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第290章:彭時反對教會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我要做明世祖 | 搬磚呢別鬧   作者:搬磚呢別鬧  書名:我要做明世祖  更新時間:2021-09-11
 
皇帝攜皇后一同進入宴會的主場。

朱見濟手輕輕一擺,馬沖就利索的指揮起宮人上菜。

精美的菜肴被送到了各人的桌子上,旁邊也點起了燈火,套了個玻璃罩子后,燈光越發顯得溫暖動人。

十月份的北京城是冷起來了的,但是待在室內,卻一點冷氣都沒有,十分舒適。

更讓使者們驚嘆的是,大明皇帝過分年輕的外貌。

雖然在西北吹得滄桑了一些,可朱見濟從小就是被溺愛長大的,底子比誰都好,看著仍舊比普通人多了華貴雍容。

不愁吃穿也讓他比起同齡人年輕多了。

二十歲的年紀,就掌管了這么龐大的帝國,還吞并了另一個強大的,領土聽說有半個西歐大的國家。

而在結束戰爭之后,他又迅速的在國內進行稅收改革,要求“平均稅權”,嚴重觸犯了地方官紳的利益。

這放在西方,肯定是會引起層出不窮的貴族叛亂和市民抗議的。

但大明沒有。

一些騷動被輕松平定,任何敢于對抗中央的人,結局都是被鎮壓。

要么流放,要么死。

如此的掌控力度,是西方國王們想都不敢想的。

他們要想去動稅收,還得特意找一堆肉食者過來商量才行。

如果不是已經通過大明發達的邸報系統了解過這位統治者,也知道東方對信仰并不是很狂熱,使者還真得懷疑人生,想著是不是天主獨愛這東方的皇帝。

“各位國使在大明住的如何?”

隨便嘗了點東西,朱見濟放下筷子,開啟了談話流程。

這頓飯的目的,又不是真帶著對方用嘴欣賞大明的國宴。

“非常讓人驚嘆!”

西班牙特使盧卡斯最先說道,這話還特別字正腔圓。

畢竟在明朝待的小一年,這話他就說了好幾百遍。

行走在紫禁城之時,也是他感嘆的最起勁。

其他人也跟著附和。

后世馬嘎爾尼訪華,曾將傳說中的東方帝國評價為“半野蠻人”,說整個國家在韃清統治之下,科技基本沒發展過。

而且韃清的圣天子乾隆對其態度還不行,在連英國在哪兒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自我感覺良好的認為對方是為了“沐浴王化”而來的,產生各種思想沖突后,還以天朝上國的語氣指責了人一頓。

但此時的大明可不這樣。

朱見濟清楚的知道西歐大體情況,還讓鞏珍收集過相關資料,態度也端正——

既然是國家使者,就算是群黃毛崽種,朕也給你們相應的待遇。

在牢里也能被養胖十幾斤的羅馬使者可以證明它的真實性。

民間風氣的逐步開放和自信昂揚,也不可能跟“野蠻”粘上半點關系。

這于對方而言,明顯感官更舒服。

“這就好,”朱見濟體面一笑,“你們是國使,是朕的特使從泰西帶回來的。”

“東西兩端差距之大,朕還擔心你們不習慣。”

“東方是超乎想象的黃金帝國……我們現在唯一的擔憂,就是和皇帝陛下的交涉。希望偉大如您,能夠越過奧斯曼野蠻人的阻隔,重新開通東西方新的交流航線。”

盧卡斯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目的說出來,以免真拖延到過年。

大明皇帝的時間非常寶貴,如果此時不說,下一次得到召見,都猜不到是什么時候了。

而且在東方的所見所聞,也讓他們迫不及待的返回歐洲,像馬可波羅那樣傳頌其富饒和平。

當然,如果大明皇帝能夠慷慨的分享一下他的執政經驗,講述東方統治者是如何建立起巨大權威的,作為國王特使的他們會更加高興。

“大明出使泰西諸國,本就是朕的意思,你們今日提出雙方往來商貿,朕自然無有不可。”

做生意賺錢嘛,大家都很想的。

多一個商品傾銷地,就多一個財源。

只是在一些方面,還是得顧著大明的利益。

好在隔的這么遠,能夠讓雙方起爭執的地方少,可以進行友好的你買我賣。

雖然大明皇帝話語里的強勢態度讓使者們有點不樂意,還要求泰西保證去那邊商人的權益,但一想到東方的絲綢瓷器可以運回西方,賺取等重量的金幣,他們還是很快樂的同意了。

唯一頂著張不高興面孔的,是教廷使者。

他雖然胖了,但向著天主的心并沒有改變。

所以在代表羅馬教廷和大明談了一些做生意的事后,他又提出,“請問皇帝陛下,可否允許我教在東方傳教呢?”

