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回回教中國化
朱祁鎮看了南洋的戰況,心中倒也放心多了。
雖然而今大戰沒有開始,甚至舊港的消息依舊與朝廷中斷,只能從淡目與滿刺加并沒有從舊港撤兵這一點,來判斷舊港并沒有被打下來。
其余的一點消息都沒有。
這讓朱祁鎮有些揪心。
他不僅僅擔心舊港軍民,更擔心楊廷和。
楊廷和這個名字,他已經淡化了很多的記憶之中,依稀還有印象。他也親自試過了,卻發現楊廷和果然是才思敏捷,年少有為。
這才將楊廷和當成大學士的種子來培養的。
如果楊廷和折在舊港,足夠朱祁鎮郁悶了。
朱祁鎮輕輕一嘆,這種郁悶就散去了。
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會稱心如意。即便是皇帝也是如此,從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不管是什么計劃。
他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對于南洋打的怎么樣?朱祁鎮并不準備干涉,因為這不是他這個皇帝要管的事情。
而是太子,前線的將領要負責的事情。
如果他們做不好,朱祁鎮才要插手。
而今一切順利,并沒有什么要插手的地方。
但是有一件事情,卻讓朱祁鎮耿耿于懷,不能下咽。
那就是回回教的問題。
從西域到南洋,大明都遇見同樣的問題,南疆的事情雖然一勞永逸,但是彼此之間已經結下血仇了。
可以說,大明這邊的邊民與中亞的回回,相互仇殺,已經不需要理由了。
這也西域鞏固了不少。
因為西域的人,不管是蒙古人,還是別的什么人,都知道等西邊的人打過來,他們不管是男女老少,都要死。
同樣也限制了,大明對西邊擴張的腳步,王越特別說明。
王越在伊犁鎮守那幾年,并不是沒有大破瓦刺,并挺進瓦刺腹地的事情發生,但是一旦進入瓦刺領地,哪怕是婦孺也會持刀與明軍作戰,很多小村鎮,都能戰死到一兵一卒。
這并不是他們有多大的戰斗熱情,而是恐懼作祟。
因為他們堅信,大明打過來,會將他們全部殺光的。
他們寧肯戰死,不愿意投降被殺。
王越對此倒不是不能狠下心來下殺手,畢竟明軍的軍紀被朱祁鎮三令五申,想辦法維系,但是本質上,明軍也不是善茬。
軍隊從來時候暴力機器。
只是王越明白一件事情。
大明終究是大明,是上國天朝。
主流價值觀,是接受不了這樣的事情。白圭做了。就付出了他所有政治前途。作為封疆大吏的白圭,其實是內閣大學士有力的競爭人選,就好像與白圭同時期的項忠,不就是入閣了嗎?
王越可沒有想這樣。
對于這個結果。朱祁鎮是可以接受的。
原因很簡單。
朱祁鎮的戰略之中,對中亞并沒有是企圖。
并非中亞不重要,其實中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占據了中亞,可以進攻俄羅斯,土耳其,伊朗,乃至印度。對于掌控整個歐亞大陸是有很大的意義。
但是這個意義,要在工業時代才能發揮出來。
畢竟,在沒有鐵路通往西域的情況之下,大明想維持大軍在中亞,這個難度是在南洋維持軍事存在的十倍不止。
而且未來的時代,是大航海時代。
朱祁鎮是腦子被驢踢了,才不參與,反而將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中亞。
所以能在西域維持一條穩固的邊防線就足夠了。
在這個前提之下,西域的情況是可以接受的。
只是南洋可不一樣了。
朱祁鎮可不想在南洋遇見這樣強烈的反抗。
人心的問題,不能用殺戮來解決的。
朱祁鎮想了想,就召集韓雍。
不過片刻,韓雍就到了。
朱祁鎮立即讓懷恩上茶,說道“這大半年,朕不在京師,京師一切都賴先生主持,先生辛苦了。”
韓雍立即欠身說道“此乃臣之本分,不敢言苦。”
朱祁鎮說道“朕剛剛收到南洋的奏疏,孩子們做的不錯。先生也看看。”
韓雍雙手從懷恩手中接過奏疏,眼睛一目十行的看過之后,說道“陛下有如此太子,也是祖宗之福。”
朱祁鎮一聽韓雍的話音,就知道韓雍想說什么。
隨著朱祁鎮的年紀越來越大。雖然朱祁鎮還不覺得自己有多老,但是滿朝文武對太子回京這一件事情上熱情越來越大。
朱祁鎮不想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了,立即打斷了韓雍的話,說道“先生,雖然孩兒們做的不錯,但是卻有一個問題。”
韓雍微微沉吟片刻之后,說道“陛下說的是回回教。”
朱祁鎮說道“正是,非我族類。”后面四個字雖然沒有說,但是誰不清楚。
韓雍微微一笑,說道“殿下多慮了。京城之中,有大小清真寺十幾座,其中有牛街清真寺,甚至建于遼代,陛下為此憂慮過?”
