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下斗志高昂的闖軍正在從六百里外,山呼海嘯般地向開封撲來,而此時,開封卻形同一個沒有守軍的空城。
在開封城里本來是有幾支官軍的,分別是副總兵陳永福率領的協標營,游擊將軍高謙、張德昌率領游兵營。
可是前時洛陽情勢危急,他們已經在河南巡撫李仙風的帶領下前去馳援洛陽了,總之,此時的開封城里已經沒有官軍。
闖王李自成本就有趁機襲破開封的想法,他在得知開封是一座空城的消息后,更是興奮不已,堅定的認為機不可失。
崇禎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闖賊的主力大軍近三萬余眾便從洛陽出發,急行軍三天三夜不休息,直奔開封府城。
真的是急不可耐,兵貴神速!
開封這座古代名城,當李自成率賊兵圍攻洛陽的時候,除了城中那些個巡撫、總兵等各官將職責所在,整日惶恐,焦頭爛額之時。
城中的其他官紳商賈和百姓們卻只是將之作為坊間的談資,誰都未曾想到洛陽城會這么輕易的被賊軍攻破。
而如今已是剛剛過了小年,古話講“過了小年就是年”。
開封城內正洋溢著過大年的喜慶之中,街市上彩燈高掛,人來人往,大家都是同往年一樣準備著年節所需的各色物品。
要說與這喜慶氣氛略有些不協調的,便是每日絡繹不絕涌進開封城里的難民。
自打闖賊縱橫豫西之時起,開封府周邊的有錢有勢的一方大姓、“衣冠之族”,還有那些豪紳地主們便紛紛遷來府城中避難,即使是周邊各縣城中的富戶也大多避入開封。
如今則是周邊村鎮中的貧苦百姓推車牽驢奔往開封府城,他們成群結隊大包小裹的絡繹不絕,許多人甚至是夜里就趕到各處城門外等候天明。
正如大元朝天歷二年,陜西關中大旱,饑民相食,陜西行臺中丞張養浩去賑災時,路過潼關,有感而發,寫下的那一首縱貫古今的《山坡羊·潼關懷古》中所描述那般: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為了開封的安全著想,雖原有的官軍都被巡撫李仙風帶走去救援洛陽,但開封城內各處府衙仍有少數直屬官兵。
他們雖不如協標營、游兵營官軍那般精悍,卻也比普通民壯強上許多,再加上各處城門還分別有幾百名守兵,這便是開封僅有的軍事力量。
但河南巡按高名衡卻比巡撫李仙風精明任事得多,他知道開封城守護衛封藩的重要性,而且他也是敢于任事之人。
自打李仙風率陳永福等諸將馳援洛陽時起,他便每日與河南左布政使管守道事梁炳、右布政使蔡懋德、開封府推官黃澍、管河同知桑開第、開封府知府吳士講、守道蘇壯、祥符縣知縣王燮等大小諸官商討城守之策。
最后議定,雖然城中官軍不足,但可以組織民壯協守城防,現在開封城內數十萬人,富戶豪紳又多,大可以有錢出錢,沒錢出力就是啦。
谷</span>議定之后便由祥符縣的知縣王燮出面,邀集城中有聲望仕宦鄉紳豪門開會議事,上有周王的王命,外有闖賊襲破洛陽的先例,大家自然是積極響應。
終于確定了一個緊急組織民壯參與城守之事的方案。
開封城內共有民坊八十四座,以每坊為一個社,每社各出社兵民壯五十名。
而出兵的原則就是,全部由坊間的富戶來承擔,家中越是富裕殷實則所出之社兵越多,家資在一、二千兩銀錢者要出社兵一名,亦可兩家合出一名,而家資過萬者則要出社兵二至三名,如此遞增。
經過統計,開封城中的八十四坊,共計可出社兵民壯四千余人,而后每社再選社長與副社長負責帶領本社的社兵。
如此,全部八十四個社的社兵,再按照五個城門分派,指定負責協守之處,若闖賊真來攻打開封,便依此議定知策應對。
天色還沒有大明,東方的地平線上也只是才剛剛有那么一絲閃亮,隨后才是一縷縷淡淡的紅霞逐漸顯露出來。
開封城各處城門外星星點點的火堆還閃爍著未燃盡的紅色光芒,許多貧苦百姓熬過了寒冷的冬夜,只為能在開城的時候能早點進入城內,以求平安。
天光漸漸大亮,萬道鮮艷的彩霞從東方天際噴薄而出,照紅了半個天空。
開封西門也緩緩打開,守門的老軍們領著一隊社兵開始檢查那些排隊入城的人們,這些衣衫破舊的難民與城中高掛的彩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所有的人們都沒有想到開封城的這個大年也注定要在一片驚心動魄的戰火紛飛中渡過。
且不久后,還要連需經歷殘酷的攻守之戰,開封最終還會不會如歷史上那樣就此毀滅,數十萬生靈慘遭涂炭,就未可知了!
或許因為有了張誠的出現,歷史不會再次重演。
但誰又能肯定呢?
天色已過辰時,太陽卻不如往日那般耀眼,但陽光所照射的地方卻依然叫人感覺得到絲絲溫暖。
一隊三百來人的官軍騎兵策馬奔來,他們繞過開封城西的一座小土城,急急的直奔西關而來。
沿途逃難的百姓見到他們都是早早就避向一邊,將整個中牟大道都讓了出來,守在西門城樓上的社兵們也遠遠望見這支官軍,他大呼:“援軍,有援軍來了!”
那一隊官軍騎兵策馬急匆匆的奔進西關內,便無法再往前進入,此時道路上已經擠滿了準備進城的難民,十分擁擠。
那些難民就算想要躲避開氣勢洶洶的官軍騎兵,也是無處退避,一時間竟都擁擠在西關內的街道之上。
西門前正在檢查進城百姓難民的守軍和社兵也得到城樓上傳來的消息,大家還以為是此前去馳援洛陽的幾位將軍回援開封,都十分的高興。
他們一面急忙呵斥著進城的百姓讓往一邊,騰空出可以使騎兵進城的通道,一面派人騎馬去向城中各官稟報這一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