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少卿  第42章 朝堂激辯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大周少卿 | 清九玄   作者:清九玄  書名:大周少卿  更新時間:2021-06-21
 
思索間,群臣都看完了密奏,階上傳來李治的聲音:“諸位如何看待此事?”

“老臣以為,蘇老將軍不會叛唐!”第三列第一位老者跨步出列道,正是中書令劉仁軌。

李治冷冷道:“奏折中寫明,不僅人證物證俱全,而且蘇定方自己都承認了,還有什么不會的?”

站在武承嗣前面兩位的一名官員朗聲道:“陛下圣明,鄭仁泰、龐孝泰和錢九得都是朝廷重臣,若非有真憑實據,又怎會聯名密奏?”

武承嗣探頭看了一眼,說話之人是御史大夫袁公瑜。這位老兄便掛著“同平章事”的職位,是當朝宰相之一。

他話音剛落,便有好幾名官員出聲附議,可以看出他在朝中頗有權勢。

武承嗣左邊的千牛衛將軍王方翼向左跨了一步,高聲道:“蘇老將軍多年來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絕不會勾結高麗,請陛下明鑒!”

一道蒼老的聲音道:“王將軍的意思是,凡是為朝廷立下功勞的官員,就絕不會背叛了?那請問,歷朝歷代中的那些謀逆之臣,王莽、曹操、宇文泰,造反之前哪個沒有立下汗馬功勞?”

武承嗣吃了一驚,向出聲的老兄看去,發現是尚書左仆射許敬宗,因為李世民做過尚書令,故而唐朝一般不設此職,由左右仆射掌管尚書省。

可以說這老頭是尚書省第一人了,想不到一大把年紀了,說話竟如此犀利。

“王莽之流怎能與蘇老將軍相提并論?”左武衛將軍蕭嗣業怒道。

尚書右仆射李敬玄出列道:“若是一人誣告還說得過去,可三人同時上奏,斷不可能都誣告那蘇定方,臣以為蘇定方勾結高麗之事,可以確定!”

頓時又有三名文官附議。

李治靜默良久,目光望向李弘:“太子,你以為如何?”

李弘以十分平緩的語速說道:“兒臣以為蘇定方應當不致叛唐。”盡管沒說什么理由,但幾名李氏子弟和太子詹事皆出聲附議。

李治目光又轉向李勣:“李卿,你怎么看?”

李勣沉聲道:“既然蘇定方和一干證物都已經在押往京師的路上,真相究竟如何,到時讓大理寺徹查便知。老臣以為,眼下最緊要之事,是當另遣大將,駐守營州,防備高麗。”

四名武將立即出聲附議,武承嗣跨步出列,拱手道:“臣附議。”

武懷道和諸葛三元跟著道:“臣附議。”

御史大夫袁公瑜道:“這種大案,自然是三司會審,怎能讓大理寺單獨審理?”

武承嗣反嗆道:“李司空的意思是,眼下應當派遣一名大將鎮守營州,至于由大理寺審理還是三司會審,都可以稍后再論。”

太常卿崔義玄道:“臣以為,蘇將軍之案還未明了,若現在就派人替換他,未免動搖軍心,不如先讓副都督龐孝泰暫代都督之職,等案情查清,再做計議。”

袁公瑜稱贊道:“此議甚好。”

“不可,龐孝泰少謀無斷,不可為主將!”劉仁軌出列道,他是沙場老將,說話一向直來直往,不留絲毫情面。

“龐將軍愛兵如子,極受部下擁戴,如何做不得主將?再說了,眼下又無戰事,讓龐將軍暫代幾天,又有何妨!”許敬宗反駁。

“許侍中,你怎么不說話?”李治忽然道。

許圉師微微一笑,道:“老臣以為,還是派李司空去營州,更為妥當些。”

“李司空年歲已高,營州天寒地凍,只怕他身體吃不消。”許敬宗反對道。

武承嗣探頭向李勣看了一眼,見他面色如常,但雙拳緊握,顯然有些緊張。這也能理解,這些沙場老將到了這把年齡時,都十分渴望回到沙場。

許圉師微笑道:“據老夫所知,蘇老將軍年紀比李司空還大上兩歲,許相多慮了。”

