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決戰于大同城下
王驥說道:“除此之外,還有甘肅方面上報,有哈密大軍越過關西七衛,兵臨嘉峪關下,不過任禮已經向朝廷保證,決計能抗擊瓦刺人的兵馬,陛下也無須擔心。”
“陜西,甘肅,都無關大軍,瓦刺的主力在宣大。”
朱祁鎮明白王驥的意思。
即便這個時候,陜西與甘肅大敗的消息傳來,朱祁鎮不能也不會向陜西甘肅增加一名援軍,固然是千里迢迢鞭長莫及,也是朱祁鎮手中三十多萬京營兵力,是朱祁鎮的預備隊,是大明最重要的重兵集團。ぷ999小説首發ωωω.999χs.cΘмм.999χs.cΘм
只能投入主要戰場。
朱祁鎮面對張輔說道:“英國公,朕年少無知,而今局面,國公當何以教我?”
英國公說道:“臣不敢當。”他微微一頓,說道:“不過臣受太宗,仁宗,先帝三代重用,自然會為大明盡心竭力。”
“正如王大人所言,而今局面紛亂之極,看上去亂糟糟的,但解其紛擾之處,就之宣大。具體的說,就是在大同。”
“也先與脫脫不花之間的關系,天下皆知。一旦瓦刺戰敗,脫脫不花是會回草原爭奪權位,還是南下犯邊,也就是很簡單了。”
“所以,對脫脫不花來說,保存自己的實力,比什么都重要的。在遼東,脫脫不花絕對不會輕易與朝廷決戰,不過,你來我往抓迷藏而已,而且臣記得,遼東邊墻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請陛下下令曹義,謹守城池,守住邊墻就行了。”
“避其鋒芒,擊其墮歸,在脫脫不花退兵的時候,才是遼東出戰的時候。而且臣擔心遼東打的太好,也先反而不敢深入了。”
英國公說道:“這一次瓦刺大舉進犯,大同邊民損失慘重,臣有意將瓦刺大軍留在長城之內,讓瓦刺再也沒有下一次。”
朱祁鎮聽英國公所言,御案之下,也握緊了拳頭。
大同附近而今已經是一片白地了,固然有不少百姓,在事前躲進了大同城之中,但是有更多的百姓,都在準備收割。
所以,這些百姓都落到了瓦刺的手中。
陽和衛的情況,比大同附近更慘。
這一筆血仇,朱祁鎮心中只能記著。朱祁鎮說道:“國公,計將安出?”
英國公說道:“陛下當派遣京營大軍,從紫荊關,支援大同。三千營已經各部騎兵先行,臣估計三五日之內,就能在大同城下,匯合楊洪所部,定能大破瓦刺大軍。”
朱祁鎮說道:“就如此?”
英國公笑道:“打仗就是這樣,事先紛亂如麻,但是真正打的時候,殺人只需一刀而已。”
朱祁鎮說道:“出兵多少?”
英國公說道:“兵貴神速,當用騎兵,三千營,五軍營,各部騎兵盡發,數萬步卒在后,神機營太過沉重,就留守京師吧。”
“臣以為在步騎十五左右。”
朱祁鎮說道:“如此一來,宣府方面就不管了嗎?”
