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楊士奇心態也有一線改變。他微微一頓,主動挑起了話題。
楊士奇年齡大,精力衰退,當年的雄心壯志也慢慢消磨,更多的時候,是在想維持朝廷平衡與穩定。
此刻見朱祁鎮還是很有分寸的,有意多說一點,說道:“陛下想要河北以煤代柴薪,就不應該僅僅看在京城附近,也應該看到各地也是有煤礦的。”
朱祁鎮一聽,如夢初醒。一瞬間覺得自己傻了。
他下意思習慣了,后世大規模煤業生產,自然想發展一個大礦,門頭溝在他掌控范圍之內,朱祁鎮自然優先選擇了。
但是實際上,這種辦法未必能行得通。
他所設想的用馳道運輸即便能大規模減輕成本,但是還是要成本的。
只要是要成本,一個煤礦能覆蓋的面積就不會太大。不可能達到他想要的讓大半個北方,都以煤換柴薪。
說起來,還是楊士奇眼光毒辣。
朱祁鎮說道:“多謝先生指教。朕知道該怎么做了。”
楊士奇說道:“陛下如果準備多派內官,各地開采煤礦,老臣是斷斷不會允許的。”
朱祁鎮有些奇怪說道:“先生的意思是?”
楊士奇說道:“北方山林在北宋時期大半皆裸。臣也是知道,陛下用意也是好的,但是大規模采礦,卻是不行的。內臣是什么樣子,陛下也是知道的,即便門頭溝距離京師不過數十里之外,曹吉祥當初還是挨了一頓板子。太皇太后在陛下登基之后,盡撤各地礦監,就是與天下百姓休息。今日陛下欲復為之,老臣定然不肯受命。”
朱祁鎮聽出了楊士奇話中有話,說道:“先生之意,而今卻是根結難解?”
在中國古代權力劃分之中,山澤礦產之利是歸少府,而少府就是皇帝的小金庫。
這一點明朝也不例外。
所以天下礦產名義都是屬于皇帝的。
所以要開礦,皇帝派人去開礦。就是應有之意了。而且開采出來的東西,也都是歸為皇帝私人財產。
皇帝開礦并非全部都用太監,在明初,太祖皇帝準備兵器,派工部,五軍都督府也開過鐵礦,但是后來時間越長,似乎派出各地的礦監大多都是太監了。
這也是后世萬歷皇帝礦稅能鬧出好大風波的原因。
楊士奇說道:“倒也不是,只是看陛下舍得不舍得了。”
朱祁鎮立即明白,說道:“先生的意思是,將這一件事情交給
工部去辦?”
楊士奇說道:“陛下所言差矣,工部而今兩尚書,已經人手不夠了,即便陛下交給他們工部也未必有人手,到各地開礦,以臣之見莫過開礦禁。”
朱祁鎮沉吟片刻,說道:“此事恐怕有違祖制。”
太祖皇帝對開礦這一件事情,很是消極。總覺得農業才是根本,至于開采各種金銀礦藏,大傷民力,弊政重重。
其實太祖皇帝看法也不能說錯。
畢竟放在后世還有小煤礦,拿人當奴隸用,死了埋到下面,放在這個時代,這種做法根本就是普遍現象。
太祖皇帝正是明白這一點,才對礦業打壓。
楊士奇說道:“此一時彼一時也,太祖掃平天下時,天下凋零,百業不興,自當休養生息。但是而今子孫繁衍,多有無業之民滋生,流民不少。”
“陛下雖然以工代賑之法,安撫流民百余萬。但是救急不救窮,當使之有安身立命之法。開荒屯田,固然是一策,而開礦禁,馳山川之禁。也是其一。”
“況且,陛下也應該知道,朝廷封禁礦場,難道民間就真沒有盜采之人嗎?正統三年以來,多有犯禁之徒,治民如治水,堵不如疏。”
“況且,去歲大災,而今陛下又欲窮治河北諸水,國庫空虛。臣身為內閣首輔,總要為朝廷解難。”
朱祁鎮而今對錢敏感之極,而且,如果說天下之間,有誰最不把祖制放在眼里,那就是他朱祁鎮了。
他口中說祖制的時候,其他他已經心動了,只是想看看楊士奇是一個什么樣的說辭。而今有聯系到錢,更是干脆利落說道:“以先生之意,當如何?”
