霸 | 種田 | 明天子 | 名劍山莊   作者:名劍山莊  書名:明天子  更新時間:2021-04-15
 
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

李文世居西寧,對西番各衛已經西藏等地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當然了,于謙來之前也做過功課的,只是總就不如當事人清楚。

河湟四衛,就是西寧衛,洮州衛,岷州衛,河州衛。

而西寧衛比起其其他各衛,更孤懸于外,單單看管轄范圍就知道了。

西寧衛歸屬陜西行都司管轄,而其他三衛卻隸屬于陜西都司管轄。前文已經說過福建都司與福建行都司的區別,這里就再贅述了。

陜西行都司的管轄范圍,就是賀蘭山南北,甚至用習慣上來說,說是甘肅都司也不為過。

其他各衛也是土流雜用,而且漢人世襲官員占據主導地位,如開國功臣宣德侯金朝興家族就世襲洮州衛指揮僉事。

在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明代年號起名水平,有宣德侯,有宣府,居然還有年號宣德?

但是隨著衛所制度的崩潰,世襲衛所官職的家族,也變成了類似于土司的家族。

總體來說,朝廷在這些地方的威信還是可以的。

而且重用土官,雖然迅速的平定安堵地方,這也是歷代明朝君王的期盼。畢竟這一代從來不是明朝的熱點地區。

但并不是沒有什么隱患的。

在洪武永樂都有當地土司勾結外地叛亂的,而藍玉,沐英都是以征討西番起家的。所打的地方就是這一帶。

金朝興就是從沐英出征此地,得了世職,而且死得也早,洪武十五年就去了,他兒子雖然牽扯到胡惟庸案中,但也僅僅是降職處分而已。

這才保全了金家。

如此一來,河湟四衛,就成為了各大家族得到了實際權力,而衛所幾乎成為擺設的局面。

茶馬制度之中的金牌符信制度,自然不能繼續下去了。

金牌符信制度,說起來是一種貿易制度,其實并不是,他本質上是一種賦稅制度。

為什么怎么說?

所謂的金牌的樣式是這樣的,金牌額上有篆字:“皇帝圣旨”下面左邊為“合則差遣”,右邊為“不信則斬”,后面又有,“藏于內府”。

在河湟四衛總共有伐了四十三面,給各個土司,李家就有一面。

平均三年征召一次,以金牌為信物,各土司貢馬,朝廷以茶葉賞賜。

看上去是公平交易,但是馬價被壓得極低。

整個體系都是政府內部運行的,至于對西藏還有西域等地方客商,根本沒有開放,而西藏一直以朝貢

的方式,從大明得到貨物,厚往薄來的朝貢,自然讓朝廷苦不堪言。

朱祁鎮處于省錢的目的,不讓烏思藏闡化王使者隨從入京,他們帶的貨物在西寧就地發賣,但是厚往薄來的制度沒有改變,陜西這邊也是每到烏思藏朝貢的時候,就要虧上一筆錢。雖然這一筆錢,戶部給勾銷,在每年賦稅之中扣除,但是對陜西來說依舊是一個負擔。

這也是為什么于謙這么看重西寧的原因。

如果僅僅是整合河湟四衛,整頓金牌符信制度,將金牌符信制度,改為正常的交易,朝廷從中抽稅的制度。

西寧并不是合適的地方,但是如果將與藏地的貿易聯系在一起,那么西寧就是最合適的地方。

于謙問道:“想來我的心思,你也明白了。你覺得朝廷改茶法,下面的人都愿意嗎?”、

李文心中暗道:“不愿意也得愿意了。”

于謙對李家開刀,而李家又是河湟四衛所有家族之中,李家是最顯赫的。也是這些家族的風向標。其他各衛家族之中,雖然金家老祖宗也有一個侯爵,但是早就在胡惟庸案之中奪爵了。

而且金家另外一支也在貴州開支落葉。這一支金家遠遠不能與李家相比。

于謙將李家折騰的必須舍棄家業去北京。

其他各家又怎么敢與朝廷爭鋒啊?

