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祀  57、啟東昔年有善舉、兒孫似可優入選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祀 | 南鄉書生   作者:南鄉書生  書名:明祀  更新時間:2021-06-21
 
德、賢!則注定皇后是個老實人,并不懂風情,更不懂床笫之歡。

作為個中老手的朱厚熜,又豈會選擇這種,與之歡情?

但是皇后需要。

因為皇后乃一國之母。

上有好焉,下必甚焉!

上層人士行為,決定當世風氣。

如若皇后是一個水性楊花之人,則必定敗壞國家風氣,哪怕朱厚熜再言令禁止,但也絕對無法抑制。

比如天朝有人打舌釘、臍釘、腮釘,以及脖子上個皮帶,或者某些私密部位紋身等等奇怪行為。

難不成真的好看,或者是舒服?

非也!

不過是某些“上層人士”所養的“家犬”帶起來的風氣而已。

一些人為了擠入圈子爭相效仿,然后帶領一群或是無知,或是同樣熱衷進入圈子之人,跟著效仿自詡潮流。

何謂國母?

國母乃一國典范,于君父一般,一舉一動,皆引領萬千之人習慣。

如明朱佑樘、朱厚照疏于政務,則六部、內閣尸位素餐,以至于弘治八年至正德八年左右,這段時間內皆是如此,朝政拖沓,弊病叢生。

然正德八年到嘉靖十八年之前這段時間,因為楊廷和、嘉靖帝、張璁、夏言、方獻夫、霍韜、桂萼……這些人勤于政務,致力革變,國家這才充滿干勁,國勢同樣蒸蒸日上。

才有所謂一晃而過的“嘉靖中興”。

等到嘉靖修道,則全國皆崇道,如夏言、顧鼎臣、嚴嵩這類本不寫青詞之人,反而各個重新鉆研此道,尤勝昔年科舉鉆研八股之心,成就青詞宰相之名,窺一斑而知全豹!

見父親如此說,周包荒心中才稍微放心下來,如若真如往日一般選秀,女兒若是留在宮中,早晚為他人墊腳石罷了。

如果只是做皇后,周包荒則相信,自己女兒足以可成為皇后之典范,如衛皇后、長孫皇后、以及本朝高皇后這般賢后。

女兒聰慧伶俐,侍上孝順親和,待下慈善亦不失法度,通經史子集,熟女誡、女則,性情端莊,勤儉持家,孝悌有道,為國母足以勝任。

若能入主六宮,倒也是個好去處。

只是能否入選,仍是一個疑問。

蓋雖然皇帝限制太多,故而送女兒入后宮者必然不多,然并非沒有。

如各地衛所自千戶以下,還有天下秀才,這些人不乏會有成為皇親國戚之心,是故此次選拔皇后,絕非周家一家。

周家能看出皇帝是個潛力股,難道其余人則看不出?

這是不可能之事。

天下有識之士,多如螻蟻,只不過看做與不做罷了!

而國朝選后,多為北方人士,且更傾向于軍戶之家,由此周家勝算并未見得有太多……

由是周包荒擔憂道:“饒是如此,可此事恐怕絕非我們一家,吾兒安得能夠入圣人之眼?”

周啟東捋捋頷下長髯,輕聲笑道:“吾兒無須過于擔心,以晳顏之德、之性情,陛下絕對不會無視。

陛下此次選后,志在選德、選賢,皙顏乃絕佳人選,且陛下甚厭裹腳,乃至于朝會首事便有禁止裹腳一事,此又勝他人一籌也……

且難道我兒忘卻,我家與興國之情邪?此事官府必定替我等美言,且還會將我家事跡一并錄上陛下御覽,豈會無視?

是故無須太過擔憂,向使未曾入選皇后,以我家書香門第,想要為其再選一戶首善之家,并非難事矣。”

聽到父親如此解釋,周包荒這才恍然大悟,若是選顏則女兒未必能夠入選

然天下有姿容者,猶如過江之鯉,以女兒樣貌,則十之八九會落選。

若選德行,則女兒并不遜色任何人。

并非天下女子賢德俱佳之輩少,乃是有大家閨范,且賢德俱為上品,還需報名入選皇后者必然不多。

至于再加上未有裹腳,則更能刷下一大堆人。

明代對于裹不裹腳,各人自由,并沒有太過管轄,但隨著一股惡劣風氣席卷,底層商人、中層人士卻樂于家女裹腳,投以上層人士之歡心,由此風氣愈演愈烈,直到帶清屢禁不止,甚至席卷之底層人士身上。

眼下乃明朝改變最大的時期之一,風氣愈發怪異,京中老太太見到吏部尚書路過,不但不避讓,還在吏部尚書斥責之時,反向辱罵尚書“蟻子官”,歷代歷史皆未聞有此等怪異之事。

至于奇奇怪怪癖好者,亦是多如螻蟻,如用妓鞋飲酒等等,不一而足。

而周晳顏此時具有各種優點,是故若是報名,有極大幾率會被朱厚熜所選,蓋其基本上皆符合選后要求,且少有人能夠具備這些條件,還會報名候選。

當然還有一個周家非常有利之處,那便是弘治十四年之時,時任知州胡瀛,欲改建學宮,乃思得周家所居地。

當時周啟東不但沒有絲毫難色,且大方將自己家,分出給州里改建學宮,故而后來才搬遷至五馬坊居住。

如此凡弘治十四年之后,在州學讀書,且入仕者,周家無一不是有恩與彼。

周家如此善舉,如若果欲候選皇后,現任知州也不可能不做出表現,替周家美言一番。

而且此事亦非弄虛作假,只不過是如實上報而已,算不得犯法,更談不上違禁。

朱厚熜欲做圣明天子,遇到如此善舉之家,焉能無視?

故而如此算是有加上一層保險。

這么多的便利之下,周晳顏入選皇后概率,已然大幅度提升,倘使還是不行,則證明與天家無緣,這樣也就沒有太多想法。

且周家亦非只有與皇家姻親一途,之所以選擇天家,乃是看在朱厚熜有成圣明之主之資,所以愿意不計皇帝所定大婚用費,選擇送女入宮罷了。

如若周晳顏未曾選入皇后之列,以周啟東之名,再為其尋找一門好親事,也非天大難事。

雖然未入選皇后,看似有些名聲掃地,且甚是丟人,然轉念一想,此幾成國母之人,娶回家豈非與有榮焉?

更兼周家非尋常百姓之家,周晳顏亦是本人則也是以才德揚名于外,想要嫁的好人家,并不是太難。

周家女能否選上皇后,其實于周家而言,并不重要。

反正周家也不缺一口飯吃。

能作為國母,自然天大好事,與帝同休。

若選不上,周家亦并無在意之舉!

只要周包荒秀才功名在一日,周啟東尚存一日,周家還是興國大戶,任何人不得小覷。

隨著時間拖長,興國出自學宮秀才、舉人、進士愈多,則周家愈發壯大,蓋所有這些士子,皆要念及周家一些香火情義,一般周家所求之事,只要并非太過過分,眾人亦不對置之不理,乃至嚴詞拒絕。

不然這些士子,豈非狼心狗肺之徒?

翌日選官之時,吏部查閱其經歷,極有可能會因此不錄。

因此從利益角度而言,他們不但不會拒絕,甚至極有可能會傾盡全力幫助,然后讓人四處宣揚,為自己打造清名……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