朱祁鎮說道“這不一樣。”
大明境內有很多回回,朱祁鎮豈
能不知道,甚至他簡拔的大臣將領之中,比如鄭和,甚至航海侯王英就是一個回回。
因為在鄭和的影響之下,整個下南洋的船隊大多都信奉回回。
只是王英一心融入大明勛貴集團之中,從來不對外表露,防止被歧視。外人不知道而已,但是朱祁鎮豈能不查清楚自己手下大家宗教信仰。
王英對外表現出來與所有人一樣,其實他是典型的中國人,回回是祖上傳下來的信仰。掛著就行了。有用的時候用用,比如說服蘇祿王歸附。沒有用的時候,也就忘記了。
與那些外國回回區別大了。
韓雍說道“這不一樣。佛教剛剛傳入中原。也是異族之教,但是而今誰還能說佛教是異教?”
“回回傳入中原幾百年,中原回回與漢人有何異?外域不明正法,朝廷當以正法傳之,讓他們知道正法之道,當在中原,不在異域。”
“臣請修《回回道藏》,請中原回回長老,并翰林院修之。翻譯回回教經文,并明定天下,回回教一切經文,皆用漢字,不得用異域文字。”
朱祁鎮聽了說道“還是先生有辦法,是朕想岔了。”
從某種程度上,朱祁鎮是沒有比韓雍有文化自信的,韓雍這一系列決斷,本質都是認為大明的文化一定能將回回教文化給同化了。
不過,用行政手段加快了這個速度而已。
韓雍這一套,也不是新鮮事情。
佛經的原文都是梵文寫的,但是而今有多少梵文。而且韓雍特別強調讓翰林院加入修書。乍一看是很理所應當。
畢竟修書的事情都翰林院來辦的。
但是實際上,翰林院之中有多少對回回教熟悉的人?韓雍都不大清楚,否則不會用,《回回道藏》這個名字,很明顯不大合適。
他們參與進去,并不是要翻譯,而是要改回回經文的。
朱祁鎮用腳趾頭想就知道,出翰林院出來的回回經文,定然是完美的符合大明的道德規范,甚至可能北京成為回回教信徒的新圣地也不錯。
這個念頭從朱祁鎮腦海之中冒了出來,一下子生根了。
朱祁鎮想了想說道“朕先從內庫出銀百萬,在北京選擇建造清真寺,務必壯麗以重威,不夠的話,再增加。”
韓雍自然明白朱祁鎮的心思,朱祁鎮一輩子都沒有修過寺廟,無非是在太皇太后在的時候,出過一些錢而已。
而今正是有神跡建筑,震撼各地回回心魄,想辦法讓北京成為,回回教的新圣地,雖然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會認可。
無妨,只要大明境內的回回認可就行了。
請記住本書域名:
筆趣閣手機版:m.cc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