朱見濟還是用極為和善的眼神看著他,“自然,我中華兼容并蓄,只要遵循華夏之禮,不蠱惑人心,任何教派都可以在東方流傳。”

這一點,仍舊在為西部養殖行業做貢獻的毛拉們可以用命作證,大明的確是一個很包容的國家。

教使挎著的批臉終于露出了點笑意。

但陪坐的彭時卻是站出來反對,“回陛下,此事不可!”

“泰西教派號為天主,然我華夏何曾有過此等神仙?陛下即是天子,天主之說,實在大逆不道!”

“何況此教派于泰西涉政極深,其教義稱不為教廷允許者,不得為王……還不忠不孝,鼓動信徒出家,只奉其神而不敬先祖,數典忘祖,實為惡教!”

“陛下是天子,自為百姓君父,此等教派之意,著實于我中華不成體統!”

這一大串話說出來,讓邊上只會一些通俗用語的泰西使者們聽得一頭霧水。

直到鞏珍將之翻譯過去,才驚起一地雞毛。

教使臉色變了。

被朱驤送牢里住過一段時間,雖然有賴于國使身份,還能住個單間,但大牢終究不是啥好地方。

如果不是因為在那兒除了吃就是睡,教使也不至于迅速發福。

不過由此,他也算明白了東方皇帝的威嚴和權勢,跟西方國王不是一個等級。

在這邊,根本沒人會給他面子。

可傳播天主榮光的心情是那樣熱烈。

一旦能夠讓東方帝國融入主的懷抱,那對羅馬來說,是多大的好處!

所以在明知傳統不一樣的情況下,教使想著渾水摸魚,賭大明皇帝對教義不了解,拿到傳教的許可。

有沒有官方背書,在傳教上還是很重要的。

沒想到眼見皇帝要點頭了,卻跳出來一個從未見過的老頭。

他自然想不到,彭時本就是朱見濟故意拉過來的。

這老頭可是傳統的儒家士大夫,把忠君體國、仁義禮智刻到骨子里的那種。

雖然在教導年幼的朱見濟讀書之時,經常遭受小皇帝奇思妙想的沖擊,也會收集報紙看上面的新奇言論,使得其放開了一些,沒有走上腐朽刻板的道路,但仍然視儒學為正統,尊孔子為圣人。

朱見濟搞“尊孔復古”沒關系,反正是還在儒家體系內,不一定要求是宋明理學。

但對于宗教,除了跟儒家綁定很深的佛道二教之外,彭時誰都看不慣。

在去年之時,為了準備攻打亦力把里,抑制那邊的綠化,朱見濟曾把此前逃亡入大明的西部番僧們給召入京城,計劃著在之后用上他們。

其他教派眼見如此熱鬧,也自告奮勇的想去西部為皇帝教化百姓——

發展新教徒,是所有教派的發展動力。

大明內部多受儒學教導,敬鬼神而遠之,其他的真信徒,也被佛道捷足先登給瓜分了。

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把拜神當成一種生意方式的普通人,只要是個神都喜歡拜一拜,求的不外乎升官發財、身體健康,或者生孩子之類的愿望。

受限于中華老百姓這種純樸的愛好,佛教的觀世音菩薩都從原來的男神變成送子的女神了,何況其他教派?

天知道他們忍了多久!

每每想對來拜神的人說自家不承辦送財送子的業務,可一想到這些人是為數不多的淺信徒,便閉上了嘴巴。

現在,西部的狂熱綠綠們正在被朝廷大力鎮壓,以朝廷喉舌聞名的《文政雜談》也暗示皇帝意圖在西部扶持其他教派,以扼綠教。

這怎能讓他們不激動?

那是一片精神世界荒蕪的處女地啊!

于是從去年至今,各種教派都在京城中活動頻繁了起來。

彭時暗中觀察了一陣,隨后對這群不尊圣人教化,就知道信一個虛無縹緲之神的家伙眼露寒光。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