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明  第二百四十四章張誠在,筆架山無失矣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織明 | 蝸牛非牛   作者:蝸牛非牛  書名:織明  更新時間:2022-11-17
 
遼東總兵劉肇基含淚急道:“啊。張帥,完啦……全完啦……我的遼東鎮……被……被韃子殺潰了……全都潰啦……”

還未等張誠有所反應,劉肇基猛地一把抓住他,急切道:“快……張帥……快快進兵,奴賊要進襲筆架山啊。”

張誠初見劉肇基之時,便已經大致猜到了結果,但有些事還是要問一問這位親歷者。

當下,他立即派出大隊哨騎繼續向周邊,尤其是筆架山方向繼續加強偵察,同時詢問起劉肇基的遭遇。

原來,遼東總兵劉肇基一直駐扎在高橋,但是他肩負著守衛筆架山的安全職責,所以,其麾下有一營兩千人馬,長期駐守在筆架山。

再加上分駐其他要處的兵馬,高橋只有他的標營精騎兩千余人,以及步營的五千人馬,總數也才不足萬人。

不過,若是堅守高橋卻也綽綽有余,然讓他始料未及的是韃賊并未在高橋城下戀戰,他們只攻打了一日,見難以攻克,便立即揮師南下。

初時,劉肇基也是并不在意的樣子,他甚至懷疑韃賊是以此來引誘他出城追擊,還借此在野外將他的兵馬擊潰。

但第二日,當哨騎確認韃賊是真的離開高橋,向南急急而去時,劉肇基才猛然驚醒,從此往南可是奔的筆架山方向啊。

這下他也不敢再行耽擱,除了派出哨騎抄近路奔向筆架山,通知那邊守軍做好準備,更是派人送信給塔山和杏山兩處堡城。

而他則是親率麾下騎兵,急急就追了上去,臨走時,還不忘吩咐麾下步營將領,要他們推拉戰車迅速趕去。

劉肇基言說自己若是追上韃賊,定會設法將其拖住,待步營將士趕至后,再合力與賊一戰,萬不可使其進襲到筆架山。

那里可是全軍糧草的存放之所,若為韃賊所襲取,就算其不能將糧草運走,但其要是一把火全給燒了,那又如何是好?

難道,還能叫送山前線的將士們吃土嗎!

然而劉肇基未曾想到,他們在高橋的一舉一動,都被韃子哨探看在眼中,滿洲正紅旗固山額真滿達海得信后,便將計就計設下了埋伏。

劉肇基的兩千余騎兵,雖然被多達三千騎的韃賊虜騎伏擊,卻仍是左沖右突,在丟下數百弟兄后,終于也擺脫了韃子的包圍。

但劉肇基卻不敢就此退回高橋,因為他知道,若筆架山失守,自己也注定難逃一死的命運!

所以,他只得許下重利誘之,率領麾下千余精騎策馬又追了上去,只不過這一次,他卻也學聰明了。

劉肇基并未全軍一起追擊,而是將麾下騎兵分作三隊,其一有三百余騎分散四周為哨騎策應,其二有三百余騎為前隊,他則自領剩下的千騎將士為中軍大隊。

如此布置,若四周有韃賊埋伏,哨騎可迫使其提前暴露,而韃賊若攻擊前隊,他可率大隊撲上,而他的大隊騎兵若真中了韃賊埋伏,前隊和哨騎還可回救。

就這樣尾追不放,一路上不斷與韃賊遭遇,卻并不與之接戰,只是在外圍襲擾,拖延著正紅旗韃子的進兵速度。

劉肇基的想法是,希望筆架山上的守軍得信后,能夠提前布防,而且沿途各處要地堡寨的守兵,也可迅速聚集起來,在險要之處設防阻敵。

如此一來,就算不能一舉將韃賊擊退,至少也可阻擊幾日,等到自己麾下步營開來,便可與奴賊一戰。

但他卻未曾想到,此前派出給筆架山送信的哨騎,已經全部被韃賊截殺,不說信沒有送到筆架山,就連給他回報的人都沒有。

而且,他派去給塔山、杏山送信的哨騎,也與此一般,盡被韃賊探子截殺于半途!