“蘇老將軍本就是北方人,而李司空是山東人,怎可一概而論?”許敬宗沙啞著聲音道。

武承嗣心道:“李老頭把孫女嫁給自己,是武媚堅定支持者,而且去北方說不定能觸發高麗滅國事件,應當幫上一把。”

想到此處,朗聲道:“李司空精神矍鑠,步履矯健,正可謂老當益壯,當年廉頗年近七十歲尚能在長平之戰中擋住秦國白起。黃漢升七十二歲定軍山斬殺夏侯淵。以臣觀之,以李司空之能,不僅能鎮守營州,將來攻滅高麗,也未嘗不可!”

他這一番話極具氣勢,眾臣群相動容,尤其是攻滅高麗之語,讓人心驚。袁公瑜急切道:“兵乃國之大事,如今我大唐與高麗國相安無事,怎能輕言用兵?”

“承嗣,你應該不是隨口這么說的吧?若是說的不好,本宮可要罰你!”武媚冷冷道。

李治溫言笑道:“今日朝會便是讓大家一同商議,盡可暢所欲言,承嗣有想法就讓他說好了,又何必言罰?”

武承嗣正色道:“陛下,娘娘,太子殿下,諸位同僚,我在這里作一個猜想,諸位不妨聽聽看。”

“趕緊說,別故弄玄虛!”武媚斥責道。

武承嗣應了一聲,朗聲道:“蘇老將軍的事,無外乎兩種可能,第一種,確實勾結高麗叛唐,這種情況自當依法論處,不必多提。我要說的是第二種情況,如果蘇將軍是被人誣陷的,那么真的就一定是鄭將軍他們誣陷的嗎?”

“不然呢?”太子李弘愣愣道。

武承嗣凜然道:“最恨蘇老將軍的不是鄭將軍,不是龐將軍,也不是錢刺史,而是高麗人!蘇老將軍整兵秣馬,為的就是對付高麗人,他們對蘇老將軍的恨意是站在國家層面的!”

“武掌院,你到底想說什么?能說明白點嗎?”袁公瑜淡淡道。

“我的意思是,如果真有人陷害蘇老將軍,高麗人會與這事毫無關系嗎?如果真有人想誣陷蘇將軍,會不去與高麗人勾結嗎?更何況這事還牽扯到一名高麗貴族在中間,諸位覺得高麗在這中間,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就算高麗牽扯進去了,又如何?”崔義玄道。

右武衛將軍程務挺冷冷道:“高麗人若真敢在背后搗鬼,陷害我大唐將軍,自該出兵滅了他!”

“可這只是一種猜測,從目前證據顯示,蘇定方謀反的可能性更大!”許敬宗悠悠道。

李勣緩緩道:“朝廷還未仔細調查過,還不宜做出結論,周國公的猜測確實有一定的可能性。若果真如此,咱們若不向高麗國動兵,周邊諸國只怕都會蠢蠢欲動。老臣愿往營州,提前部署與高麗國交戰的準備!”

李治向武媚看去,見她點了點頭,方說道:“傳旨,封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帶領左驍衛軍馬開赴營州。遼東官員皆聽其調遣,負責與高麗國的一切作戰事宜!”

“老臣領旨!”李勣大聲道。

群臣退下后,武媚將李治送到金鑾別院,一路上李治不住夸贊武承嗣,武媚心中高興,嘴里卻說道:“那孩子太張揚了,還是弘兒有分寸,謙和躬讓,有大將之風。”

李治搖頭道:“太子太謙和了一點,就怕以后壓不住那幫大臣。”

武媚笑道:“陛下多慮啦,弘兒正是學習的年紀,謙和一點為好,等以后到了年紀,自然會有太子威嚴。”

說著話,二人來到金鑾別院,武媚陪坐了一會,起身返回了紫宸殿,剛坐下不久,便有宮女進殿稟告,說應州伯武三思求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