朱祁鎮這一段時間,對京營摸過底,號稱五十萬京營,其實除卻七萬班軍之外,只有四十萬,其中缺額什么也有不少。
不過在朱祁鎮一次次的校閱檢查之下,各部努力想辦法將缺額補齊。雖然沒有完全到四十萬,但是缺額也在一兩萬左右。
朱祁鎮也不能在出戰之前,將將校逼得太緊了,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但是有近四十萬人,并不是說,這四十萬人都是精銳了。
衛所軍是分屯軍與戰兵的。
既然京營也是衛所軍,那么也是有戰兵與屯兵的。所以大明號稱五十萬京營大軍的,實際上的常備軍也是打了折扣的。
這就是朱祁鎮從去年開始,大規模校閱大軍,其實這種校閱,將很多屯兵都重新訓練起來。
真正能劃入大明精銳之列,那種能在草原上以一打三的精銳騎兵,或者能在決戰之中,直面瓦刺重器的步卒,京營之中不超過三十萬,就在二十五萬到三十萬之間。
甚至更低。
因為軍隊這東西,不在戰場上真真打上一仗,有時候是很難說是精銳,還是樣子貨的。
而今張輔要抽調的軍隊,都是響當當的營頭。
十五萬精銳,就是將京營大部分精銳都抽調走了。
剩下的各部人馬,也就是神機營,還有御馬監的人馬,還有保定侯孟瑛的南征軍舊部,堪稱精銳了。
大明京師總不能不留人馬駐守,而且還不能少。
原因很簡單,北京城池太大了,僅僅是將北京城墻站滿,都需要十萬人。至于之前那些屯兵,搖旗吶喊還行,真要上陣殺敵,還欠了很多。
如此一來,怎么給宣府調配援軍,都不大合適。
張輔說道:“臣觀宣府情況,郭登是大將之才,他撐得住。而且大同與宣府太近了,今日瓦刺大軍在獨石堡,焉知明日不在大同?”
“所以,大軍不應該分散布置。”
“打疼了也先,阿刺知院,能在宣府坐得住嗎?”
朱祁鎮頓時明白,這一次出兵,看似打得一路,其實是兩路人馬。瓦刺的要害就是也先,大明尋求的就是決戰。
其他枝節都可以忽略不計。
朱祁鎮沉吟了一會兒,說道:“既然神機營行軍緩慢,那么朕將御馬監各部騎兵,也拔給成國公,給他籌齊二十萬人馬。”
“勝負決于一戰。”
朱祁鎮對成國公能力不大信任,也不求成國公能打出一場驚艷的以少勝多了,就讓成國公能打出一場以眾凌寡的勝戰就行了。
反正對于朱祁鎮來說,只要能勝利就行了。
如果再加上大同與宣府的大軍,成國公麾下人馬,將近四十萬了。即便單單算堪稱精銳的戰兵,也最少有近三十萬,其中騎兵數量接近十五萬,北京之中,除卻宮中一些護衛侍從之外,幾乎沒有成建制的騎兵了。
王驥說道:“陛下三思,如此一來北京就空虛了。”
朱祁鎮說道:“如此朕以北京城墻為依靠,自然是空虛了,但是朕依靠的就是大明的將士,這些將士在北京,還是在邊塞,對朕來說都是一樣的。”
幾個內閣大臣一起行禮說道:“陛下英明。”
朱祁鎮對周忱說道:“首輔,這一戰,各種賞賜,已經賑災,勞軍等銀子,你都要準備到前頭去。”
周忱微微咬牙,說道:“臣明白。”
大明衛所制中的養兵成本很低的。也就是太祖皇帝所言的養兵百萬不費一錢。
但是隨著衛所制度的崩潰,朱祁鎮想要軍隊有戰斗力,就要持續不斷的向軍隊里面砸錢。
不要看歷史上土木堡之變,五十萬大軍灰飛煙滅,其實歷史正統親征帶來的大軍,還沒有二十萬。而瓦刺大軍也決計沒有僅僅三萬之眾。
正是之前所說過的原因。
雖然朱祁鎮并沒有對軍事方面進行根本性的改革,但是一些治標不治本的辦法,還是有的。
不管是在勛貴之中培養自己的親信力量,往軍隊之中砸錢,維持軍隊的戰斗力,培養一批批忠于自己的中下層軍官,還是他時時刻刻對京營的關注。
京營比正統同期已經好上太多了。
只是如此一來,一種另外的痼疾也隱隱約約呈現出來,就是明后期的沉重軍備負擔。
呈現出一種砸錢,就有戰斗力,不砸錢就一觸及潰,甚至砸下去的錢,到了士卒手中的也不多。
本來財政就不的好,面對這樣的無底洞,周忱看上去在這場會議之中什么也沒有做。但是他才是承受壓力最大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