楊士奇說道:“臣以為有些礦當禁,有些礦當弛禁。”
“金銀銅乃是國之重寶,不當弛禁,而太祖在洪武年間,就已經放任民間冶鐵。故鐵礦自然是不可禁,但是采礦動則千人,聚嘯山林之中,朝廷不知其端倪,一旦有變,則亂事并作,故而臣以為當設法嚴治之。”
“凡是開礦必須在各地方登記造冊,發給牌照。每歲所產,來龍去脈,必須奏明,以防有謀逆之徒,并按照產量征收鐵課,以太祖舊制,十五取一。由各縣代征之。”
“如有奏事不明,虛言誆騙,自然要嚴加處置,勒令停業。”
“至于其他各礦如鐵礦一并處置之。只是各征稅多少,還需要斟酌。只是臣想各地鐵料運輸不便,請折銀。”
朱祁鎮聽了。他聽出不少意思。
恐怕這一件事情,即便朱祁鎮
今天不談到這個話題,楊士奇恐怕也會找一個時間來說了。
古代解決財政問題兩大殺手锏,就是鹽與鐵。
鹽不用說了,每年數百萬兩,還以開中法支撐九邊糧食。其中不是沒有弊端,但是里面涉及的各種勢力,連楊士奇都有一點頭疼。
而且不管怎么說還能維持,不是大加整頓的時候。
但是鐵卻不一樣了。
大明皇權不下鄉,可以說對各地礦業,是完全失去監管能力的。
太祖皇帝似乎很喜歡用定額,將所有賦稅都定額下來,大明一年鐵課定額是一千八百四十七萬斤鐵。這些鐵其中有各地鐵課,也有官府鐵作所產的。
鐵價一直略有浮動,但是而今也不過是兩分銀子上下。算起來也鐵料也值三百多萬兩銀子。
征收鐵多,朝廷未必能將這些鐵全部換成銀子。
也是即便朝廷用鐵比較多,但是也老有結余。洪武年間就有了。
這也是太祖皇帝聽命自便的原因,朝廷倉庫之中鐵料都沒有地方放了。這也是為什么戶部錢不多,但是朱祁鎮也想要工部配合的原因。
工部沒有錢,但是有材料啊。
楊士奇雖然話里面沒有說,但是言下之意,卻是要加稅了。
不過朱祁鎮對楊士奇還是不太了解。
楊士奇雖然又為朝廷解決財政上問題的想法,但是這種想法并不大,只是順手而為。畢竟皇帝這么愛折騰,他作為老臣,總要給朝廷積攢一下家底。
他真正要做的其實,還是防范于未然。
從宣德十年,太皇太后罷天下礦場,在采礦行業之中,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國退民進,官府封掉礦場。被百姓開采了。
這種爆發增長,讓明代正統年間,民間采礦徹底超過的了官府采礦。形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數以千百計的壯丁在山中,被礦主管轄,一個弄不好,就是一個大亂子。
雖然而今天下還算太平,但是并非說民間就沒有百姓起義了。
宣德十年武興就派往江西鎮壓民亂,這還是鬧大的報上來的,沒有報上來的有多少。
而今朱祁鎮又有大辦煤業的意思,礦業興旺的同時,就更需要監管了。
楊士奇才想出了牌照制度。想對大明各地的大礦主進行管控。當然也僅僅是大礦主,畢竟很多人在自己家地頭挖掉東西,朝廷那有那個精力管啊。
至于各地大礦主會不會反對?楊士奇根本沒有想過,因為這個沒有他們說法的份。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