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王越掛帥
李俊小心翼翼的說道:“將軍,我等草芥之命,自然不值一提,只是朝廷在西域的大事卻是關系重大。”
“朝廷只需高抬貴手,放過我等一條小命,就能節省朝廷很多精力,何樂為不為?”
吳瑾輕蔑的一笑。
幾乎是冷笑。
滿俊鬧出了這個大的亂子,霍亂數州,將西北搞得一塌糊涂。他還想得到寬恕,真想太多了。
吳瑾用腳趾頭想就知道,這樣的情況之下,不嚴懲滿俊,誅滅滿門,如何以儆效尤?
即便西域大事在即,也是如此。
朝廷何者最大,在很多文官看來,就是綱常最大。
寧可承受更多的損失,也不能放過滿俊一門。否則朝廷統治天下的威望就動搖了。
只是吳瑾心中轉念一想,暗道:“這石城堡太過艱險,非重炮不可動搖,但是從后方運輸重炮過來,非一兩個月不可。不如將這一件事情,上報朝廷,也好減輕一下我的壓力。”
如果一兩個月之內,吳瑾頓兵于堅城之下,不得寸進,自然會讓很多人看得不舒服。但是這個事情一上報,一下達,一個月時間估計就有了。
如果時間快一點,在一個月之后,重炮就已經到達了。
總攻的時間就可以提前了。
吳瑾心念如此,就說道:“此事非我能做主的,你且回去等消息便是了。”他轉手就將這一件事情上報了。
他并沒有放在心上。更多是放在調集火炮。
畢竟這石城堡名不虛傳,整體都是石頭。火炮少了,估計不行。
吳瑾的小心思也很難瞞得過朱祁鎮的心思。
朱祁鎮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他內心之中卻有一絲絲心動了。
無他,這一段時間之內,西域的事情也紛紛傳來消息,好的消息,壞的消息。總之,讓滿朝文武應接不暇。
比起西域的問題。滿俊的問題可以說已經解決了。滿俊殘兵敗將,又能拖延多長時間,怎么想也拖延不過明年上半年。
只是西域的問題,卻太嚴重了。
之前,朱祁鎮就覺得西域有隱患,有問題。他當時覺得,有些問題或許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淡化。
但是而今看來,是他錯了。
想想也是,回回教擴張從不斷絕,想要讓他們收縮,必須付出血的代價,歐洲人為了將回回教敢出伊利比亞半島,可以說用了好幾百年的時間。
大明對西域的經營,還是太過淺薄了一點。
更不要說前線傳出來,回回教對大明在西域的屯田百姓,或殺或虜,即便是活下來的,也都變成奴隸。
更是讓朱祁鎮內心的憤怒,不可遏制。
他對滿俊也是不滿的,而今他寧可放棄對滿俊的追究,也要給回回教一個好看。
只是滿朝文武卻都反對這一點。
劉定之說道:“陛下,今日滿俊霍亂西北,殺傷百姓,如果不加以嚴懲,臣恐各地亂臣賊子,不懼國法。心中萬一之念,紛紛而起,則百姓何辜,遭此浩劫,滿俊定然要明正典刑,決計不可輕縱。”
“要讓欲亂國法的人。看請楚下場。”
“陛下,”郭登也出言道:“臣請罪,滿俊身為居延衛指揮使,不思報效國家,卻反叛朝廷,以至于西域大亂,乃是臣之過,臣甘受責罰。陛下整頓京軍以來,凡是以軍法為先,滿俊之罪,論軍法,則滿門皆斬。如果饒過滿俊,臣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全軍上下。”
朱祁鎮微微一嘆,說道:“朕明白了,傳令給吳瑾,讓他們再接再厲,攻克石城堡,至于滿俊,就按軍法,滿門皆斬。”
“陛下英明。”內閣幾個大臣紛紛說道。
朱祁鎮明白他這一道命令,滿家數百口人,一個活口都會有的,上則老朽,下至襁褓之中的嬰兒。
雞犬不留。
從后世的目光看來,的確是太殘忍了。
只是,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特點,且不說滿俊所做所為,一旦成功,則滿家全族受益。單單看回回教那邊是怎么對漢民的。
就知道這才是這個時代的普遍道德。
即便朱祁鎮放過了這些人,對于很多人看來,也是朱祁鎮婦人之仁,而不是感激朝廷仁慈。、
朱祁鎮說道:“而今西域之事當如何做?”
