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

類別: 歷史軍事 | 爭霸 | 種田 | 明天子 | 名劍山莊   作者:名劍山莊  書名:明天子  更新時間:2021-04-15
 
第十一章內閣七人名單

楊士奇沉默了。

朱祁鎮的意志蘊含在這一句話中。而這樣做利益受損最大的人,就是楊溥。楊士奇為兩人之前的聯盟說上一句,就已經夠了。

只是楊溥臉色有些難看。

卻沒有多少話。

楊溥的性子,讓他有些沉默寡言,可以用陰柔兩個字來形容。

當然楊溥有這樣的個性,也是情勢所逼。

有強勢的一把手與二把手,楊溥不這樣做,根本不可能在兩人競爭之下在內閣站穩腳跟。

三楊對外是一個整體,但是對內從來不是。

他只能以柔克剛。

人都沉迷于自己最得意且成功的手段。并循著這個成功路徑一直走下去。楊溥也是如此。在楊士奇不想硬抗皇帝的時候。

楊溥又怎么會硬抗。

楊溥不說話。

胡濙自然也不會說話,胡濙不會說話。張輔更不會發一言,他很有自覺不插手這一件事情。

四個人都沉默了。

朱祁鎮淡淡一笑,說道:“那就這樣定了。”

楊士奇說道:“圣明不過陛下。”

至此,內閣七人名單自然列出來了。

首輔楊士奇,次輔楊溥,然后排名是張輔,胡濙,王直,曹鼐,馬愉。

張輔排名靠前,其實就是朱祁鎮直接作用的結果。

楊榮在軍事上的權威幾乎被張輔給繼承了,特別是麓川戰事,張輔雖然沒有出征,但是一系列的安排,都是張輔做出來的。張輔這才能壓過胡濙。

至于新入內閣的三個人的排名。

卻是有各種原因的,首先是資歷,王直的資歷壓過曹鼐與馬愉不知道多少。但是曹鼐的資歷與馬愉的資歷相比,卻有一點耐人尋味了。

馬愉科名在前,入仕在后,一般文官排名次,都是按照科名來的。而曹鼐偏偏躍居馬愉之上,卻是因為楊士奇的影響力了。

按理說,事情到了這一步。這一場御前會議差不多已經進入廢話時節了。

但是朱祁鎮卻突然開口說道:“既然內閣七人已經定下來了,那么就說一下分工吧。”

楊士奇聽了朱祁鎮的話,心中猛地一跳。說道:“陛下此言可是當真?”

內閣對下面的六部之間的關系,之前也說過了,嚴格意義來說,內閣與六部并沒有事實上的隸屬關系。

如果真確定內閣某人承擔某部的事務,就建立起事實上的隸屬關系。之前內閣事務并非沒有劃分,但是大多是約定俗成的。

也就是不大穩定的。

閣臣之間的意見不統一,也會相互內訌。彼此爭執。

但是如果這里確定每一個人職責范圍,內閣之中也就有序多了。但是同時,對于文官來說,他們不怕有規定,就怕沒有規定。

在現有規則之中,每一個人都能玩出花來。但是就怕沒有規則,那就是所謂的秀才遇見兵,有禮說不輕。

有了這個規則,雖然一時間對楊士奇不利,但是內閣內部梳理清楚,對外的影響力就大增了。

別的不說了,比如戶部一件事情,胡濙不同意,就可以找楊榮。楊榮只能說服了楊士奇就能推翻之前的決定。

內閣之中大臣相爭,還要引入六部尚書來做奧援。

但是之后,各大學士之間職權分明,互不干擾,任何關于六部的事情,都在內閣之中梳理清楚。各司其職,那么負責某部的大學士,就是下面某部的頂頭上司,繞都繞不過。

可以說,這樣改革,看似輕描淡寫,但是徹底將六部壓在執行層面,而內閣卻是決策層面了。

朱祁鎮說道:“君無戲言。”

