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去,做你的飯去。你請人家來吃飯都不好好做飯?”魯老師讓皮兒子趕緊回去干好今天的主廚主業,別再亂七八糟搗亂了。
不管怎樣,人家張大佬做飯是真有本事的。中途不知出來幾次瘋狂毒舌,到最后做的黃金蛋炒飯獲得滿堂彩。
魯老師回頭公平地評價皮兒子:“他做飯是可以的。”
吃完飯,張大佬這個皮兒子靜靜地給母親削蘋果,并進廚房用機器榨成蘋果汁給母親喝。
方理事見著,想:外面的人如何說張華耀不孝順,實際上看到這一幕的人沒人可以質疑張華耀的。
此刻新寵兒同曹家父子吃完飯一塊先走了,魯老師再向方理事打聽:“是不是很難?”
不說曹育東向來過度謙虛,她喜歡吹噓的兒子也沒出來澄清,九成九當真結果未料。指的是剛開始大家著急想知道的論文發表結果。
方理事承認:“是難。”
如謝婉瑩自己所想的,國際平臺怎可能給你個國內年輕學者輕易而舉登峰造極。
“國外有這樣的例子的。”魯老師撇撇嘴,篤定新寵兒的實力不會遜色于國外有天賦的年輕學者。
“你知道那是國外的學者。”
說來說去影響發論文成功與否的因素,作者自身技術實力為一方面,另一方面要靠人際關系。
謝婉瑩在國內平臺發,國內有一堆大佬人脈幫她推薦是容易,國外則喪失了人際關系優勢。
為什么需要人際關系打底?因為學術需要同行認證的。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一篇實驗論文發出去,是需要經得起同行不斷對你的學術論文結果進行質疑和驗證的。如果你做出來的實驗結果別人始終做不出來,平臺是有權利對你的稿件進行審問的,甚至懷疑你學術不端造假撤稿,把你拉進科學界的名譽小黑屋。
所有知名期刊審稿全有同行審稿人搞的同行評議,國外期刊邀請的同行評議人士大部分是國外的學術大佬們。
你一個國內學者和國際這些大佬沒交流的,人家不得好好先各方面審議你一下。
要方理事說,如果自己國家平臺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平臺,國內年輕學者用不著辛辛苦苦看人家臉色去發論文,更不用說在起點線上先敗給國外同等水平線的學者。
外行的人總罵國內學者“崇洋媚外”,這個鍋一半需要國內平臺自己背。評價體系全是國外主導,國內的評價體系從沒有能走到國際上讓國際認可,這是最最最糟糕的。
魯老師一生搞科研的,不乏也被國外刁難過不是不懂。
這是評價權相當于裁判權完全落在外人手中可以預料到的結果。
為此,方理事積極把后半生的精力投入到這方面事業中。
魯老師握住方理事的手:“但愿你們爭氣起來。”
方理事應道:“我是希望新生力量如謝醫生他們早點加入我們的隊伍,我很看好她的。”
很多學術期刊主編聘請圈內最有名的學者擔任來增加權威度和影響力,當國內走到國際的大佬越多,無疑會帶動國內學術期刊的知名度走向國際。
魯老師睜下眼:原來方理事比她魯老師更看好新寵兒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