至于各地土官,更是不用理會他們。

河湟四衛土司與大西南各地的土司最大的區別就是,河湟四衛土司是在衛所的管理下,可以看做衛所的一員,而西南土司卻有更強的獨立性。

所以,只要這些世襲衛所家族答應了。

下面的土司根本無力反抗。

當然了,就金牌符信制度來說,到了而今的確不合時宜了。

最大的不合時宜,就是大明官茶不堪之極。

想想都知道公家的東西,能有誰在乎質量,據說質量最差的時候,這些茶葉幾乎是用一些樹葉來冒充的。

茶葉壓的本來就低。茶葉最后還不能用,各地土司的損失也就太大了。

所以下面怨聲載道。

首先有了這樣的情況,才有后面的走私盛行。但是即便如此朝廷還對各土司行定額,也就是土司必須貢馬多少。

后面也就越來越征收不上來。

再加上土司內部的各種問題,這件事情能拖就拖,不能拖就叫苦,實在拖不了的就給幾匹,整個制度幾乎成為一個樣子貨了。

如果朝廷理清上下,讓他們直接與商賈交易,朝廷不過從中征稅,而且征稅的對象也是商人,雖

然也會損失一點利益,但是總體來說,這些土司并不吃虧。

畢竟,最大的損失就是茶價要高了。

畢竟走私茶是不用交稅的,交稅的成本自然要讓他們來承擔。

不過,他們也不會虧,畢竟他們是賣馬的,而今整個大明馬價一天一個價。之前走私的人,都是有大背景的。

畢竟,朝廷在法律之中規定,販賣私茶,等同于販賣私鹽,嚴酷之極,雖然看上去形同虛設,但是這種形同虛設,是對有背景的人來說。對于真正的平頭百姓,他們可以試試。

商人多了,總體來說價格也會降低,趨于平衡。

而且金牌符信之中的貢馬義務,也隨之消失了。如此一來,也是算是減輕負擔了。

李文說道:“河湟四衛都大明忠臣,朝廷用令,他們定然歡欣鼓舞,恭迎圣意。”

于謙看了李文一眼說道:“如此李大人愿不愿為本官走一趟,召集河湟四衛各衛長官已經土司來西寧見我?”

于謙對李文的心思,也摸的明白。

幾乎每一個勛貴家族在各地都有自己的勢力范圍,西寧衛已經附近的衛所,就是會寧伯李家的勢力范圍。

而李文很快要離開西寧了,他必須維持這種關系,李家在朝廷之上,為這些衛所家族發聲,而各地為李家做奧援。

大明勛貴與各地衛所都是緊密聯系,互為表里的。

之前李文在地方就承擔為京城李家聯系各家的義務,而今要走了,自然要做些事情,將各家團結在一起。

而于謙也是看出李文這樣做的原因,也就順勢指派任務。

對于謙來說,茶法的推行從來是第一等大事,在這樣大事之前,其余的事情都可以讓步。至于李文的小心思,于謙也就當做看不見。

雖然朱祁鎮一心想要革除衛所制度,也有一些成效,但是朱祁鎮改革真是出了河北之外,根本不見什么效果。

各地衛所還過著之前的生活方式。

而這樣的事情,在未來的幾十年之內,或許還會繼續存在。

作為政治家,有些事情真是不能看不見,但也不能看的太清楚,因為表現的太清楚的人是做不了事的。

李文聽于謙如此說,心中大喜,他秉承于謙之意去見河湟四衛衛所軍官,自然也明白,于謙要他做的,不僅僅是將人請過來,而是事先做好溝通。

但是于謙在利用李文,但是李文何嘗不在利用于謙,有了于謙的背書,河湟四衛各家族對李家只會高看一眼。

李文立即說道:“下官遵命。”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