這一戰,劉肇基雖打得十分艱苦,且又是孤軍奮戰,但也將自身的戰力發揮到了極致,為此更是將自己在遼東多年積攢下來的家財田產,盡數賞賜給了麾下將士。

正是因為上下一心,劉肇基和他麾下的遼東鎮將士們,都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戰斗力,終于將正紅旗成功拖住,直到麾下步營趕至。

但也正是步營的參戰,使得劉肇基喪失了運動作戰的優勢,他所率騎兵受到步營的拖累,逐漸將一場運動戰,打成了陣地攻防戰。

終于,就在今日巳時初,劉肇基所部明軍被滿洲正紅旗韃子突破,在百余家丁的護衛下,劉肇基才堪堪脫出韃子圍攻。

但隨著麾下將士逐漸戰亡與逃散,最后隨在他身邊的也僅僅剩下了二十六騎,且個個帶傷,渾身皆是血污一片。

也幸虧他們是遇到了張誠,若是再遭遇一股韃子兵,恐怕他們連一戰之力都沒有了。

張誠安慰著劉肇基道:“劉帥,這一戰打出了遼東軍的威武,打出了我大明官軍的氣勢,張誠實敬佩不已。

我張誠既已領軍至此,剩下的就交給我吧。有我張誠在,筆架山無失矣!”

看著張誠堅定的目光,劉肇基無力地點了點頭,他躺在擔架上,再也無力起身,只能任由張誠麾下將士抬著,就去了后面的醫務營。

在張廣達的騎營中,配有一支五百人的輔兵,他們自成一營,平素也是按戰兵操練。

只是在騎營之中,他們更多的時候,則是作為輜兵使用,負責守護大軍糧秣火藥箭矢等軍資軍械,以及安營扎寨,打制營防所需的拒馬等物。

當然,諸如燒飯、醫療救護等諸多雜事,也盡由輔兵營來專職負責,只有在戰事最激烈的時候,他們才作為預備隊來使用,那時或許有參戰的機會。

其實,輔兵營各將士只是騎營的候補戰士,一旦騎營因戰斗而出現減員之時,便會從他們之中,擇優選入,以保證騎營各部的戰力不減。

現在,依著張誠的布置,步營暫時就留駐此地,守著這一段河岸扎下營壘,看護大軍的軍資,以及遼東總兵劉肇基和他的二十六個隨扈勇士。

而在一處土坡上,張誠正與眾將謀劃著該如何出戰奴賊。

張誠坐在一個馬鞍上,手里拿著一段干樹枝,在地上畫著一些圈圈和方塊,還有一些彎曲的道道連在其間。

他點著一個略小的圓圈,道:“這里便是筆架山,如劉總兵所言,此地原有守兵七百,而今更有劉總兵所派步卒兩千,分別布防在沿海岸邊各處,想來就算韃賊趕至海邊,也非一時可下。”

張誠移動著手中的木枝,邊點邊道:“現我軍所在,距筆架山只余十里多路,用不了半個時辰便可趕過去。

而韃子所在,距我更近,所以我命令大軍就地午飯,待午后未時,全軍開拔,進兵筆架山,與奴一戰。”

郭英賢卻說道:“總兵,我軍將士騾馬數千,行跡難于掩藏,今距奴賊已是如此之近,其必不難發現我軍動靜,可至今無信,恐有陰謀。”

張誠嘴角一撇,道:“奴賊兵力稍勝于我,然其遠途奔襲,根基不在此地,必不敢與我久持,所以其戰意未必堅決,只要我將士奮勇,能抵擋得住其攻勢,不難使其知難而退!”

他說到這里,抬頭看向筆架山方向,又道:“就算其不肯就此退去,又如何?我軍精勇銳騎也有五千之眾,難不成還會懼了奴賊,竟不敢與之一戰嗎?”

張廣達此刻接言道:“大帥,話雖是如此說,可奴賊畢竟兵多勢大,如今又正是銳氣強盛,士氣高昂之際,卻也不可輕視啊。”

張誠笑了笑,道:“本帥并非輕視韃賊,然其遠途奔襲至此,一直未得好生歇息,先破了東青、大興二堡,又留一部攻打五道嶺,前幾日才在高橋鋪又歷一戰。

此后,這些正紅旗的韃子又與追擊的劉總兵所部,鏖戰多日,此刻該正是兵疲馬乏之際,正是筆架山在望這一事實,才支撐著他等繼續奮勇爭先。

而今我軍才至,正是銳氣方盛,軍心思戰之時,當立刻前去尋韃子一戰,只要破滅了其突襲筆架山的幻夢,必能使之軍心士氣大挫。

如此,韃子安有不敗之理?”

