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能看見回報率  第二百三十章 糟糕,重度霧霾又來了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我真能看見回報率 | 半個新人   作者:半個新人  書名:我真能看見回報率  更新時間:2021-07-23
 
經過這些年來的努力,京城的霧霾和沙塵已經改善不少,但是也只是改善。

到世紀中葉,京城的人口會突破五千萬。

這是什么概念?

一城比擬一國。

很多人都開始逃離京城。

現在居然有人說能夠徹底把霧霾跟沙塵解決,這不是開玩笑嗎?

一時間大量的媒體紛紛轉載報道。

令眾人側目的是,提供技術的,是錦鯉集團。

就是那個做保健品發家,又不務正業搞游戲,搞機器人,軟件,助農的那條錦鯉。

也是目前國內最火爆的錦鯉。

如果是別家公司,他們看看就好了,多少公司自信滿滿而來,最后折戟沉沙。

可錦鯉公司從出名一來一直給人無限驚喜,也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

所以,通告剛發出,眾人期待值就拉滿了。

于是,錦鯉集團帶著新時代集團毫無懸念再一次火上了熱搜。

王峰氣的抓狂,他這兩天正好要發新歌,然后熱搜又叒叕一次被截胡了。

這錦鯉公司也太能造了,這兩天好不容易熱搜下來點了,現在又特么火上榜首了。

還讓不讓峰峰活了?

而廣大吃瓜群眾關注的,則是通告里的新技術。

“聲波牽引技術,好牛逼啊,不知道跟聲吶有沒有關系!”

“我覺得那個尾氣過濾器才真牛,國家為什么要減排,還不是因為溫室效應,有了尾氣過濾器,把尾氣轉化氧氣,妥妥的黑科技啊,只可惜目前只在京城朝陽發售!”

“你們都錯了,相比這個,是錦鯉集團研究出來的竹松,成長周期30天到60天,不僅僅能夠迅速的構建一道綠植長城,還能夠增加效益,這才是真牛逼!”

網絡上面網友爭論的不可開交。

最后得出一個結論,錦鯉集團牛逼!

除了網友,國內做凈化過濾設備的公司也紛紛將目光投向了京城。

鎂的:“快,去朝陽區看看他們的設備,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

格利董大姐:“撥款十個億,我就不信我們格利造不出來!”

大米:“錦鯉集團開始進軍智能家居了,大家不能掉以輕心。”

除了國內的制造商,各家生物工程研究所也把目光投向京城。

京城水木大學高級植物研究所。

程明華看著京城環保局發布的通告,“荒謬!”

把竹子和松樹的基因結合,形成的全新品種,既保留了松樹的特性,又讓松樹擁有了竹子的韌性,生長周期從最短的三年縮短到三十天。

這不是開玩笑嗎?

他腦海里冒出一個詞‘嘩眾取寵’!

雖然植物可以嫁接,但是不代表可以融合基因。

一念至此,他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發布了自己的觀點。

“不可否認,錦鯉集團是一家有社會感,責任感的公司,他們在智能機器人,游戲,保健品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在植物基因工程上,他們連菜鳥都算不上......”

然后他發表了植物的生殖隔離,向眾人科普了竹子不可能和松樹基因融合的諸多觀點。

觀點一經發布,就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

程明華的老友,以及同行業的人紛紛點贊贊同。

不過也有人持反對意見。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很多燙傷燒傷的傷者,用轉基因的豬皮,用羅非魚皮來治療。

雖然治療不是融合,但是一旦攻克了人體免疫排他性,未來用轉基因豬皮代替皮膚,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凡事沒有絕對。

在網絡上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京城環保局已經把第一批一千株竹松移植到了一處空地上。

而且,每一株竹松都有專屬號碼,還有專人看管,以免被人破壞。

為了堵住悠悠之口,黃主任找到宋潛,問他能不能開直播,時刻記錄竹松的成長。

這件事宋潛也拿不定注意,于是撥通了樓小房的電話。

樓小房就兩字,“可以!”

經過同意后,京城環保局在顫音上開了直播,二十四小時監控竹松的生長。

第一天,剛剛移植過來的竹松還有些病懨懨的。

第二天,枝丫抽條,展現了勃勃生機。

第三天,有專人測量記錄,比三天前移植過來的時候,高了五公分!

錦鯉集團的人也守在這里,并且向眾人解釋道:“前十天,竹松生長較慢,那是因為它們正在積極的向下扎根,平均每天生長高度5到7公分左右,十天之后,平均每天生長高度大于二十公分,一個月后逐漸放慢生長速度,兩個月后徹底成熟!”

“平均可生長12米到13米左右。”

“這里我在解釋一下,竹子和松樹的確存在生物隔離,除了生長周期短,能夠快速的增加效益之外,它也比較耗水,而且也比較消耗地力,如果要作為經濟植物的話,需要確保土地營養。”

“同樣的,它們也失去了自我繁殖的能力,這一問題,我們正在積極的研究解決,希望未來,可以讓竹松自我繁衍,增加它們的壽命。”

正在觀看直播的網友紛紛點贊,“果然是錦鯉集團一脈相承的風格,說優點的時候也不忘把缺點說出來,這種做事風格真的讓人討厭不起來。

“沒錯,做事坦坦蕩蕩,真希望國內多一些這樣的企業。”

此時,朝陽區。

京城環保局正在和城管,交通部門的兄弟聯動,在建筑高層安裝設備。

為了節能,選擇的是升級版的設備。

這一幕吸引了大量圍觀群眾,還有媒體的報道。

朝陽早報都在報道這件事情。

設備安裝很快,一個師傅,一天能夠安裝上百臺。

短短兩天時間,整個朝陽區就覆蓋了霧霾吸收機,一共安裝了一千臺,超出實際預算。

好在這第一批機器是錦鯉集團試用安裝,為其一個月,如果無效,分文不收。

在朝陽區安裝好霧霾吸收機的第三天,霧霾又來了!

拒不完全統計,一年時間里,京城空氣達標時間只有一百五十天到一百八十天。

剩下的二百天里,多少都帶霧霾!

重度霧霾一般在三十天到五十天。

而這一天不巧,恰好是重度霧霾天。

霧霾壓頂,就跟世界末日似的。

早間新聞主持人提醒大家做好安全防護。

而這一天,呼吸道疾病患者和肺病患者最是難熬,必須要插著氧氣。

就在其他區的京城人民戴著防塵鏡,厚口罩,帽子出門的時候,朝陽區的人民驚奇的發現,世界格外的清晰。

但是抬頭往天上一看,那濃墨的霧霾幾乎下一秒就要傾瀉而下。

仔細一看,那些霧霾就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屏障給擋住了一樣。

一絲一毫都落不下來。

那些霧霾源源不斷的被樓頂的霧霾吸收劑吸收,就像是泵水機抽水一樣。

于是,這一天,朝陽區眾人紛紛抬頭看天。

許多人將眼前這一幕別致的景觀拍攝下來,發在了朋友圈和社交平臺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