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
為什么不看看源代碼呢?
谷振華一排腦門,他當真是關心則亂,被文章中的理論所震驚,居然忘了這是一個文件夾。
懷著激動的心,他手指顫抖地點開了源代碼文件。
兩個人立刻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
通過代碼的實現,兩個人這才對方法論里的理論有了一定的理解。
接下來的時間里,谷教授和博文,一邊讀著方法論,一邊對照著代碼,才堪堪讀到了38頁。
兩人的手機此時都有十幾個未接來電。
但是他們都沒管。
天大地大,都沒有學術重要。
博文擰開一瓶礦泉水遞給口干舌燥的谷振華。
“教授,我實在看不懂了,38頁,我的極限了。”
“這種感覺真難受,明明就差一點就能明白了。”谷振華頗為遺憾。
活到老,學到老。
他雖然在這個領域是當之無愧的大牛,但是仍然會有知識盲區。
況且,他的年紀也不小了。
數學是年輕人的游戲。
古往今來的數學大家,哪個不是年少成名?
“要不?發郵件聯系下作者問問?”博文試探道。
“這個作者前面寫的還不錯,后面的內容有些過于晦澀了,涉及到很多數論上的東西,咱們可以發郵件請求他敘述的更清楚一些。”
“別的專家們肯定也是這個想法。”為了打消谷振華的猶豫,博文勸解道。
學術圈里,不懂不要緊,別不懂硬裝懂。
看不懂就是看不懂,提問并不可恥。
谷振華表情變幻好幾次,神色不定。
“你知道作者是誰嗎?”
“馬丁·赫爾曼?”博文猜測道。
由于兩人讀的是英文版的方法論,而且里面的遣詞造句非常的地道。所以博文第一時間想到了這位去年的圖靈獎得主,在公開密鑰研究上取得重大發現的專家。
谷振華搖了搖頭。
“希爾維奧·米卡利?”博文又問道。
這也是一位經常發表著作的密碼學大師。
“別猜了,他是FD的一個大一學生。”谷振華緩緩吐出幾個字,落在博文耳中卻如同晴天霹靂。
“什么???!!!!”
博文整個人都傻了。
大一學生?
他才多大?
撐死不超過22吧?
他是從娘胎里就開始研究計算機了嗎?
那些個大師專家們,哪一個不是在此道上浸淫了幾十年的人物?
“教授。。。你沒開玩笑吧?”博文又確定了一遍。
谷振華緩緩搖頭。
“這怎么可能。。。”
“這怎么可能。。。”
“這怎么可能。。。”
博文喃喃道。
“一個大一新生,寫出來這樣的成果?這個世界太瘋狂了。”博文有些失魂落魄。
和谷振華這種老教授不同,他同為年輕人,受到的打擊要更大一些。
谷振華察覺到了博文心態的變化,拍了拍他的肩膀。
“這個世界是由我們這些普通的科研者努力推動的,但是方向,是依靠天才來指引的。”
“這人一定是個天才。”博文篤定道,他想到了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
他在提出和模擬計算機邏輯以及智能的時候,也還不過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沒有這些天才的存在,普通人的努力將毫無意義也沒有方向。
蘇長青的成就或許無非和圖靈相比,但是放在他的年齡上,夸他一句天才,實在是不算過分。
“教授,我們去見見他吧,既然就是FD的學生,那直接面對面交流就好了。”
博文提議道。
“我這就聯系他。”谷振華也是想到了什么,趕忙點開郵箱回復道。
“直接打電話啊,教授,郵件多慢。”博文忍不住提醒到。
“哦哦,對,瞧我都糊涂了。”
谷振華這回直接給教務處打電話,讓他們幫忙查一個大一的計算機系學生,根據他文章的署名,教授也知道了他的名字,蘇長青。
很快,教務處就提供來了蘇長青的電話,谷振華想也沒想,直接撥了過去。
龍英華庭中,蘇長青正在電腦上修改著自家的網絡防護。
畢竟這全是德斯樂的產品。
他很擔心,萬一這世界上也有一個人,有著他這樣的黑客技術,然后又碰巧想搞他。
蘇長青不想成為下一個被蒸死的詹姆斯。
智能家居確實方便好用,但是網絡安全要升級一下才更讓他放心。
常萱打掃衛生的時候路過蘇長青的電腦,隨意瞥了一眼,全是看不懂的東西。
不由得在心里感嘆一句,人和人的差距真大。
有的人那么有錢長得那么帥,還那么有才華。
蘇長青可是FD的學生,全國人誰不知道FD的分量和意義?
正巧這時,電話響了。
一個陌生的來電。
蘇長青順手接起來。
“喂,您好。”
“請問,是蘇長青同學嗎?”電話那邊傳來一個中年人的聲音。
蘇長青聽著有點熟悉,但是一時間想不起來是誰。
“我是,請問您是?”
“我是谷振華。”
“谷教授?”蘇長青坐直了身子,調整了下聲線。
對于這樣的谷教授這樣可以稱為國士的人,他還是十分尊重的。
“這么晚了,有什么事嗎?”
“那個。。蘇同學你發來的文件,我們已經看過了。”
“哦?怎么樣,教授您覺得可行嗎?”蘇長青有些激動。
畢竟,這關乎著他十幾個小時的心血啊。
自從上次在湘沙有了這個想法后,他這段時間一遍又一遍地完善他的理論,直到得到一個最終的版本。
谷振華聞言,有些語塞。
這不是他覺得可不可行的問題。
而是他甚至都還沒完全看懂!
唉,算了。
學無長幼,達者為先。
“其實我打電話來,是因為關于同學你38頁以后的那個理論,不太明白,特來請教一下。”
蘇長青愣住了。
他沒聽錯吧?
谷教授,沒看懂自己寫的東西?
這也太夸張了吧,系統不會給自己傳授了什么外星科技吧。
他沒有讀過太多當代學術的著作,大部分的知識都是系統傳授給他的。
因此他也不知道,自己寫出來的東西,究竟領先時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