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第六十八章:太子行為引起的余波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我要做明世祖 | 搬磚呢別鬧   作者:搬磚呢別鬧  書名:我要做明世祖  更新時間:2021-06-21
 
景泰帝和朱見濟高興的離開了仁壽宮,總算是擺脫了更年期的孫太后。

“話說……”

父子倆散步到一片小竹林處,景泰帝突然停下腳步,對著朱見濟說道,“此前的消息,是青哥兒你讓人傳出去的吧?”

給太上皇的身世潑臟水,

這招真的太能污人了。

畢竟這種八卦一旦在民間傳來,是很難被消磨掉的。

景泰帝也不是個傻子。

眼看著兒子今天當著孫太后的面發威,再聯想近來的事情,也能猜到一些。

他的寶貝崽可一直聰明過人來著!

朱見濟一向不愛騙人,尤其是面對父愛如山的好爸爸。

所以他很果斷的應了。

“……”

景泰帝都沒料到兒子這么耿直,之前在路上想好的措辭頓時被打亂,還生出了一點溫暖的感覺——

果然,不論是什么,青哥兒總不會欺瞞自己的!

“以后還是少用一些歪路子吧,”

原本想好好給兒子做次思想輔導的景泰帝還是選擇了好聲好氣。

他語重心長的說道,“為天子者,可以貪權愛財,甚至還能像為父這樣,萬事不沾手,只交付信任的人來辦……但在一些事上,一定要把心思擺正了!”

“心不正,那做什么都是歪的。做事歪了,那完蛋也就快了。”

“青哥兒懂事的厲害,所以為父此前也不想管,但這件事為父得說一下,是不想讓你嘗到編人段子后的甜頭,從而溜到這條路上去。”

朱見濟聽了,感動的眼淚汪汪。

沒想到在很多事上表現的頗為天真的好爸爸竟然會猜到是自己命人散布的謠言,還特意抽空跟自己談心,以免兒子長歪了……

這種爹放在尋常百姓家里都是少見的好吧!

雖然都過去這么久了,景泰帝才猜到了這么一樣,但起碼證明了好爸爸的心思還不算太遲鈍。

“父皇放心,這事也是兒子氣不過別人亂攪和咱們家事弄出來的,后面的結果兒子會來解決……”

“至于君子小人的行事手段……父皇不必多慮,兒子明白的!”

“這次我打算清理一下會昌伯這等壞家伙,畢竟我朝沒有外戚干政的傳統,更沒有外戚擾亂宮闈的規矩,孫家人敢伸手,兒子就敢把他打回去。”

“也該讓一些活在夢里的人清醒一點了,現在早就不是正統朝的花鳥風月了。”

“那就好。”

景泰帝聽了兒子一席話,立馬放了心,知道青哥兒也是在為自己考慮。

像孫繼宗這種富貴榮辱與太上皇息息相關的人,是最反對景泰帝統治的。

而這種家伙,不經歷狠狠的抽打,是認不清現實的。

這次解決掉他們也好。

起碼等到事情結尾,早就習慣了的臣子也不會反應的太激烈。

煩惱來的快,去的同樣快。

景泰帝又快樂起來,和兒子分享起了自己最近看得名著。

像什么游仙窟、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等等,讓景泰帝連連感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若是太祖高皇帝恢復漢唐舊制之時,一塊恢復了這種小說的寫作,那景泰帝早就熱愛文學去了!

談心完畢,接下來的路爺倆走的便更加輕松了。

而在孫繼宗那邊,好不容易等來了個宦官尖著嗓子呼喊“太后懿旨”到,以為自己迎來了救星,剛剛預備重振雄風跟徐永寧比劃比劃呢,就驚聞懿旨上寫的東西。

“這怎么可能!”

“太后怎么可能如此對我家?”

她不是扶弟魔嗎?!

孫家有這樣的富貴輝煌,不都是靠著她當年枕邊風的功勞嗎?

孫繼宗不肯相信前幾天還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妹妹會翻臉捅娘家人一刀。

憑什么叫他們禁足反省!

