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

類別: 歷史軍事 | 爭霸 | 種田 | 明天子 | 名劍山莊   作者:名劍山莊  書名:明天子  更新時間:2021-04-15
 
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

也先將選擇擺在三人面前,一時間氣氛僵持住了。

拙把赤聲音低沉,似乎壓抑著憤怒,說道:“也先,既然如此就說清楚了,如果大明不許我們三衛朝貢,那么我們三衛跟你也不是不可以。”

“好。”也先說道:“我給你們機會。三位在我這里這樣等消息吧。”

也先也不會將兀良哈逼得太緊。

也先想要的是一個服從瓦刺大局的兀良哈,并沒有將兀良哈逼近絕境的意思,畢竟兀良哈三衛在元末到而今,一直活躍在草原上,再瓦刺與韃靼,乃至明軍之中,左右投機,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雖然而今傷了元氣,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的。

也先想要的也不過是從之前的聯姻盟友,變成主從。

隨即也先一擺手,歌舞再起,喝酒的喝酒,劃拳的劃拳。甚至有人喝醉下場比劃,但是兀良哈這邊的人都知道。

這一件事情沒有一個結果,他們是走不了了。

夜長夢多,很多事情都必須安排好。

也先在招待岳父上非常大方,幾乎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是兀良哈與漠北之間的消息傳遞,突然變得密集起來。

都有各自的算計。

而兀良哈派出的使者,到了京師的時候,已經秋后了。

朱祁鎮接到兀良哈上書求朝貢的時候,冷笑一聲,朱批道:“爾等狼子野心,屢教不改,朝廷雖有寬大之心,不授此輩。”

這一段時間之內,新任錦衣衛指揮使王裕做得不錯,對瓦刺與兀良哈之間的動向,調查的還是比較清楚的。

兀良哈與瓦刺之間有什么齷齪,朱祁鎮不大明白。但是他也知道,兀良哈與瓦刺之間也不是親如一體的。

拉攏兀良哈,對抗瓦刺,看上去是招好棋。

但是朱祁鎮思考過很多次,最終選擇放棄。

原因很簡單,兀良哈的信用在朱祁鎮眼中嚴重破產了。

很簡單,兀良哈在太祖年間投靠朝廷之后,反反復復多少次了。根本就是反復橫挑,太宗皇帝打過兀良哈,宣宗皇帝打過兀良哈,到了朱祁鎮這個時候,還打過兀良哈。

是兀良哈很厲害,朝廷都打不過嗎?

不,是兀良哈膝蓋很軟,見朝廷大軍過來,打不過就跑,跑不了就投降,毫無一點尊嚴可言。

即便而今兀良哈磕頭服軟稱臣,朱祁鎮也不覺得兀良哈會有什么改變。所謂狗改不了吃屎,就是說的兀良哈。

重新接納

兀良哈,又怎么樣?等他下一次背叛嗎?

不過,朱祁鎮也知道,他這個朱批,內閣那邊未必會同意。

原因很簡單,朱祁鎮這個選擇,是出于將來出征草原,劃分敵我。不可靠的盟友,還不如當敵人了。

但是楊溥為首大不部分文臣卻不是這樣想的。

在他們想來最好是九邊息烽,只要蒙古人安安分分在草原上待著,怎么都好說。這一戰能讓兀良哈安分幾年,就是一件好事。

所以,在這一點上,還有著磨嘰。

不過,朱祁鎮并不在乎。他而今不是剛剛登基的皇帝,有的辦法是將自己的意志貫徹下去。

朱祁鎮再看下面的奏折,卻是陜西大旱,請求賑災免糧的文書。

朱祁鎮僅僅是看了一下數字,四十六萬石,也就準了。

天下之多災多難,朱祁鎮都已經麻木了,好在今河北收成不錯。于謙也在上報,他正在清丈田地,重編黃冊。

想來河北這幾年,吸收了北方的流民,戶口數將有一次大的調升。

這也是朱祁鎮能聊以自慰的事情了。

再就是楊溥推動的京察了。

京察是一件大事,特別是這一次京察,楊溥作為發動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京察的順序,是京官而外察。