眾將默然,幾人細細思慮,事實確如張誠所言,當下各人都是信心倍增。

就在張誠所部兵馬用午飯的時候,滿洲正紅旗韃子卻急如風火的撲向了筆架山。

其實,他們早就發現了張誠所部騎兵,但正一心與劉肇基部明軍廝殺,無力顧及,而在擊潰劉肇基部兵馬后,他們也是經過了一番激烈的爭論。

最后還是固山額真滿達海,力排眾議,堅持全軍疾奔筆架山,一舉將之襲破,就算不能將這里的囤糧占為己有,也要一把火燒光,使明軍斷糧,從而引起軍心不穩。

滿達海之所以如此堅持己見,完全是因為大明遼東總兵劉肇基,此前滿達海就堅持認為,明軍主力畢集松山堡外,而杏山、塔山之間兵力薄弱,多為當地原有守兵。

而這些守兵的戰力,滿達海可是連一根眼毛都不動一下,事實也是如此,其自女兒河畔南下以來,除了在五道嶺和高橋算是碰了一個小釘子外,可謂是勢如破竹。

多少大堡、小鋪被其摧枯拉朽一般,連根拔起,而那些連他都懶得攻取的明軍城寨,更是一個個如縮頭烏龜似的,任其在城下大搖大擺走過,連一聲呼喊喝罵都沒有。

或許在他們看來,哪管這滿洲韃子去往何處,只要不是來打自己,便是與己無關,他們甚至連瞅一眼都嫌麻煩。

可當滿達海一心奔往筆架山之時,劉肇基竟然引兵追擊,初時卻是叫滿達海大吃一驚,然仆一接戰后,卻又不以為然。

在擊潰劉肇基所部騎兵后,本想一路急奔,趁明軍守兵毫無所備之際,一舉襲破筆架山。

但他確實低估了劉肇基,未想到他會如此兇猛,更是像一顆粘糕般,黏著自己不放,不斷襲擾,搞得他是一日三驚。

無奈之下也只能停下來,認真應對,但劉肇基卻不肯與其正面交鋒,為此滿達海多次暴跳如雷,但也毫無辦法。

直到劉肇基麾下步營趕來,他才尋得機會,設下伏兵將步營緊密圍住,誘使劉肇基的騎兵來救,終于將其徹底擊潰。

但此后,滿達海也更加堅信兩點,第一就是筆架山上有明軍囤糧一事為真,第二則是杏塔之間,再無敢戰之明軍。

可當追擊劉肇基的韃子兵回報后,一眾清軍將領也是捉急不已,他們心中憂慮的是,若新趕來的四五千明軍騎兵,也如劉肇基所部一般悍勇敢戰,那恐怕就難以應對啦。

畢竟,這里可以說是大明的后方腹心之地,如果與明軍形成僵持之勢,待各處明軍匯聚而來,那時又該如何應對?

且己方大軍一路奔襲至此,人馬早已疲憊,若一鼓作氣,乘勝而進,那還無妨,可一旦被明軍拖住,后果也是不堪設想。

但卻無一人敢于提出撤軍的想法來,他們最后也只是想要設伏,先行擊潰趕來的明軍騎兵,再奔襲筆架山,如此就無后顧之憂了。

可大軍統帥固山額真滿達海,卻恐設伏不能一舉擊潰尾隨的明軍,反而陷入焦著之態,那時便無力再行分兵進襲筆架山。

所以,他才會堅持先進襲筆架山,若是可以將其攻取,非但可補充大軍這些日消耗的軍糧,還可摧毀明軍囤積于此的糧草,使其軍心大亂。

這可是大功一件啊!

此事若成,那黃臺吉必定龍顏大悅,對自己的封賞也注定豐厚無匹,說不得自己更會因此威望大漲,將來得封親王也不是沒有機會。

眾將雖在心中有些不以為然,但卻不敢不執行滿達海的軍令,這才急如風火般奔向筆架山。

然世事無常,若當初劉肇基沒有派出那兩千軍士協守,滿達海還真的會如愿以償,一舉襲取筆架山,為大清國立下豐功偉業。

而松山的明國大軍也會因斷糧,而軍心大亂,進而使得錦州戰事大敗虧輸,明國也從此再無反抗之力。

。頂點手機版網址:

最新網址: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