但徐永寧笑得很開心。

因為他總算完成了任務。

會昌伯摔得這么狠,看來距離他加入東宮六率的日子不遠了。

“另外還有一道旨意……”

就在孫繼宗全家震驚的時候,傳旨的宦官又不好意思的表示自己還帶來了皇帝口諭。

“陛下說了,會昌伯威福多年,雖因是太后親兄而免于牢獄之災,但大明律法森嚴,不可不罰。”

“所以還請定國公繼續辛苦一下,將會昌伯府內的財物沒收三分之二,除了會昌伯一家,抓捕其中有過錯的家奴屬下,交由順天府尹審查。”

“這是小事!”

徐永寧一拍胸脯,答應的非常輕松。

這主意一聽就不像景泰帝會下的,絕對是他那個基因突變的兒子出的主意。

既然如此,隔空接收到朱見濟信號的小伙伴當然義不容辭。

徐永寧決定沒必要請人來清點會昌伯府的財物,自己直接見啥拿啥。

同樣是大明爵爺,徐永寧很清楚除了明面上的財物外,孫家人肯定還會有私下的生意用來賺錢。

所以他下手根本毫不猶豫。

算是繼車馬行之后,再次給東宮狠狠的進了一筆賬。

給孫家財寶搬家這事雖然省略了很多步驟,但還是從天亮一直搬到了天黑,可見在兩代人之間,孫家到底干了什么。

這是絕對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啊!

至于引起這次風波,從而導致自己和張輗都遭受大難的孫繼宗,早就在聽完口諭后激動的昏了過去。

在趕來大夫的辛苦醫治下,孫繼宗半夜才勉強醒來,可惜連連打擊過于沉重,他負擔不起,竟然是中風偏癱了!

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后悔自己曾經做的那些事。

反正現在哭天喊地的,從孫繼宗變成了他兒子。

唯一的后浪,就是在第二天的早朝之上,有官員對景泰帝的命令表示出了質疑——

張輗和孫繼宗“為老不尊,治家無方”肯定是板上釘釘的,而這兩人的地位連石亨都比不上,在勛戚班里都排不到第一列,文官們當然不會努力的去維護他們。

但之后打著“沒收贓款”的名義,強行將孫家兩代人的積累搬空,這就引起了他們警惕了。

因為這些官員家里也有點小問題,要是皇帝故技重施,也找他們罰款怎么辦?

這錢是交還是不交?

于是利用孫家的問題,有人在朝堂上面發起了辯論,覺得這種拿臣子家錢財的行為,實在是有違“皇家風度”,是很不適合的行為!

由于朱見濟為了堵住他們的嘴,提前把兩人的罪責擺了出來。

對著大字報上面的各種實打實罪狀,就算是臉皮再厚的守舊派也不好意思為兩人做無罪辯護。

畢竟他們可是讀了一肚子圣賢書的,小太子又是一個善于“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能人,要是強行開怪,下場很有可能就是在接下來的日子成為京城百姓口中新的談資。

這是鐘同和楊善已經證明過的事。

沒有他倆的骨氣,也沒有楊善都御史的高位,別的官員也不敢走他倆的老路。

所以他們只能扯這樣的理由,暗示金臺上坐著的兩位處理了犯罪的人就夠了,罰什么款啊?

人一家上百口不要吃飯啊?

而且太子直接派兵圍堵孫家好幾天,將出門的人當場格殺的行為,也實在太兇殘了。

一看就知道,年紀輕輕不能把握軍隊,所以皇帝最好把太子編練六率的權力收回去。

不然自己會害怕的!

掌握軍隊并且敢殺人的君主,讓他們回憶起了太祖太宗時代的陰影。

就連于謙都默認了這些人的提議。

因為對他來說,射殺孫家的人著實有違律法,起碼人在被殺之前還沒有定罪,這是屬于太子動用私人權力干的越線舉動。

好在朱見濟此前的人事調動沒白費,

這次不必他親自下場打嘴炮,自然有王文李賢等人熱心站出來,瘋狂的給太子洗地,恨不得把朱見濟這個小胖子直接漂白成人世間罕見的白蓮花,朝野間絕版的大公無私者。

誰讓隨著內閣中陳循和高谷斗爭的逐漸升溫,朱見濟不久前已經讓景泰帝答應擴充內閣了?

王文和李賢,就是接下來的入閣人選,也是朱見濟即將直接領導的下屬。

所以他們必須要為太子殿下展示下什么叫做“忠誠的吏部”。

再說了,

太子下的令能叫“抄家”嗎!

孫家那么多人,不還在宅子里住著,不還能自己承擔衣食住行的花銷嗎?!

真是瞎了諸位朝公的狗眼!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