朱祁鎮不是不知道這其中的影響。

內閣權威大增。甚至能威脅到皇權。

但是朱祁鎮這樣做,并非沒有自己的考慮。

首先,他與勛貴聯系緊密,大多數勛貴已經與朱祁鎮站在一起了。但是支撐大明江山,絕大多數是文官。

朱祁鎮必須向文官釋放善意。

當然了,釋放善意的方式有很多種,這并不是唯一一種。

朱祁鎮持續數年日夜不停批改奏折,在被楊士奇勸諫之后,進行了深深的反思,作為皇帝一年二十四個小時批閱奏折。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朱祁鎮并不覺得。

所以他要吸取經驗,很多小事情無須他過目。

但是這些事情,在朱祁鎮看來是小事,但是實際上每一個能奏上來的事情,都干系不少人命。是不可輕忽的。

所以朱祁鎮決定加大內閣的權能,讓內閣有更大的權限去處理庶務。減輕他身上的負擔,讓他能將心思放在更重要的戰略思考之上。

今日之事,僅僅是一個開始而已。

不過內閣的權力加大了,作為牽制朱祁鎮也準備加大司禮監的權力。達到更好的制衡。

不得不是,但凡能流傳數百年的制度在,其中都是有合理之處的,朱祁鎮這一套司禮監制衡內閣的手法,其實后世明代皇帝故技。

朱祁鎮只是拿來用而已。

既然朱祁鎮首肯了,這才詳細的商議誰負責那一部。

楊士奇作為首輔,自然是沒有分部。天下事務都要他

過目,而胡濙也正式卸任禮部尚書,專司大學士,同樣負責禮部的事務,這是他的基本盤的。

張輔職能就有些不好辦了。

朱祁鎮的意思是,張輔負責五軍都督府,兵部事務。

但是張輔與楊士奇都不愿意。

張輔不愿意的原因很簡單,五軍都督府不想屈居于內閣之下。

太祖皇帝登基稱帝之后,建立了樞密院與中書省,后來中書省因為胡惟庸李善長案被撤銷,權歸六部。

張輔看得很明白,朱祁鎮加強內閣的權力,不就是中書省的借尸還魂。

但是五軍都督府的前身是什么?

是樞密院。

也就是說,大明的制度之中,五軍都督府一開始就比六部高半格。而今內閣權重,五軍都督府也應該與內閣并列才對。

即便文官勢力漸漸強盛,但是而今開國,靖難余風未減,勛貴地位在文官之上,最少在禮儀上。

五軍都督府向內閣奏事,之前是內閣代皇帝處置政務,但是而今張輔代表內閣對五軍都督府管理。

張輔不想如此,因為這樣一來,就代表向文臣低頭。

至于楊士奇不愿意,卻是不愿意讓張輔負責兵部。

洪武年間的特殊生態,勛臣直接負責某部的事情,其實也有案例的。但是楊士奇一心將大明歸為正常軌道。

什么是正常軌道,那就是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

既然天下太平,就應該文官治理,武將要靠邊站。

這個觀念,不僅僅是楊榮的觀念,楊士奇的觀念,乃至于楊溥的觀念,而是絕大多數文臣的共識。

正因為有如此廣泛的共識,三楊才是三楊。

沒有這些共識,三楊自己都會為政治利益打出狗血來。

所以,楊士奇不接受勛臣管部的情況出現。

這一下子,讓朱祁鎮感到頭大。

說實話,張輔這邊只是一口氣而已,給一個臺階下,還是能勸說張輔的。畢竟張輔為人本身就不固執。

只是有些事情,他站在這里作為天下勛臣之首,就必須有自己的作為。

但是楊士奇就不好說服了。

楊榮之死,朱祁鎮親近勛臣,王驥督師變成了押運糧草的,這種種行為,還在楊士奇的忍受范圍之內。

畢竟他知道,皇帝剛剛親政,親近勛貴,鞏固權威,這是自然之理。所以有些事情是可以稍稍讓一步。即便是為了國家大事。

即便楊士奇捫心自問,也覺得孟瑛比王驥強。

只是僅此而已,再退步,就不行了。

最新網址: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