楊洪比石亨還大上不少。
石亨死后,楊洪的身體也漸漸不好了。不過礙于朝廷在危機時刻,楊洪還上堅持崗位,但是在決策上已經不怎么發言了。
就好像是來當一個牌坊的。
不過,楊洪的名字在,都是一個震懾。
郭登說道:“陛下,西域而今之事,必發大兵。出動京營在十萬以上,配合西北各部,馳援伊州。”
“并非不能派遣太多,在西北用兵的最大障礙,從來不是敵人有多少,而是糧草。”
“所以臣以為十萬大軍在西域已經足夠了。”
朱祁鎮也明白這一點。
大明南北兩疆都司加起來,也不過十幾萬上下,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屯田兵。
了,如果在內陸十幾萬大軍,也足夠多了,但是放在比后世新疆還大的土地之上,也就比灑胡椒面強上一點。
這也是為什么?面對瓦刺的反攻,大明軍隊表現的如此不堪。
是大明軍隊不能打了嗎?
不是。
而是大明軍隊分散在各個城池之中,而敵人有當地人的支持,一開打,就是被分割成了好幾部分。
每一部分明軍或數千,或萬余,但是要面對的卻是瓦刺主力大軍。再加上對方有內應,才有這樣不堪的表現。
而明軍在開始的損失之后,聚集在幾座城池之中,瓦刺大軍就攻不過來了。
大明并非不知道,這些軍隊其實不大夠的。
但是朝廷為什么寧愿運輸一些百姓來屯田,也不愿意派人來戍守也是這個原因。
朝廷運輸到西域一石糧食,后面消耗十石糧食,這還是一部分馳道可以通行的結果。
不然的話,消耗會更大。
其實增援十萬大軍,再加上西域本身的軍隊,估計有小二十萬軍隊,這對大明來說,已經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了。
即便這些數量與瓦刺對敵的時候,并不能有太高的優勢,但已經是朝廷的極限了。
朱祁鎮說道:“何人為帥?”
這是朱祁鎮最放在心上的問題。
郭登說道:“臣推薦王越。”
朱祁鎮聽了,心中微微點頭。覺得這個人不錯。
雖然資歷淺薄了一些,但是戰績也不錯,對安南之戰中迂回一擊奠定了勝局。再加上他之前算是郭登的舊部,而今一直在當楊洪的副手。
這兩位軍方大佬對王越的印象不錯。
有這兩位軍方大佬的支持,朱祁鎮也不會輕易否決,更不要說,王越說起來,還是朱祁鎮的學生,武學出身,天子門生。
甚至連文官那邊,對王越也不是太討厭的,畢竟王越是舉人出身,如果不是正統十四年兵危戰急,他棄筆從戎,而今說不定就是進士出身的官員了。
在所有勛貴之中,王越也能稱得上儒將了。
當然了,王越也知道自己的根底在哪里,與文官早就劃清界限,但是也沒有必要得罪這些文官大佬。
所以,他與文官諸位大佬關系還過得去。
算是要才能有才能,要背景有背景。朱祁鎮暗道:“看來內閣這一把交椅,王越能坐一坐了。”
朱祁鎮對此也是樂見其成的。他說道:“那就定王越吧。何時出兵?”
郭登聽了面有難色,說道:“今年大概不能出兵了。”
請記住本書域名:
筆趣閣手機版:m.cc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