朱祁鎮估計,今年下半年,吏部能將京官全部過一遍,算是是效率不錯了,想來在明年才能展開外察。

朱祁鎮看似沒有下旨,但也沒有限制。冷眼旁觀。

因為京察的時候,是最關鍵的時候,誰上誰下,就要看吏部的意見了,輕一筆,或重一筆,就可以讓人多熬幾年資歷了,或者說,干脆回家做冷板凳。

所以,以前看不大清楚的關系,這個時候,這些就顯露無疑。各自上竄下跳找門路,卻不知道被朱祁鎮冷眼旁觀,一條條的記錄下來。

在朱祁鎮看來,走關系與結黨營私,不過程度上的不同,本質上并沒有什么區別。如此不是這一場眾生態,朱祁鎮還不知道,很多表明上沒有關系的人,還有這么多的彎彎繞繞的。

不過,在這京察之中,也沒有出什么大問題。

也是楊溥是一個潔身自好,眼睛里面不容沙子的人。外地的官員,或許鞭長莫及,但是在京城眼皮底下,誰敢跳的太過了。楊溥就先摘了他們官帽。

只是即便如此,這樣復雜的人際關系,也可稱艱巨。但是有一個人卻完成的很好,那就是吏部考功司郎中李賢。

這個人是宣德八年進士出身,而今還是一個五品郎中。

當然,不能說他仕途不暢,因為郎中與郎中是不一樣的,考功司乃是負責考核官員的,是一等一的顯要位置。

就是那種給侍郎也不換的小官。

雖然位不高,但是權重,特別是在京察的時候,更是京城最顯要的幾把交椅之一,不知道多少官員都要看他臉色。

但是李賢卻能做到,各得其所,每一個人對李賢所得出的結論都是嘆服。

看似很簡單的事情,朱祁鎮卻知道不簡單,唯有對朝野上下各種關系,與各個人的能力都了如指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單單是有道理還不行,還要鎮得住場子。這天下不是所有人都講道理的。

宣德八年的進士,乃是楊士奇的學生。朱祁鎮心中一嘆,暗道:“東里公之慧眼,朕不如也。”

隨即,將李賢的名字,寫在一旁的冊子中,標注到,可為吏部尚書。

這是一直以來的習慣。

這個時候,朱祁鎮忽然聽到一陣鼓聲。感覺有一些奇怪。

其實北京城之中鼓聲并不奇怪。

就在宮城之外,就有剛剛修建的鐘鼓樓了,每天晨鐘暮鼓,用來報時。朱祁鎮也就習慣了。

再加上有什么大禮儀,有鼓樂,自然少不了大鼓了,至于什么閱兵了,出巡,等等,更是少不了了。

正因為太熟悉了,朱祁鎮才聽出來這鼓聲不一樣。

隨即鼓聲音色不對,朱祁鎮之前好像沒有聽過,再者就是節拍太凌亂了,根本聽不出什么調子。

只是朱祁鎮一看身邊太監臉色變了,問道:“這是什么鼓聲?”

趙環說道:“奴婢沒有聽錯的話,這聲音乃是午門傳出來的,而登聞鼓就在午門。”

朱祁鎮一聽登聞鼓這三個字,心中頓時一沉,也沒有心思看奏折了,立即說道:“你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有人敲登聞鼓,立即傳到文華殿。并傳給內閣知道。”

“是。”趙環立即起身,一路小跑去看了。

朱祁鎮心中沉甸甸,雖然說登聞鼓,只要百姓就能擊鼓鳴冤,但是朱祁鎮知道,尋常百姓是不敢這樣做的。

而今的登聞鼓有錦衣衛看守,還有御史把守。尋常百姓想要接觸難之又難。甚至即便如此,宣德年間,還有言官進言,要取消登聞鼓制度。宣宗皇帝自然是不肯的,但是登聞鼓日益流于虛設,卻也是事實。

只有重大案情,或者百姓不敲鼓都沒有活路的情況下才會擊鼓。

每一次登聞鼓就是一出慘案,或者一條條人命。

最新網址: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