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在檢查室的外面焦急等待。
一群人走來,難免會像在門口把不明情況的看客們嚇到一樣。果然如此,家屬們見著立馬站起身,面色略顯慌張。
見狀,其他醫生正想著要怎么辦。只見謝婉瑩醫生一步上前,跟家屬打聲招呼:“我們來找老鄉的。”
大伙兒向江醫生望過去:臺詞被謝卷王秒搶感受如何?
能怎么辦?江醫生手捂扶腦門,只能說是他自找的,誰讓他反應速度沒有卷王快。
卷王在這方面的反射神經是超一流的,為颶風王。
家屬可能在顯猶豫時,護士配合著進到檢查儀器控制室里,對保醫生說:“說是你老鄉來找你。”
這下,家屬放下心坐回板凳上了。
昨晚與老鄉通過電話的保醫生,知道應該是誰到了,高興地和同事賴醫生說:“是從首都來的專家團。”
賴醫生之前有聞這消息,聽著一樣高興,走到門口先探出腦袋張望來人。
專家團是不一樣,走路的姿勢都非常的優秀,如模特兒似的,一個個專業范兒十足,自帶股游刃有余的瀟灑風。
“你們好,你們好,老師!”賴醫生主動伸出手迎接貴賓們。
裴教授是小隊帶頭人,由于有家屬在外面,讓賴醫生進去室內再把門關上,再給賴醫生他們一一介紹。
對裴教授,賴醫生他們是見過的,可以想見裴教授是不知奉命在基層做過多少次工作了。
“這位是謝老師,從國協來的心外科專家。”裴教授開始介紹嘉賓工作。
大佬是大佬,真就能第一時間學乖。單從早上是誰最被眾星捧月的程度,都知該第一位介紹的嘉賓是那位了。
反而是謝婉瑩醫生自己有點兒不適應了,趕緊加一句:“我們來是來和你們互相學習的。”
首都的專家老師為人好,是謙虛。賴醫生臉上笑開花似的。
保醫生和老友見上面,激動時刻,兩位發小先來個彼此大大的擁抱。
“你好,阿寶。”
保醫生小名阿寶,對應的是剛好姓保。
其他人趁機得知江醫生的小名是阿牛。
江醫生不姓牛,名字里沒有一個牛字,全名是江德治。被人喊阿牛,是由于從小倔脾氣像頭小牛犢子。
歲月是能磨礪人的。謝婉瑩醫生記得第一次見到江老師時沒覺得江老師像頭牛,論倔脾氣,江老師可能還不及斯文的林晨容老師。
寒暄兩句知道彼此是誰之后,醫生們不敢浪費任何時間,趕緊回到正經事兒上。
患兒年紀很小,因此在沒開始做檢查前儀器未開的檢查室內有媽媽和護士陪伴著。在檢查室外頭坐著的是患兒的奶奶和姑姑。
“檢查開始沒有?”江醫生問老友。
賴醫生介紹:“剛在商量著怎么給這孩子做檢查。”
醫生們是希望能一次把檢查做到位。畢竟孩子年紀小,受不了折騰。孩子一旦受折騰,孩子家屬必定投訴。
當前患兒六個月大,是個女嬰,屬于嬰幼兒。
臨床上無論大人小孩子急腹癥做影像學檢查主要目的是為了判斷是否需要外科干預,如果病情不急不重,一般疾病以觀察用藥為主。
如何判斷患兒病情是否急重是要醫生專業判斷,而不是以誰的感覺說了算。
前文病例講過患兒哭鬧不止或是與平日的精神狀態大相徑庭等,均提示患兒的身體健康突然變危急的信號。
這里無疑會明顯存在一個判斷的盲區,有些病等到患兒嚴重再顯現出來癥狀時再來醫學干預很可能遲了。
無數家屬抱患兒來就醫,這病例的家屬和前文講過的患兒家屬們無區別,無非是希望高明的醫生能再提前判斷患兒身上是否有大病存在,能提前做干預最好。
而是否能準確地進行提前預判太考驗一個醫生的技術能力,最厲害的大佬都辦不到,何況是區區的社區醫院醫生。
保醫生坦誠心跡:“我心里是猶豫的,主要是家屬好說話,我才建議的。”
醫生要取得患者和家屬的信任,同樣的,患者和家屬也需要取得醫生的信任。否則醫生永遠是想著少一事好過多一事。
國家提倡的分級診療建立社區全科醫生相當于希望給老百姓們建成家庭醫生制度的好處體現在這里。
由于全科醫生是不分科看病,老百姓不像去到大醫院是分科的需要每次換醫生,固定一個醫生可以讓患者與醫生之間關系更親密而更有利于建立互相信賴的關系。
對此重生歸來的謝婉瑩醫生知道,這條改革路對國內來說太長太難。
像保醫生說的,這種患兒家屬是難能可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